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工商银行5月11日打响国内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简称TLAC债券)第一枪后,5月13日,中国银行披露,拟发行2024年TLAC债券(第一期)。
据了解,2015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明确了大型金融机构总损失吸收能力的国际标准。根据相关规定,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TLAC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自 2025年1月1日起应分别不得低于16%和6%,自2028年1月1日起应分别不得低于18%和6.75%。
此后,我国监管部门酝酿多年,2021年10月,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印发《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建立起我国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体系,设定了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两个监管指标,将监管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要求,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应于2025年初分别达到16%、6%,2028年初分别达到18%、6.75%。
中国银行此次公告显示,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其中品种一基本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00亿元,品种二基本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0亿元。本期债券设置超额增发权,即在本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之外,增加对应品种的发行规模,品种一和品种二合计增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从期限来看,品种一为4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在第3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本期债券品种二为6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
募集说明书披露,若本期债券任一品种的实际全场申购倍数(全场申购量/基本发行规模)α≥1.4, 发行人有权选择行使对应品种超额增发权,即在本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之外,增加对应品种的发行规模,品种一和品种二合计增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若品种一 或品种二实际全场申购倍数α<1.4,则对应品种按照基本发行规模发行。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对中国银行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后,给予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
两天前,5月11日工商银行(601398)公告称,拟于5月15日发行2023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300亿元。这也是全国发行的首只TLAC债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