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近年来,国有六大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发挥“头雁”作用,不仅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还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低碳转型,深耕绿色金融大文章。
年内,国有大行绿色信贷规模拾阶而上的同时,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等多元化多层次业务亦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厚植绿色金融底色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强调,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有六大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规划,通过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发展绿色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手段,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从信贷规模来看,上半年国有六大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领跑,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绿色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有六大行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各银行纷纷设立绿色金融专业部门或特色分支机构,出台专项激励制度,配置专项资源,组建专业团队,为绿色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各银行还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应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碳核算、可持续信息披露、绿色识别、项目评估、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提升了绿色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监管政策的持续加码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以来,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绿色金融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方向。
助力企业低碳转型
国有六大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不仅体现在资金投入上,更体现在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精准支持上。各银行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领域,通过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
以清洁能源为例,国有六大行加大了对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为多个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大额信贷支持,有效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时,各银行还积极承销发行绿色债券,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在节能环保领域,国有六大行通过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支持了一批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和环保装备更新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能效和资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生态修复是绿色金融的重点支持领域之一。近年来,国有六大行积极参与了多个生态修复项目的融资支持。例如,多家银行机构累计为安徽淮北绿金湖等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提供了40余亿元授信支持,治理沉陷土地23万亩。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恢复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外,国有六大行还积极支持了城市和产业园区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实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的减污降碳改造和工艺流程优化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绿金产品体系
在绿色金融领域,国有六大行不仅注重资金投入和重点领域支持,还积极探索特色创新,不断丰富绿色产品体系。
各银行通过推出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不同企业和项目的融资需求,推动了绿色金融的深入发展。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核心产品之一。国有六大行在绿色信贷方面不断创新,推出了多种针对绿色产业和项目的定制化信贷产品。例如,农业银行推出了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生态修复贷、绿色交通贷、绿色建筑贷等多项绿色信贷产品,为不同类型的绿色项目提供了个性化的融资解决方案。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另一种重要产品。国有六大行不仅积极参与绿色债券的承销和发行工作,还创新推出了多种绿色债券产品。例如,工商银行成功发行了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聚焦低碳领域,专项用于绿色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领域的绿色项目,为国际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外,国有六大行还积极探索了其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交通银行旗下交银理财通过发行ESG绿色相关主题产品等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此外,国有六大行还积极参与了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碳核算标准的制定工作。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提升绿色金融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还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