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完24岁生日的中国华融欲将以新“身份”亮相,拟更名易帜“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产”),并入股中信股份,向全面融入中信集团再进一步。
这家于1999年成立的公司,深耕不良资产行业多年,一度位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之首。而随着快速扩张、内部贪腐造成的风险积聚,中国华融“泡沫”破裂,2020年度更是以千亿亏损落入低谷。2022年3月,中信集团正式入驻中国华融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随后,中国华融管理层接连迎来中信系高管入驻。全面融入中信系后,中国华融能否摆脱“华融”印记,一扫阴霾、轻装前行?

“中国华融”拟退场
四大AMC之一的中国华融拟更名易帜。11月15日晚间,中国华融发布公告,宣布更名事宜,拟变更公司名称为中信金融资产。
对于此次拟更名原因,中国华融表示,中信集团是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其26.46%的股份。实施更名有助于依托中信集团品牌价值,促进业务开展,进一步推动该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也有利于突出该公司的行业特征与牌照优势,体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定位。
据悉,目前有关建议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已经由中国华融董事会审议通过,将提呈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并拟同时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由董事会转授权董事长及董事长授权的其他人士办理名称变更的具体事宜。
某AMC行业人士认为,此次中国华融更名或表明该公司完全融入中信体系,中信集团对中国华融将提供更强的支持,提振市场对中国华融的发展信心。
回顾中国华融的“前半生”,可谓跌宕起伏。这家公司于1999年11月因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而成立,一度位居四大AMC之首。
不过,在盲目向非主业版图扩张的进程中,大量风险集聚,直至跌入2020年度千亿亏损的低谷。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华融仍未摆脱亏损困境,归属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49.15亿元。
全面融入中信集团
中信集团的入驻被视为中国华融历经低谷重新起航的标志。2021年,中国华融通过引战增资引入中信集团等多家战略投资者。彼时,中国华融副总裁徐勇力表示,“增资引战的完成翻开了华融发展的新篇章,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2022年3月,中信集团正式入驻中国华融并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随后,中国华融管理层接连迎来中信系高管入驻。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刘正均接替王占峰担任中国华融董事长,中信信托原总经理李子民接棒梁强担任中国华融总裁。而中国华融现任副总裁、财务总监朱文辉,总裁助理温金祥也均来自中信系。
11月15日晚间,中国华融还宣布,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徐炯炜获聘任为该公司副总裁,其任期自金融监管总局核准相关任职资格之日起,至董事会另聘或解聘时止。简历显示,徐炯炜此前任中信建投(601066)投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而中信建投投资为中信集团旗下中信建投证券的子公司。
“中信集团成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之后,更名、中信系高管的进入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于中国华融而言,中信集团进入有助于增强该公司的资金实力,帮助其走出困境,而更名是为了更好地依托中信集团的品牌提升该公司的社会形象,获得新的品牌价值,中信系高管的进入则能够为该公司带来全新的血液,塑造更加健康的金融文化和金融价值观。
公开披露更名、高管“大换血”,为全面融入中信系,中国华融要做的远不止这些。11月15日晚间,中国华融披露入股中信股份事宜,该公司与中信集团及其全资附属公司中信盛星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以约136.27亿港元收购中信股份,收购事项完成后,该公司将持有中信股份5.01%已发行股份。
前述AMC行业人士认为,现在资本市场低迷,中资机构普遍低估,中国华融入股中信股份对其而言是一次低估资产投资,对中信股份有稳定市值作用。
“华融”的新生
自2020年千亿亏损后,中国华融剥离非主业资产的步伐逐步加快。2021年起,中国华融先后发布公告拟转让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华融证券、华融湘江银行、华融金融租赁、华融融达期货、华融晋商等股权,并拟通过“债转股+股权转让”方式对华融信托股权进行重组。
截至11月15日,中国华融已完成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华融证券、华融湘江银行、华融信托5家牌照类附属公司的股权出售,合并报表实现收益约35亿元,而华融金融租赁、华融融达期货、华融晋商股权转让则暂未披露最新进展。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3家金融子公司股权转让进展较慢的原因主要还是资产质量不佳,规模较大,能够接手的买家有限,且与定价市场接受程度不高有关。
加入中信集团以来,中国华融依托集团产融并举优势,2023年至今,实施协同项目45个。中国华融介绍,该公司协同中信信托等集团成员单位,以“股+债”方式介入纾困融创董家渡项目,旗下子公司华融融德与中信集团成员单位合作实施共益债投资的华晨地产“保交楼”项目。
中国华融表示,下一步,将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并举优势,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增强特色化、差异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竞争优势。
北京商报记者就更名、股权转让进展及后续规划采访中国华融,相关人员表示,以公告为准。
“作为曾经的AMC龙头公司,中国华融有强大的逆周期调节功能,随着经济发展回归正轨,中信集团强大的资源注入,该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将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廖鹤凯认为,中国华融此次更名、入股中信股份是中信集团入驻后的重要举措,将加速体系融合进程。
曾经的“中国华融”正渐行渐远,更名易帜后的中信金融资产徐徐而来……
(责任编辑:王晓雨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