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金融支持首都经济健康发展

2023-09-27 12:31:55 中国金融杂志 微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今年3月底,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近年来,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出台落地多项稳经济、稳就业、稳民生政策,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本刊特开设“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由记者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企业、市场与农户,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反映金融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文章 | 《中国金融》记者 张晓哲

来源|本文将刊于《中国金融》2023年第19期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以来在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2023年上半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2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第一季度2.4个百分点。北京金融业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首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持,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绿色企业和文化企业,切实感受金融助企的鲜活实践。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如何更好的发挥金融的配置资源功能,通过增加“含金量”,助力提升“含绿量”,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多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金融体系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工作思路。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通过落实货币信贷政策、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创新推出“京绿融、京绿通”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和推动碳减排力度;通过加强统筹谋划、强化组织推动,确保政策落实见效;通过理论研究,开展创新实践,支持碳市场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北京绿色低碳发展质效。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市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为1.73万亿元,同比增长31.9%,增速较同期北京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高21.7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地区累计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工具支持超过400亿元银行贷款发放,加权贷款平均利率为3.39%,支持了超过170个碳减排项目和煤炭项目,带动年碳减排量超过1150万吨。“京绿融”和“京绿通”再贴现专项产品已为企业融资提供政策资金160亿元。

“我们主营业务有三大板块,有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和环保综合治理,基本都是围绕首都绿色低碳发展这个目标。”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据了解,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特士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是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同时,还是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拥有国内领先的专有技术、专利。“令我印象深刻的金融合作是2013年我们上市前夕,兴业银行(601166)在对我们公司做了尽调之后,很快就给我们批了1亿元的纯信用贷款,为我们在扩大销售规模这块儿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支持。”

兴业银行作为全国首家“赤道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对森特士兴发放的1亿元纯信用贷款,不但扩大了公司的销售规模,也帮助公司打开了融资渠道。随着公司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对森特士兴的授信从1亿元扩大到现在的10亿元,融资业务品种也在不断丰富,把流动性贷款从一年期延长到三年,解决了公司每年调控贷款的问题。同时,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也帮助森特士兴的上游供应商解决了部分融资问题,与企业形成了从业务品种到融资规模的全方位合作,践行着国家要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企业的使命。截至2023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绿色金融业务融资余额超千亿元,已为超过2400位绿色企业客户提供绿色融资支持,投向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减污降碳”重点领域,在创新绿色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较于光伏以及环保综合治理,我国燃料电池行业基础薄弱,早期主要靠政府和科研机构投入从事基础研究,参与企业较少且长期不盈利,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导入期”。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是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亿华通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率先实现了发动机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的批量国产化,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型。

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氢能产业研发投入大、行业赛道新、发展速度快,但缺点是企业盈利需要较长周期,运用传统的评级授信模型,很难评估企业的真实情况。工商银行北京中关村(000931)分行在早期就开始接触并实地走访企业,在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为支持亿华通日常的生产和研发,运用创新评级模型及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创新产品“前沿通”,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5000万元。同时积极跟进客户生产发展,根据人民银行对于科技型企业推出的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帮助该企业申请再贷款优惠利率,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

据了解,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结合首都发展规划,完善绿色金融保障机制,支持投融资绿色转型,全面提升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截至2023年6月末,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3400亿元,规模同业第一;绿色贷款占公司贷款比例逐步提升,有效推进了投融资结构的绿色转型。用足用好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定价精准支持,帮助能源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累计获得碳减排工具资金77.6亿元,支持碳减排项目142个,居北京地区首位。

除了氢,地源热泵也是高效的清洁能源,是节能环保高效的能源应用方式。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投生态)立足城市副中心,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大厅复合式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工程开发建设工作。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运行费用较低,符合副中心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的要求。北京银行(601169)城市副中心分行在获悉企业地源热泵建设项目融资需求后,依托人民银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定制融资解决方案,建立快速审批通道,精准服务碳减排项目建设,为北投生态城市副中心政务大厅地源热泵项目授信3000万元,期限15年。该项目建成后,与同等条件全部使用燃气锅炉和分体空调供热供冷相比,每年可减少能耗折标煤1691.5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22.98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25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38.80千克。除此之外,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还为北投生态提供了为期15年、2800万元的授信用于北泡轻钢厂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属于碳减排重点领域“地热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项目建成后与同等条件全部使用燃气锅炉和分体空调供热供冷相比,每年可减少能耗折标煤857.3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26.47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4.1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22.41千克,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据了解,2023年6月末,北京市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为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1.9%,增速较同期北京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高21.7个百分点;绿色贷款余额占北京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6.3%,占比较上季度高0.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新增绿色贷款2590.6亿元,同比多增170.5亿元,占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的30.5%。从投向看,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8968.4亿元、6510.2亿元、107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39.7%、23.9%,占全市绿色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1.6%、37.5%、6.2%,占比合计达95.3%。此外,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对相关领域超450亿元银行贷款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文化产业是北京市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北京市相关部门通过完善文化金融政策体系、提升金融机构文化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出台融资配套政策等方式,助力首都文化产业的稳保工作和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创新推出支持文化企业再贷款“京文融”产品和票据再贴现“京文通”。联合产业主管部门实行名单制管理,简化审批流程,按照市场化原则提升优质文化企业票据融资的便利度,实现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机联动。截至2023年6月末,“京文融”累计投放4.7亿元,“京文通”累计投放4.3亿元。

文化企业调研第一站来到了繁星戏剧村。繁星戏剧村是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于2009年兴建的,是国内首家民营体验型戏剧文化产业园。目前,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55部,其中包括《画皮2677》《奋不顾身的爱情》等知名剧目。“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北京银行不抽贷、不断贷持续支持,之后演出行业快速复苏,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得到北京银行鼎力支持,北京银行是懂文化、懂文化行业的金融企业。”繁星戏剧村董事长感叹道。

据了解,北京银行自2010年起就一路陪伴繁星戏剧村成长,不断为文化企业提供创新文化(300336)金融服务。2023年4月,北京银行组织总分支调研团队前往繁星戏剧村进行现场调研。在了解到企业后续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后,北京银行前门文创支行结合企业贷款增额需求,认真梳理企业经营情况和未来项目进度,在总分行的指导下积极创新,践行文创专营支行“文化金融试验田”职能,将企业三部话剧版权质押作为增信措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审批及放款,大大缓解了企业因为演出市场回暖和新项目加速推进带来的资金紧张局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感谢华夏银行(600015)能够雪中送炭,与我们攻坚克难。”中文在线(300364)集团(以下简称中文在线)的负责人说道。中文在线是中国首家数字出版集团,以版权机构、作者为正版数字内容来源,进行内容的聚合和管理,向手机、手持终端、互联网等媒体提供数字阅读产品,为数字出版和发行机构提供数字出版运营服务,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过550万种,合作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丰富的文学数字化产品矩阵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多元化精神享受。中文在线于2021年与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建立合作,受疫情影响,企业出现短期亏损,急需流动资金保障业务稳步发展,但由于抵押物分别处于北京、杭州、武汉,三地严峻的疫情态势为异地抵押手续增添重重困难。获悉具体情况后,华夏银行相关部门立即组建专业团队对企业经营风险开展研判,快速确定方案并实时跟进疫情政策动态,找准时机,克服困难,顺利落实异地抵押手续,成功向企业发放信贷资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华夏银行将中文在线作为重点客户,并且依托其实现对生态圈客户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为中文在线及其下属子公司提供1.83亿元信贷支持。

为进一步提升文化金融服务能力,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七部门出台《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文化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的认定与评估方案》,探索开展文化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的评价工作,引导和激励银行开展文化金融能力建设、提升文化金融服务水平,将更多金融资源集聚到文化产业;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将北京文化(000802)中心建设作为差异化经营、特色发展的重要方向,努力塑造文化金融特色品牌。另一方面,创新打造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和“创信融”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其中,依托银企对接系统推动银行主动向北京地区1.5万户文化类企业“访企业、问需求、送服务”,截至目前已实现贷款落地近100亿元;“创信融”平台通过数据赋能已支持接入银行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1.7万笔、总金额150亿元。支持北京市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北京文创板)建设,目前平台已汇聚文化企业2.1万家,实现融资落地21亿元。

据了解,为缓解文化企业融资难题,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还进一步推动完善文化企业的融资配套机制。一是推动北京市文化产业部门出台专项资金激励政策(“投贷奖”政策),对开展股权、贷款、发债、融资租赁等业务合作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奖励和补贴,促进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二是推动完善北京市文化企业贷款风险缓释机制,加强财政金融协调联动,依托“投贷奖”资金,推动金融机构与财政按照1∶3共同出资设立文化产业风险补偿资金池。三是支持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完善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首贷、续贷、创业担保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功能,为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市文化产业贷款余额1695亿元,同比增长4%,有贷户数同比增长21.6%,1~6月贷款发放金额726.9亿元,同比增长10.2%。

北京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将进一步完善相关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并鼓励金融机构用足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助力首都各类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