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招商银行今日召开2024年度业绩交流会。该行董事长缪建民;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王良;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彭家文;首席信息官周天虹等出席此次会议。
缪建民在交流会上直言,当前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利率费率下行、银行息差承压等问题。不过,他也表示,我国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各类政策协同配合,预期稳定,激发活力,为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600036)年报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市场似乎并未给予其积极反应,截至3月26日收盘,该行A、H股跌幅均超5%。其中,A股下跌5.39%,收报42.66元/股;H股下跌5.48%,收于45.7港元/股。同时,“招商银行罕见大跌”、“招商银行人均薪酬降至60万元以内”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不过,截至3月27日收盘,招商银行A、H股转跌为涨。
发布会上,董事长缪建民等就招行大财富管理表现、息差情况、零售贷款、AI大模型等外界关注的话题进行一一回应。
大财富管理收入去年降超16%,
行长称降幅逐季改善
从经营表现看,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拆分营业收入,招行去年实现净利息收入2112.77亿元,同比下降1.58%;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从占比情况看,净利息收入占比营收62.6%,非利息净收入占比37.4%。
由此可见,招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到了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的因素影响。不过,与三季度相比,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而非利息净收入的同比增长则主要受其他净收入中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增长拉动,与去年该行抓住债券牛市机会相关。
具体来看,2024年,该行实现其他净收入541.17亿元,同比增长34.13%。其中,投资收益298.8亿元,同比增长34.74%,主要是债券投资收益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0.85亿元,同比增长229.63%,主要是债券投资和非货币基金投资公允价值增加。
与此表现相对的是,去年该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并不理想,数据为720.94亿元,同比下降14.28%。
具体从大财富管理收入(包括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看,此数据为376.47亿元,同比下降16.84%。针对大财富管理收入下降一事,王良表示,虽然相关指标有所下降,但降幅逐季改善。

具体来看,2024年,招行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20.05亿元,同比下降22.7%。其中,代理保险收入下降严重,为64.25亿元,同比下降52.71%,该行解释为主要受银保渠道降费影响。自2023年末以来,受保险定价下调、报行合一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收到的保险代销手续费出现大幅下滑。
同时,该行代理基金收入41.65亿元,同比下降19.58%,主要是受基金降费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下降影响;代理信托计划收入21.25亿元,同比下降33.72%,主要是代理信托规模下降。
此外,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7.51亿元,同比下降6.3%,主要是子公司招银理财和招商基金管理费收入减少;托管业务佣金收入48.91亿元,同比下降8.2%,主要是受公募基金托管费率下降影响;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67.61亿元,同比下降14.16%,主要是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收入下降。
展望今年,彭家文表示:“今年非利息收入的变动情况与去年相比将有较大变化,包括手续费收入变化,如果今年资本市场整体企稳向上的势头能确立,对招行的手续费收入来讲,有信心能够保持企稳回升。”
归母净利润方面,此数据在去年出现同比增长的原因,主要与压降业务及管理费和减少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力度等相关联。
净息差同比下降17个基点,
董事长称在业内仍有优势
在现今宏观环境背景下,缪建民认为,银行最大的挑战在于因为内需总体不足,特别是人口结构老化、少子化带来长期需求不足导致的利率下行,因此,利率下行既是周期性的,也是趋势性的。目前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用对盈利能力带来的挑战,但招行的优势在银行业内仍然明显。
从净息差表现看,他认为,对标其他银行,招行的净息差在行业内仍为最高,虽然净息差仍在收窄,但收窄幅度相对较小,绝对水平相对较好,此为招行的优势所在。
年报显示,招行去年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为1.98%,同比下降17个基点。透过年报可以发现,该行去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5%,同比下降26个基点;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1.64%,同比下降9个基点,从而导致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
另外,年报数据透露,该行去年净利息收入为负增长,虽然生息资产规模有所扩张,但因净利息收益率下降幅度较大,未能用以量补价的方式实现增长。

谈及净利息收益率下降的原因,该行在年报中指出,资产端,一是受上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及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影响,新发放贷款定价持续下行,贷款平均收益率继续走低;二是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带动债券投资、同业和票据贴现等市场化资产收益率继续下降。负债端,低成本活期存款增长承压,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一定程度上削弱存款利率市场化下调的效果,负债成本率维持相对刚性。
招行方面指出,当前市场利率处于低位,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银行业仍面临净利息收益率下行的压力。展望2025年,该行净利息收益率将继续承压,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
具体来看,压力方面,资产端,2024年LPR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再次下调的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将持续释放,有效资产投放继续面临压力,预计资产收益率将延续下降趋势;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未见明显改善,负债成本管控压力仍存。另外,积极因素方面,一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将为银行业创造稳定的经营环境;二是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为银行业优化大类负债组合配置,改善负债整体成本提供了机遇。
零售贷款不良率升至0.96%,
行长称关注到风险压力上升趋势
从资产规模情况看,截至2024年,招商银行资产总额121520.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9%;贷款和垫款总额68883.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负债总额109185.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1%;客户存款总额90965.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4%。
与三季度报告相比,招行总资产扩张力度扩大,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此外,存款总额增速高于总负债增速,由此可见负债主要靠存款增长拉动;而贷款总额增速低于存款总额增速和总资产增速,说明市场信贷需求仍不足。
具体从贷款方面看,去年公司贷款余额2863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5%,公司贷款占比41.57%;零售贷款余额36446.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零售贷款占比52.91%。
其中,小微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消费贷款均较2023年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而推动了去年零售贷款规模增长。

从资产质量情况看,截至2024年,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56.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31亿元;不良贷款率0.9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411.98%,较上年末下降25.72个百分点。王良在发布会上表示,整体来看,招商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水平。
不过,去年招行零售贷款不良率较2023年末有所提升,而公司贷款不良率则有所下降。其中,零售贷款不良贷款率为0.96%,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公司贷款不良率1.06%,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具体从零售贷款不良率看,截至去年末,招行小微贷款不良率、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分别升至0.79%、0.48%,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与2023年末持平,消费贷款不良率则降至1.04%。
与此同时,从公司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和垫款资产质量情况看,截止去年末,公司贷款的关注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均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而零售贷款以及小微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消费贷款的关注贷款率均较2023年末有所增加;零售贷款以及小微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的逾期贷款率同样均较2023年末上升,消费贷款的逾期贷款率保持不变。


王良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我们关注到零售贷款呈现出风险压力上升的趋势,整体来看,我行零售信贷的不良水平在行业中保持领先位置,但是逾期、关注类仍有上升的势头。我行高度重视零售信贷风险的防范,一是将优化风险管理模型、二是优选客群、三是优化区域、四是体现在缓释工具方面。”
未来何时会出现零售信贷风险的拐点?王良认为,零售信贷的风险与外部环境紧密相关,风险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从而致使还款的资金来源面临压力。不过,随着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从中央层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收入水平保持稳定,加之如果大的形势能够改善,招行的零售性质资产质量也会趋稳。
不过,尽管外部环境依然如此,他表示,招行仍要将零售信贷业务作为重要的资产投放方向。另外,零售贷款的整体定价水平高于公司贷款,创造价值的能力更强。因此,在管控好风险情况下,要找准客户、找准市场,保持零售信贷业务合理的增长,此为招行目前的策略政策。
加快从“线上招行”迈向“数智招行”,
对经营管理有何影响?
王良在2024年报致辞中指出,坚持科技兴行,全面打造“数智招行”。银行业正处于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浪潮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行业分化的关键。我们加快从“线上招行”迈向“数智招行”,持续打造“云+AI+中台”的数智化底座,加快释放上云红利,构建智算基础设施,挖掘数据资产价值。
截至去年末,招行信息科技投入133.5亿元,达到营业收入的4.37%;集团研发人员达10900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9.3%。
缪建民介绍,近年来,招行抢抓AI快速发展的机遇,打造“AI+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布局早;二是自研能力强,模型领先;三是大模型体系完善,应用广泛。
那么,智能化对招行的经营管理有何影响?周天虹表示:“准确来讲,并不能得出一个结论。大模型是颠覆性的技术,大语言模型在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以及推理能力方面,是以前技术基本无法做到的。但是,大模型能否颠覆我们的世界,此事还需观察,现如今已为部分小众领域带来较大突破。而由于银行业是数字经济,大模型会毫无疑问的发挥重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业绩交流会还提及了近期受到全球广泛关注的DeepSeek,周天虹表示,DeepSeek推出的V3及R1大模型实现了中国大模型技术水平的一次重大突破,基本将中国大模型的水平和美国顶尖大模型水平的差距,从原来9个月以上缩短至大约3个月左右,实现了大模型普惠化,大模型训练技术的创新以及大模型应用的创新。
他表示,招行对此十分重视,现已构建了对DeepSeek两大模型的后训练能力,可以针对招行金融场景的特殊需求,对DeepSeek模型进行微调,来适应招行的场景。不过,他也表示,相关模型推出时间不长,同时也关注到了DeepSeek的幻觉问题。由于金融是审慎的行业,因此在具体应用上,招行依然坚持审慎原则,用谨慎的态度推进DeepSeek模型应用。
(责任编辑:王晓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