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机构获批筹建 全国性银行理财公司“玩家”聚齐

2024-01-03 10:04:07 北京商报网  李海颜

筹备历时三年有余,这家理财公司终于获批筹建。2024年1月1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已获准筹建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银理财”)。筹建工作完成后,该行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随着浙银理财的加入,全国性银行均已设立或获准筹建理财公司,理财公司的总数量也将扩容至32家。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预计中西部地区的头部城商行将有望获批成立理财公司,行业阵营预计将进一步扩容。

历时三年终获批筹建

又一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2024年1月1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2023年12月29日,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筹建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根据该批复,该行获准筹建浙银理财。筹建工作完成后,该行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图片来源:浙商银行公告截图

对于此次浙银理财获批筹建,浙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浙银理财筹建获批是推动理财业务回归本源,强化风险隔离,引导社会资金活水灌溉实体经济的新起点,也是该行实施深耕浙江战略、服务两个先行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探索建立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此外,设立理财子公司、补齐牌照短板,有利于更好地整合业务资源、丰富理财产品体系,更好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

回顾浙银理财的筹建经历,从提出设立到获批筹建,已历时三年有余。早在2020年11月26日,浙商银行就曾发布公告,拟出资20亿元,全资设立浙银理财,注册地为杭州。彼时,对于设立浙银理财的原因,浙商银行透露,通过设立理财公司,规范开展理财业务,强化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有利于提升该行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增强该行服务实体经济、价值创造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从理财业务结构来看,近年来,浙商银行相继推出了“升鑫赢”“聚鑫赢”“涌薪”“涌盈”等净值型理财产品系列。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理财产品余额1764.37亿元,相较于2022年同期减少27.01%。而在2019年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成立元年之时,该行截至当年末的理财产品余额则为3304.8亿元。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银行理财公司面世至今逾四年,不少同为股份(002835)制的其他商业银行抓住先发优势已经依靠理财公司体制实现了理财业务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尚未成立理财公司的商业银行会面临来自其他同业的激烈竞争和强烈冲击,这也将是作为后发者的浙银理财未来面临的难题之一。

全国性银行“玩家”聚齐

目前理财市场已有31家理财公司获批开业,包括5家中外合资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和26家中方全资理财公司。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母行背景发现,目前国有六大行均已设立理财公司;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除浙商银行外,其余11家银行的理财公司均已开业;城商行设立的理财公司数量已有8家,包括杭银理财、宁银理财、徽银理财、南银理财、苏银理财、青银理财、上银理财和北银理财;农商行方面目前仅有重庆农商行1家开设理财公司。

此次,随着浙银理财的加入,全国性银行理财公司将聚齐,理财公司行业总数量也将扩容至32家。周毅钦认为,浙银理财获批意味着18家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已经全部成立或获准筹建理财公司,作为理财行业的“先头兵”,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理财公司发展源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的要求,“资管新规”提出,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此后理财公司异军突起。

从成立节奏来看,2019年是理财公司诞生元年,彼时共有11家理财公司开业,2020年则有9家;2021年,理财公司获批开业步伐放缓,共有2家开业;2022年则重回获批开业高峰,8家理财公司成立,2023年则仅有1家合资理财公司法巴农银理财开业。

周毅钦表示,2023年理财公司获批筹备或开业步伐实际上是有所放缓,一方面,大中型商业银行中,主流银行已经基本都成立了理财公司;另一方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因此中小银行理财子公司准入标准也将趋严,监管部门也会把好审核关。

在现有格局下,较晚成立的理财公司有何优劣势?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晚入场的理财子公司的优势在于,大部分投资者已经适应了理财公司的运营模式,对净值波动的理财产品接受度也比较高;劣势在于理财公司脱离母行独立运营,需要尽快组建投研团队,进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团队管理、资产运作、风险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尽快完善和成熟。

仍有扩容空间

从2023年资管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银行理财行业有所黯淡,甚至一度出现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超过理财产品规模的现象。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较2022年末的27.65万亿元减少逾2万亿元。而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实现反超,截至2023年6月末,基金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到27.69万亿元。

目前,2023年整体理财市场存续规模数据尚未披露,对于后续理财市场规模情况,周毅钦认为,银行理财业在2023年初经历了探底调整后,下半年整体规模稳中有升,业绩表现回暖,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认可度有一定修复,预计2023年年末理财规模或在27万亿元左右。展望2024年,利率环境依然处于下行通道,商业银行可能仍将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对于存量资金或有挤压作用,一定程度上利好理财产品规模。因此,预计2024年理财业的整体发展偏乐观。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已获批筹建或开业的理财公司外,西安银行(600928)、乌鲁木齐银行、齐鲁银行、贵阳银行(601997)等也曾公开透露拟设立理财公司的意愿。对于后续理财公司行业格局及趋势,周毅钦表示,未来,预计中西部地区的头部城商行将有望参与进来,但是其门槛和要求将比过往更加严格。

刘银平则认为,目前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均已设立理财公司,理财规模相对较大的城商行也已设立理财公司,未来理财公司获批步伐会继续放缓,少数城商行、农商行可能会继续入场,但大部分地方性银行受资金、资管水平等方面限制,理财业务或转向代销模式。

随着数量不断扩容,理财公司又该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刘银平指出,理财公司产品同质化现象主要是受客户风险偏好影响,理财公司需要投其所好,向投资者提供中低风险、净值波动相对较小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实际上,理财公司一直注重差异化发展,积极拓宽底层投资范围,推出差异化产品体系,各种主题类产品种类比较丰富,比如绿色金融、养老、公益、专精特新、区域特色等类型产品,但产品是否被认可主要取决于其净值波动情况及业绩表现。

(责任编辑:王晓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