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见财经
周期大浪淘沙,行业沉者为金。打开农业银行(601288.sh)2023年半年报,多个逆势表现强劲的业绩数据,都彰显着这家大行的经营质量,及其穿越周期的动能与韧性。
业绩见真章
业绩见真章之一。从财报同期的宏观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是市场需求趋于疲弱的半年,表现在银行业整体经营中,是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部分银行扩表乏力。但是在农行的半年报中,呈现的却是存贷逆势两旺,量质同步提升。
截至6月末,农行总资产规模38.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1%,同比增速为17.3%—— 一个可对比的数据是,行业整体资产规模同比增速为11%,可见农行的扩表能力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明显强劲于行业整体水平的。
贷款方面,截至6月末,农行发放贷款与垫款总额2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万亿元,增幅10.3%;其中人民币实体贷款新增2.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0%,值得一提的是,其增量、增速均居同业首位。
这一增速是否有后劲?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农行行长付万军透露了一个重要数据:上半年该行已审批未放款储备项目的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800亿元。由此可见农行发展的可持续性。
存款方面,截至6月末,农行全口径存款余额32.0万亿元,较年初新增3.8万亿元,增幅13.2%。其中对公客户存款达10.5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5万亿元,公司存款、结算性同业存款的时点日均增量均居可比同业首位;人民币个人储蓄存款达16.5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5万亿元,增幅10.3%,其余额、增量同样均居同业首位。
业绩见真章之二。当经济处于低速发展周期,当房地产风险进入消化周期,银行业资产质量难免承压。但在这方面,农行同样展示了其大行之稳。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农行不良类贷款率为1.35%,比年初再降2个BP,接近上市以来的最好水平;关注类贷款率1.44%,同样较年初下降 2个BP。更能说明贷款质量情况的逾期率为0.99%,较年初下降9个BP。
再进一步分析,剔除核销的影响因素,上半年农行的实际不良生成率为0.47%,这一不良生成水平本身处于行业低位,且同比下降2个BP。如果再通过“不良逾期剪刀差”(取不良贷款与90天以上逾期贷款的比值)来看一家银行的不良压实程度的话,农行以2.32的剪刀差比值,凸显其“实”,位于全系42家上市银行的第2位。
从风险抵御能力来看,截至6月末农行的拨备覆盖率为304.67%,连续多个季度保持稳定。资本充足方面,农行以3799亿美元的一级资本位列《银行家》2023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第3名。农行的资本补充动作未雨绸缪,上半年,该行成功发行700亿元二级资本债,使半年末资本充足率提升0.32个百分点至16.25%,8月24日,该行又成功发行400亿元永续债,助力一级资本充足率再提升0.18个百分点。
业绩见真章之三。上述的这些亮眼数据并不是孤立的,当一家银行的经营进入佳境——其扎实的资本底子保障了未来信贷投放节奏的稳定、服务实体的全速前行;而稳定的扩表能力、生息资产的经营,又奠定了利润的基本盘;另一头,强劲的综合经营能力带动了持续增长的非息收入,农行也成为了四大行中唯一一家自2018年以来手续费净收入连续每年实现正增长的银行;最后,当利润反哺、不良走低、低资本消耗的轻型业务开拓能力走强,又带动了其资本使用的集约与内生性,夯实了长期稳健的发展之路。
上半年,农行实现净利润1338亿元,增速3.9%,营业收入3658亿元,增速0.8%,手续费净收入507亿元,增速2.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1.43%。
路遥知马力,农行逆势韧性发展的动能何在?金融服务稳经济大盘的初心与落脚点何在?疾风知劲草,在规模强劲增长的背后,资产质量又是如何保持稳定的?核心指标如何保持平稳向好的呢?下文继续解读。
深耕三农见真章
本文是“愉见财经”覆盖的第一篇农行观察。在提笔前,我脑海里最初对于这家大行的感性记忆,是那句“大行德广、伴你成长”,也是那一系列品牌宣传片中的几个经典画面:麦穗金黄的田间地头,丰收的喜悦写在人们被汗水打湿的脸上;车水马龙的城市街头,熙熙攘攘中有万家灯火守望;光伏发电风车迎着旭日旋转,成片的太阳能(000591)光板吸纳着太阳的光辉……
这些画面,其实是农行战略定位的具象表达,这片丰收的喜悦里,这人间烟火的温情里,这新科技的产业迭代里,处处有着金融力量托举。早在2021年的农行年度报告中,董事长谷澍首次提出该行的两大定位,一是要做“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二是要做“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
一滴水怎样能够不干涸?怎样的金融服务是能够历经周期淬炼而韧性向上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一帧帧的画面之中,祖国的建设发展之中,人民的美好生活之中;答案或许也在农行的定位之中,在农行广袤天地里的服务网络横跨城乡,将金融“活水”送到乡村、县域,送到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之中;答案更在农行长期坚守的大行担当之中。
农行锚定农业强国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发挥领军作用,践行金融为民,迈出民生金融服务新步伐。那么,当中国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当中国经济自身展现出巨大韧性,农行发展的动能也便孕育其中。
纲举则目张。作为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农行已经建设起1.26万个县域网点,19.8万个“惠农通”服务点,覆盖了94%的乡镇。
农行半年报中也隐藏着这一问题的答案。业绩发布会上,当谈及资产规模增速与质量稳定时,农行副行长张旭光回应的第一点,便是介绍农行的整体信贷投向,高度吻合国家建设发展的蓝图,精准地支持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业、民生幸福等领域。
举其中县域金融为例,农行副行长刘洪用“三个万亿”概括了亮点。
“第一个万亿”是上半年县域贷款增加1万亿元,余额突破8万亿元,达8.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9%,高于全行3.65个百分点。不仅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也推升县域贷款在全行占比达到38.3%。
“第二个万亿”是农户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达1.0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13亿元,较年初增长33.5%,高于全行23.2个百分点;同时,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贷款增幅分别达29.5%和19.2%,均显著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第三个万亿”是在县域地区为老百姓(603883)提供丰富金融产品,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县域存款新增突破万亿,达1.2万亿元,余额达到12万亿元,半年末县域人民币日均存款增量突破万亿,达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速13.3%。这也为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在强劲增长的业绩数据背后,有着农行对三农县域的深耕。该行研发上线“三资”管理、乡镇治理等涉农特色金融场景超2.5万个,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已有“三农”专属信贷产品总数278项。
助农的深意不止在乡村振兴,还在于全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截至6月末,农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24亿元,较年初增长53.3%;种业领域贷款余额471亿元,较年初增长66.9%;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贷款余额4820亿元,较年初增长19.2%。
据农业农村部7月末数据,夏粮总产量2923亿斤,全国早稻总产量增长0.8%。在各地,为确保夏粮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农行深入一线粮仓,对接资金需求。一名农行基层客户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着他们的任务使命,是确保“钱等粮、保收储、增供给、当主导”。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国必先强农,“三农”成为了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基本盘。而稳住这一基本盘,需要金融资源的托底与金融活水的灌溉。
农行的汗水与智慧,正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服务实体见真章
分析完“三农”建设领域,我们再将目光切换到另一幅改革画卷。国家经济发展换档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增长新引擎……而在这些方面,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农行大步向前,以金融力量助力稳经济大盘。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行长付万军表示,需求的表现在不同的行业之间是不同的,虽然房地产行业、出口等领域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在县域“三农”、新能源、电动汽车、科创金融、绿色金融、绿色低碳领域,需求依然旺盛。这就需要金融资源的及时匹配,调整信贷结构,强化高质量供给。
紧贴国家发展导向,农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大行支柱作用。从半年报数据来看,农行的贷款投入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积极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绿色低碳转型。付万军并称,农行下一步将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
截至6月末,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2.91万亿元,较年初新增6120亿元,增幅26.6%,其中中长期制造业贷款增幅4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8万亿元,增幅超40%。
农行与近七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着科创企业信贷客户超过5万户,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增速超过20%;大力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半年末绿色信贷余额3.62万亿元,较年初新增9267亿元,增幅34.4%,增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农行全力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半年末贷款余额3.5万亿元,新增4719亿元。
再深一步,探究这些高增长数据背后的细功夫,农行是有一套专业完整的金融服务方法论的。
这里以农行的科创金融为例进行观察,是什么护航了高增速与优质服务呢?其配套服务机制就包括:一是专营机制,建立专门的组织与团队,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二是信贷资源倾斜,单列信贷规模,并加强科创贷款考核,在利率定价、经济资本计量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三是模式创新,创设了基于订单交易、收入转化预期、可偿债资金等科创企业授信额度测算模型,为科创企业匹配了评级、准入、贷款品种、授信额度、信用方式等差异化信贷政策;四是产品创新,打造专属客群、投贷联动、线上场景、政府增信、公私联动等五大类科创企业专属产品;五是生态服务,对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六是股权融资,整合盘活外部资金、牌照、信息、研究等资源要素,精准提供媒介撮合服务。
服务实体还有一大落脚点,那便是激发居民消费活力,深耕细作民生服务。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匹配客户的提前还贷需求,很多银行经历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规模的回落,但从农行的整体个人零售贷款数据来看,截至6月末余额超过7.9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320亿元,同比多增658亿元,增幅5.7%。值得一提的是,农行零售信贷增量已经连续三年领先市场,增量份额在可比同业中占比达到35.7%。
这背后的增长动能,在于农行对零售服务的战略眼光与综合布局。上半年,农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较年初增长21.0%,具有农行特色的农户贷较年初增长33.5%,二者分别贡献了6%和13%的个贷增量;同时,得益于普惠贷款投放的持续加大,“惠农e贷”也取得强劲增长势头。
截至6月末,农行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达327万户,较年初新增75万户,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该行还携手美团等互联网平台企业推广“骑手卡”“小微商户卡”项目,发卡市占率超40%;联合建立“浓情暖域?工会驿站”2万余家,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便民服务。
在业绩发布会上,农行副行长林立表示,农行将坚持“个贷优先发展”定位,聚焦“住房按揭、生活消费、普惠经营”三大领域,在城市、乡村两大市场齐头并进,借助完善的金融渠道和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主动营销和场景营销,零售信贷服务能力和综合贡献进一步增强。
结语
当我们说金融是一种资源,农行引水精准滴灌“三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这其中的金融资源配置,半年报中的结构调整与信贷支持领域,都紧贴着国家经济发展走向,落实着货币政策导向。这背后既是“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与“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的战略定力,也是一家国有大行作为金融中流砥柱的使命与担当。
当我们说金融是一种服务,农行以其专业的产品与模式,升级的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事实上,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农行已然立于潮头,构建了全场景、全渠道、全链路金融场景生态,互联网高频场景达3.85万个,增速22.8%,建立起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经营模式,有效激发经营的内生增长潜力。一组佐证数据是,截至6月末“农银e贷”线上信贷产品余额达3.7万亿元,增速22%;手机银行月活跃客户连续28个月居同业首位,达1.94亿户。
回到开篇,探究农行穿越周期的动能与韧性之谜,答案已现。
金融之根越是深扎于实体,金融供给越是精准滴灌在国家经济导向的方向上,金融服务越是专业到位,以“大行德广”真正帮扶和伴客群成长,那么,银行的发展也必然会获得正向反馈,汲养中国经济之韧性,与乡村同振兴,与客户同成长。
就好比,当农行的将金融“活水”灌溉入广袤的城乡县域,建设起1.26万个县域网点和19.8万个“惠农通”服务点,那么这家银行便水到渠成地拥有了全行业最大规模的零售客群,个人客户总量突破8.62亿户;在此基本盘之上发展出弱周期、低资本消耗的零售业务,汲取更多的相对低成本负债,在回补息差空间之余,又能够进一步降低重点扶持领域企业的贷款成本,金融让利实体。
另一头,越是俯身向“三农”普惠,越是深耕县域经济,越是将投放引入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在获得市场旺盛需求的同时,还能保持更低的不良率,可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最后破题前文伏笔之问。
一滴水怎样能不干涸?汇入江河则得其不竭生命力。
怎样的金融能历经周期淬炼而韧性向上?金融的生命力之源,亦在于融入实体经济最有生命力的生长方向。
以半年报观察农行发展之势,不失为这句话的一则诠释、一个样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