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上海农商银行亮相2024年上海老博会

2024-06-13 17:33:52 和讯 

  6月13日,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第24届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简称“老博会”)开幕。上海农商银行受邀亮相“银发生活节”馆,以“畅游老博会,安享心生活”为主题,实景呈现该行“养老特色网点”,多角度展现近年来在推进养老金融发展、“助力社区15分钟生活圈”等方面的成效与亮点。

  此次上海农商银行设置“安享小屋”“安享财富”“安享产业”“安享心家园”“安享线上生活”五个展区。其中,“安享小屋”展示了该行适老化网点改造的创新成果,现场远程问诊智慧设备帮助观展老年市民现场视频连线医生进行健康咨询;“安享心家园”特色老年大学课程区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藤宸编等带到现场。相关展区不仅是该行“安享心生活”养老金融服务、“心家园”社区公益服务的缩影,也是该行构筑养老金融“心”平台、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深入践行“人民金融”理念,立足大城养老禀赋,聚焦老年客群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需求以及养老产业金融需求,持续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网点+社区、金融+非金融、线上+线下的“安享心生活”养老综合服务品牌。

  夯实养老金金融服务基石

  上海农商银行自2003年起与市社保中心合作代发业务,作为上海市主要的个人养老金代发行,目前是服务上海市老年客群最多的银行之一,共为120余万客户提供养老金代发服务,服务全市400余万老年客户,社保卡保有量超200万张,敬老卡保有量超过100万张。

  该行始终坚持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打造“支付结算+财富管理+权益服务”综合场景,推动退休员工从“在职工资”到“退休工资”领取的无缝衔接。同时,该行积极探索第三支柱养老产品线,建立财富管理组合账户,为客户提供“逻辑清晰、组合标准、配置便捷、展示明了”的标准化、低门槛养老财富管理咨询与产品组合服务。

  “金融+公益”优化养老服务金融

  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通过探索“金融+公益”服务模式创新,助推上海老龄化社会治理课题的破题。通过长期的社区金融服务实践,上海农商银行从“人民金融”角度思考赋能社会治理问题,推出“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服务社区15分钟生活圈,关注社区居民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商业银行+社会机构+街道社区”三方服务合力。

  截至目前,该行已在全市各行政区、街道社区开设860余家公益服务站,基本建成了市、区、街道/镇、居委的四级服务网络,组织专业团队持续深化“心家园”公益服务品牌建设,聚焦老年大学、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法律咨询、金融防非反诈等老年客群高频生活服务需求,不断丰富“心家园”服务内涵,打造金融服务社会民生的“上海模式”。

  上海农商银行已建成300余家适老服务网点、41家上海市银行业敬老服务(特色)网点、2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构建多层次老年客群服务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名片,让老年客群家门口的服务“走新”又“走心”。

  同时,该行手机银行附带语音播报、读屏等适老功能,运用远程外呼等手段,提供老年客户产品到期提示、临退客户退休手续办理导引等服务,通过视频银行等线上化服务手段,进一步丰富特殊业务及助老服务办理方式。

  构建生态圈发展养老产业金融

  为推动上海养老产业金融发展,上海农商银行搭建“银、政、担、保”合作平台,涉及“机构养老地产、居家养老服务、养老用品、智慧养老、养老健康、养老文娱”产业全景图谱,全面覆盖本市重点发展的养老照护产业、辅具用品产业、老年宜居产业、智慧养老产业、老年教育产业及老年旅游等产业。

  该行养老产业金融首批服务机构包括养老地产和居家养老服务两个垂直赛道,通过“金融+非金融”资源聚合,搭建分层分类服务矩阵,为养老产业机构提供“陪伴式”综合服务。该行与市担保中心、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合作开展“养老服务批次贷”业务,借助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针对本市注册经营的养老产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优惠,未来还将争取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工具等业务资质,充分发挥各政策工作引导撬动作用。

  作为扎根上海、服务本土的机构,上海农商银行始终紧紧围绕“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不断优化适老金融服务,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做深做细“养老金融”大文章,践行人民金融重要理念,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奋笔书写高质量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美好答卷。

(责任编辑:王晓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