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打着“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名义,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不法中介活动时有发生。为构造健康、和谐、稳定金融秩序,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将金融教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多措并举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捍卫消费者权益。
金融教育谱新篇
为向广大群众提示和解析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表现形式、手段和危害,帮助消费者有效识别和防范相关风险,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兴业银行武汉分行76家网点齐发力,深入社区、企业、校园等场景,重点关注“老少新”、残障人群需求,通过悬挂条幅、设立科普驿站、原创“打非”游戏普及金融知识,践行县域宣传。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76家网点齐发力,深入社区、企业、校园等场景,将“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反诈防非”等金融知识宣教直抵广大群众身边。
通过面对面、一对多的现场宣传,让“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反诈防非”等金融知识直达广大群众身边,帮助大家自觉抑制、远离“非法集资、代理投诉、电信诈骗”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陷阱。
科技创新护权益
近年来,不少诈骗分子利用部分信用卡负债人对金融相关知识掌握薄弱及依法维权意识淡薄的特点,打着花式噱头在网上发布“代理投诉”非法广告,引诱其转账骗取钱财。
近日,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接到C女士反馈,因个人资金周转问题导致名下信用卡产生逾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某中介。对方声称可帮其修复征信、与银行协商减免利息,C女士便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提供给对方并转给对方一笔“手续费”。收到C女士款项后,中介便冒充其与银行达成还款协议,但隐瞒仍有相应利息需缴纳事宜后失联。直到今年1月,C女士向其他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时,因在银行分期还款未结清导致被拒,才惊觉被欺骗。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当好个人钱袋子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随意泄露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信息。如遇金融困惑或纠纷,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诉求,依法合规维护自身权益,切勿轻信陌生广告、来电,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金融陷阱。
“C女士的案例虽是个人大意与疏忽引发,但也是促进金融机构强化消保工作科技创新动力。”相关负责人介绍,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已充分运用总行信用卡中心开发的声纹比对技术,自去年10月份至今,已筛查158笔疑似非本人投诉,并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精准识别出6名虚假客户身份,有效打击非法中介维权等不法金融乱象。同时,全面启用远程身份识别工具受理投诉,持续完善“事前提示—事中保护—事后维权”全流程服务,持续做好公众常态化与集中式金融教育,筑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线。
金融向善,是体现在细微服务中的脉脉温情,每一次耐心解答、每一项贴心举措,都饱含温度;消保为民,尽显责任担当,是对客户权益矢志不渝的坚定守护。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将深挖金融科技潜能,持续探寻消保工作创新方向,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在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楫扬帆,全力谱写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曹言言 HA008)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