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萌
华夏银行(600015,股吧)自2017年就已设立绿色金融中心,并将“推进绿色金融特色业务”作为规划期的战略重点,将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两年来,华夏银行坚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取得了哪些可推广的经验?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参与华夏银行组织的绿色金融实践活动,来到“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通过对当地分行的实地调研,真实感受到华夏银行以金融科技为依托,通过自上而下推动,综合运用绿色信贷、绿色理财、绿色债券等产品,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特色金融服务,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优化。
杭州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超百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省发展绿色金融具有天然地土壤。作为华夏银行最具发展活力的分行之一,华夏银行杭州分行近年来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生态项目的投融资支持。“截至今年9月末,分行绿色信贷余额130.90亿元,表内外绿色金融业务余额达207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业务在全行系统内占比超过六分之一。同时,持续加大绿色项目储备及信贷投放工作,目前累计储备项目达50亿元。”华夏银行杭州分行行长闫炯智介绍道。
据了解,除绿色信贷常规品种以外,杭州分行现有绿色金融业务还覆盖ESG绿色理财、绿色借记卡、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绿色基金、绿色票据、绿色租赁、绿色同业收益权投资业务等产品线。其中,今年已累计销售ESG绿色理财产品9.37亿元,募集理财资金全部用于对绿色项目的投资;在丽水分行首发绿色借记卡,该卡已集成绿色农产品(000061,股吧)加盟店消费打折功能、绿色出行打折功能;储备绿色债券项目一户,已完成第三方绿色认证,拟发行金额10亿元;投资绿色债券共5笔,总发行金额35.5亿元,其中杭州分行投资认购10.62亿元。
另外,在业务岗位设置上也颇具绿色金融特色。“在分行公司业务部设有绿色金融产品经理岗,负责全行绿色金融业务的统筹管理、组织协调及营销推动。在各经营单位设有专门的绿色金融兼职产品经理,负责所在机构绿色项目的营销挖掘及金融方案设计工作。完善了绿色信贷流程标准化体系,集中梳理存量绿色信贷项目并在信贷系统中打上绿色信贷标签,对新项目从授信预审环节进行介入实现绿色项目的精准识别及判定。”杭州分行营销总监章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据悉,除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优化业务岗位外,杭州分行还在推广运用绿色项目专业化识别体系、搭建营销平台、开展绿色金融培训等领域作出努力,全方位地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量,促进区域绿色产业经济发展。
助贷与降息并举 助力建筑企业绿色转型
作为杭州分行辖内的二级分行,湖州分行成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桥头堡。湖州分行为华夏银行总行首家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分行,下属安吉支行则为当地股份制银行首家绿色支行。
作为湖州市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大东吴集团目前正在向绿色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未来的25年,我们致力于将大东吴集团打造成真正开发绿色建筑产品的企业。”大东吴集团董事长吴淑英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我们将坚持以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运营为手段,以绿色建筑、产业地产为支撑,以房产、工贸为协同,打造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模式”。
建筑行业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建筑到建筑工业化的、工业化再形成产业化、最终达到绿色建筑的过程,目前国内产业化转型刚刚开始,吴淑英对记者介绍道,大东吴集团已布局了相关的基地,产业化后就形成了装配式施工,大东吴集团的装配率能达到95%以上,可以看出,转型升级后的建筑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大的绿色赋能。
“以此预测,整个建造工期可以节约50%,现场工人及施工操作可以减少70%,现场建筑垃圾、施工作业、焊接、粉尘以及噪音均可以减少90%,材料可循环利用率增加70%。上述九大赋能体现出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节能,最终诠释的则是绿色发展。”吴淑英表示。
大东吴集团的绿色转型发展离不开华夏银行的资金助力。据了解,2005年开始至今,大东吴集团与华夏银行合作的14年间里,资金支持力度从最初的2500万元已发展到如今近9亿元的授信额度。华夏银行积极满足其融资需求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申请较低的贷款利率支持。
发展绿色金融 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带动下,湖州走出绿色金融发展新道路。日前,央行发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特别提到,浙江湖州打出了绿色金融政策“组合拳”,出台绿色金融25条政策,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0亿元,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将绿色信贷业绩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湖州银监分局建立了绿色银行监管政策,合力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然而,正在发展中的绿色金融在落地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章强在回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主要遇到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绿色资产项目的同业竞争问题,目前绿色项目是每一家金融机构争抢的优质项目,对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国家对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优惠政策还未完全到位。虽然国家层面在力推绿色金融,省市地方政府给予绿色企业客户一定的财政性贴息等政策支持,但是对于银行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并不多,比如说,我们的绿色项目资产质量非常好,那监管层面可否针对绿色信贷降低风险资产权重,从100%降低到75%甚至50%。通过小的风险资产占用,我们可以服务更多项目、更多客户,银行的效益也会更好,真正做到寓义于利。”
在我国发展绿色金融,下一步要处理好这四个关系,即财政与金融、投入与产出、防治与保护,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认为,绿色金融一定能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绿色金融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绿色金融’这个词,到那个时候绿色金融就真正成功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