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了!
7月5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求证获悉,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央行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专家学者认为,理论上,央行借入国债后,可能随时在公开市场卖出,以调节长期收益率。对于央行将开展的操作规模不宜预期过高,央行更多是在释放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的信号。随着央行预期引导力度加大,长期国债收益率有望逐渐回升至合意区间。
今日早盘,30年期、10年期、5年期国债期货均小幅下跌。
将视情况持续“借券卖出”
目前,借入国债流程持续向前推进。央行明确,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介绍,国债借入操作类似于权益市场的“融券”,此次启动意味着央行的工具箱构成进一步多元化。先开展借入操作,借入长期/超长期国债,再开展国债卖出操作,会给政策调控长期收益率提供更多“子弹”与“空间”。
“需要提示的是,央行并未明确仅开展一次国债借入操作,也从未明确不会使用其余工具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光大证券(601788)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对记者说,如果接下来债券收益率走势不及预期,再次借入并卖出国债或采取其余政策工具亦在情理之中。
“央行通过此举,提醒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中长期债券可能产生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提醒,投资者应基于对经济基本面的合理预期,结合自身资产负债等情况作出投资决策,高度重视债市风险。
在张旭看来,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5%是大概率事件。长期国债收益率最终会回到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中。若市场对于央行开展预期引导的反应平淡,央行有可能进一步加大预期引导力度,并开始使用其他政策工具。
长债收益率降至低点“引”央行出手
今年4月以来,央行通过多次公开发声提示风险,对长期、超长期国债收益率走势进行多次预期引导,有力阻止了年初以来的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趋势。不过,6月以来,长期、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依然呈现震荡走低态势。截至6月28日,50年期、30年期、10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水平整体低于2.5%—3%的央行合意水平。
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同时也受到安全资产缺乏等因素的扰动。根据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今年以来我国国债收益率走低,主要是受市场供需关系、投资者行为等因素影响。在“资产荒”背景下,部分市场机构为增厚收益集中购买长久期资产,长期限债券需求显著上升,短期内供给则相对偏少。
央行曾表示,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并非买入的好时机。央行高度关注当前债券市场变化及潜在风险,必要时会进行卖出低风险债券包括国债操作。
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6月末创历史新低。普遍观点认为,长期债券收益率合理点位的下限基本指向当前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水平。而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低于MLF利率,反映出债市正持续“脱锚”。
随着央行确定将于近期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多位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此举释放出央行将于近期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卖出操作的信号。董希淼告诉记者,这将影响债券公开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可能影响收益率走势,避免中长期国债收益率过度偏离合理水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