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最新版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下发至各家银行,相较于2014年12月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有不小的调整。
|
|
|
|
尽管新规尚未正式出台,但监管有意审定银行“非标”投资仅限对接信托,实际上反映出信托作为一种资产管理工具已被市场认可,泛资产管理时代格局已经让信托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详细]
新规拟将银行理财业务资质分为综合类和基础类,后者将不能投资非标和权益类资产。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监管层还考虑对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和非标投资类似的投资比例限制。[详细]
首先,对公募基金行业的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是个利好,银行理财一直偏好低风险的产品,这次是更加强调了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另外,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委外资金。[详细]
银行理财监管新规的详细内容还不够明确,但对情绪的影响比较直接。银行理财监管新规意在规范而非限制;银行理财目前权益类投资占比较小,约7%左右,新规大概率不会影响存量。[详细]
股份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表示,这里面有加强监控、打破刚兑的考虑。如果仍旧由本行托管,那么如果一只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率不达标的情况,这家银行可能会做一些利息上的调剂,这显然是不利于打破刚兑的。[详细]
监管层也在考虑对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和非标投资相类似的投资比例限制。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不应该像设定非标投资用4%(总资本的4%)或35%(理财总投资规模的35%)来机械设定权益类投资的比例。[详细]
时间 |
事件 |
2004年 |
我国银行业开始出现了理财业务。 |
2004-2008 |
银行理财业务在逐渐发展中暴露出问题 起初,理财资金投向就是银行间市场的各种高等级债券,所以它和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非常类似。 |
2008-2011 |
于是,银监开始着手遏制,2008-2011年连发十文干预此事。 2008年9月 《关于印发<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8]83号) |
2012年 |
就在银监与银行进行猫和老鼠的游戏时,证监会突然间来给银行提供了神助攻。当年的券商创新大会后,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资管都被允许充当通道,流程和信托一样。 |
2013年 |
银监会于是一改监管方式,干脆直接规定非标资产的总量上限。 银监会颁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规定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不得超过理财总额的35%,亦不得超过银行总资产的4%。 |
2014年 |
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理财业务多方面做出详尽规定,使其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