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是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也是兴业银行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首。兴业银行(601166)厦门分行围绕“双碳”战略,立足金融本源,对标总行“打造一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的愿景,运用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协同推进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新时代厦门“生态立市”,支持特区高质量发展。
陈伟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作为全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从服务企业节能减排开始布局,到支持“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再到“双碳”目标提出后,重点服务产业由高碳排放向低碳转型,围绕“碳中和”产业链实现新的业务突破。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是兴业系统内成立最早的分行,根植厦门30余年来,依托总行在绿色金融的先发优势,紧随总行不断“逐绿”的前进步伐,不仅持续深入服务厦门当地绿色产业,相继为轨道交通、抽水蓄能、新能源电池及储能等多个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绿色金融配套支持,还在绿色金融产品优化与开发、绿色低碳转型应用等多领域探索形成特色绿金实践。
完善体制机制,筑牢绿色金融基础
厦门分行积极践行总行打造“绿色银行”的发展策略,从组织架构、考核评价、资源配置、人员队伍等方面推动完善,提高绿色金融专业化经营水平。
组织构架方面,兴业银行总行成立一级部门——绿色金融部,负责集团绿色金融产品创设、营销推动、品牌建设等工作。分行紧随导向,于2021年5月成立绿色金融部,负责绿色金融业务板块专业化管理和统筹协调营销工作,并于2022年将绿色金融部与战略客户部融合,深化落实总行“将绿色融入全行业务”的经营思路。
考核机制方面,分行将绿色贷款、绿色融资等纳入经营机构常规考核指标。对内,通过差异化授权支持、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开展专题培训等,为经营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加强客户沙盘建设和品牌立体宣传,支持经营机构“走出去”拓展绿色金融业务。
人才培养方面,总行提出绿色金融“万人计划”,通过内部转化和外部引入的方式强化绿金人才建设,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分行除了在本部配置专职绿色金融产品经理外,还在各支行安排绿金专属联络员,并选拔培养出一批应用型绿金人才,从而逐步打造出一支分支联动的绿金专业队伍。
科技赋能方面,深入研究绿色金融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强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统筹推动,构建绿色金融科技生态,对内搭建功能完善的集团绿色金融平台,对外打造包容开放的绿色金融服务窗口,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供科技助力。2023年3月,“兴业银行双碳管理平台”成功上线,涵盖企业碳账户、个人碳账户、自身运营碳管理等三大功能板块,致力于为兴业银行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以及银行自身运营提供双碳管理数字化服务。
优化供给结构,落实绿色发展责任
一是政策支持加速度。分行深入研究“区域+行业”特点,围绕降碳与减污重点领域提供绿色金融支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细分领域,给予更加灵活、精准的授信授权政策,缩短审批时效,对相关融资跑出“加速度”。同时,积极应用“财政+金融”工具,通过与厦门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合作,共同设立厦门市“绿色低碳发展增信子基金”,为厦门辖内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及风险缓释,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企业降低融资门槛及成本。截至2023年10月末,已累计为厦门地区70家中小微企业发放绿色贷款近6.5亿元,投放金额居辖内首位,有力地支持了中小型绿色企业的发展。“厦门市绿色低碳增信子基金”项目入选福建省复制推广第二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成为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相互助力的有益探索。
二是服务实体增优惠。结合行内外绿色金融的优惠政策,分行充分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厦门市技术创新基金财政补贴、绿色金融债利差返还等,主动合理让利,将实惠落到企业,“真金白银”扶持绿色企业发展。例如,落地厦门市首笔支持光伏发电项目的“技术创新基金”贷款,用于支持绿色企业的“光伏+储能”项目,使光伏建设企业融资成本降至2%;积极组织绿色企业、项目加入厦门市绿色融资企业或项目库,对符合条件的融资,单个企业可获得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财政贴息支持。
三是全行办绿创规模。加强集团联动,通过绿色债券夯实市场,并在绿色银团融资、绿色并购融资、绿色权益投资等方面加快业务推动,为绿色金融提供新动能。发挥“商行+投行”优势,先后实现厦门市首笔绿色债券、首笔GN标识绿色中票等多项区域特色、首单绿色投行业务落地,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资金成本。绿色投资方面,给予绿色债项目更多投资支持,并寻求二级市场买入绿色债券的机会,持续提升绿色债券投资占比。截至2023年10月,厦门分行表内外绿色融资规模已超过300亿元。
探索特色创新,丰富绿色产品体系
兴业银行始终身体力行向社会传递“绿色理念”,随着国家、区域及行业“双碳”政策不断推出,结合激励政策、市场机制的出台,持续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一)绿色+能源 推动可持续发展
落地福建省首笔碳减排挂钩贷款。所谓碳减排挂钩,就是将企业“绿电”发电量与项目贷款的利率挂钩,设置分档利率,在实现预期发电量目标的情况下,对项目贷款执行优惠利率,并进行后续减碳指标的监测。通过创新挂钩机制,激励企业主动践行碳减排,让企业享受碳减排带来的优惠利率的同时,又取得良好的环境与社会效益。目前该项创新已形成可复制模式,分行已落地多笔挂钩贷款,逐步将“首单”做成“标杆”。
在此基础上,厦门分行还运用兴业银行双碳管理平台对企业的碳强度进行测算并挂钩,落地厦门市首笔技术创新基金项下碳效益挂钩贷款,将碳效益挂钩业务从光伏项目扩大至企业生产经营。
落地区域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分行先后落地首笔福建省碳排放配额(FJEA)和厦门市首笔热电联产企业全国碳排放配额(CEA)质押融资业务,一方面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为碳资产质押融资及交易提供有益借鉴。
(二)绿色+海洋 探索蓝色金融应用
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并开展蓝碳交易。响应福建发展海洋经济的号召,结合厦门“向海而生”的资源禀赋及“向海图强”的发展特色,分行在蓝碳领域率先突破,成功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该基金通过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采购碳汇,抵消我行指定的碳排放,有效引导企业与个人客户践行碳减排,助力实现碳中和。应用“蓝碳基金”,分行已先后完成福建省首宗蓝碳交易和全国首笔海洋渔业碳汇交易。
联合厦门航空在全国首创推出“碳中和”机票。2021年底,兴业银行联合厦门航空在全国首创推出“碳中和机票”,对航空燃油排放进行“碳中和”实践。“碳中和”机票采用碳补偿机制,由我行委托上述“蓝碳基金”购入海洋碳汇实现。旅客通过购买有“碳中和”标识的机票,可抵消旅程中飞机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此举有助带动全民提高减排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此次“碳中和”机票中用于抵消碳排放的款项,最终将用于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
开业厦门市首家“蓝碳碳中和”金融网点。2023年8月,兴业银行厦门金海支行在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路正式开业揭牌。作为厦门全市及兴业首家蓝碳“碳中和”网点,金海支行通过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测算并应用海洋渔业碳汇进行抵销,实现网点预先“碳中和”。除了在网点运营上践行“碳中和”,支行在试营业前期即服务对接多家绿色企业,并在提倡绿色办公、提升电子化运营程度、布设停车场充电设施等多维度多方面,立体打造绿金特色网点。未来,该支行还将在服务海洋经济产业集群、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海洋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力,运用绿色金融产品,助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蓝色引擎”。
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绿色协同发展
近年来,围绕厦门绿色金融工作,厦门分行始终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综合服务,未来还将在促进对台绿色金融合作、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等方面多做探索。
一是积极提供“融智”支持。分行依托总行专业资源,加强行业研究。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特征,深入分析地方政府绿色发展重点支持领域,找准当地绿色金融创新改革工作重点方向,提供金融支持。积极参与厦门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工作,深化与区域内同业机构合作,持续推动创新产品落地。
二是探索两岸绿色合作。拓展两岸赤道银行和ESG等方面业务合作。以本行成为赤道银行亚洲及大洋洲区牵头行为契机,积极与台资赤道银行及其他同业加强交流,以符合赤道原则标准的银团业务为重点,支持闽台企业大型项目建设,推动两岸在绿色金融标准、可持续信息披露、ESG与气候风险管理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探索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发行绿色债券,积极为ESG和碳减排等领域表现优异的闽台企业提供资本市场ESG投融资服务。
三是努力推动“数字化”应用。分行紧抓本行数字化转型机遇,应用总行行业融资平台、双碳平台等数字化系统,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开展碳金融创新试点,提高融资效率。
未来,我行将继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协同金融同业、携手绿色企业,不断丰富金融供给,为厦门成为“生态省建设排头兵”贡献智慧和力量,点“绿”成“金”赋能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