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持续向好向优向快发展积蓄新动能新优势。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提出,继续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化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实现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聚焦深圳“20+8”产业集群,不断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科创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新路径,全力为实体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贡献更加强劲的金融动力。
助力科技创新点燃“新引擎”
当前,新一代技术革命关键时期悄然而至,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重塑经济发展格局。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围绕科技金融高标准建设目标,升级组织架构、完善产品体系、搭建生态伙伴体系,建立形成了科技金融特色经营体系和配套支持政策,持续铸造区域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
在顶层结构设计方面,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构建了由战略客户部牵头的“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工作专班,负责该行科技金融业务的具体推动、资源协调与业务督导。同时,该行持续完善内部资源配置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在金融产品体系方面,该行迭代发布《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接力式金融服务。基于企业的知识产权,该行以“商行+投行+数字化服务”为依托,构建“政策链+资本链+创新链”协同机制,不断完善科技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科技型企业将“知产”变“资产”。
据悉,该行持续优化与创新知识产权授信产品链,已形成包括科创快贷、兴速贷(优质科创企业专属)、研发贷、高科技企业人才贷、投贷联动贷款、腾飞贷等六大特色产品体系,覆盖知识产权企业研发、中试、投产、设备引进、技术改造、知识产权购买等各类资金需求,为科技型企业“量体裁衣”定制产品组合,积极促进区域知识产权产业化、融通“创新链”,并通过“政策链”将知识产权质押相关政策和产品“惠企到户”。
在构建生态圈方面,该行去年联合政府机构、券商、PE/VC、产业园区、街道办等举办20余场活动,活动形式包括银企对接会、政策宣讲会、路演活动、企业家沙龙等。“兴投荟”以主题专场路演的形式为科技企业创设股权融资路演平台,汇集产业、政府、私募、券商等资源“取长补短”,因时制宜地整合了政府宣导、行业研究、上市辅导等不同的需求场景,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的闭环。
赋能绿色金融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深圳已然成为深化绿色金融创新的实践高地,越来越多的深圳金融机构以绿色为发展基底,在绿色金融的实践路上行稳致远。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以及国内最早的“碳路者”,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传承绿色基因,以“融资+融智”方式持续强化绿色金融品牌效应,积极支持中小绿色企业发展,持续拓宽绿色金融业务边界,为城市产业低碳转型贡献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
据悉,红树林是国际认可的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作为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城市,深圳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碳汇资源交易市场和价格形成机制。2024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在中国海博会上成功与深圳市蓝碳家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蓝碳金融创新合作签约,落地深圳首笔红树林保护碳汇质押融资业务,该笔业务通过以“碳”换“贷”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蓝色碳汇质押融资的创新型服务方案和贷款资金,有效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系统专注于绿色金融场景,综合运用知识图谱、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强化客户营销、上报授信、审查审批、放款等全流程,极大提高了“识绿”能力和业务质量,为扩大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以一系列极具示范效应的实践案例,为“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提供积极的探索路径。在气候投融资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已累计为三批项目库中8个低碳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金额超7000万元,不断推进气候投融资改革前进。在碳金融领域,持续推广创新复制,累计落地约15笔碳减排挂钩分布式光伏项目贷款。在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支持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在ESG/SDGs领域的业务发展,成功发放本地中资银行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将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持续加大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积极开展蓝色金融领域创新,丰富绿色产品体系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曹言言 HA008)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