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监管资讯 2021年第18期

2021-05-02 21:22:16 和讯名家 

  监管动态

  ● 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平台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监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2021年4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以下简称“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主持约谈。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携程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实际控制人或代表参加了约谈。

  金融管理部门指出,近年来,网络平台企业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体系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同时也普遍存在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套利、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严重违规问题。此次联合监管约谈的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具有综合经营特征且业务规模较大、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暴露的问题也较为典型,必须率先严肃纠正。

  金融管理部门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平台企业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对加强平台企业金融监管、规范平台经济竞争秩序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网络平台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会议精神,高度重视自身存在问题,对照金融法律法规和各项金融监管制度全面自查整改。开展金融业务要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本。对于违规经营行为,金融管理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

  金融管理部门针对当前网络平台企业从事金融业务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一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二是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严控非银行支付账户向对公领域扩张,提高交易透明度,纠正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通过持牌征信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四是加强对股东资质、股权结构、资本、风险隔离、关联交易等关键环节的规范管理,符合条件的企业要依法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五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落实投资入股银行保险机构“两参一控”要求,合规审慎开展互联网存贷款和互联网保险业务,防范网络互助业务风险。六是规范企业发行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赴境外上市行为。禁止证券基金机构高管和从业人员交叉任职,保障机构经营独立性。七是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规范个人信息采集使用、营销宣传行为和格式文本合同,加强监督并规范与第三方机构的金融业务合作等。

  金融管理部门要求,网络平台企业要充分认识自查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和严肃性。要树立严格遵守金融监管要求的合规意识、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意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服务意识,以让党和国家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同业尊重为目标,认真查找问题,稳妥有序抓好整改。自查整改期间,要保持企业正常经营和业务连续性。金融管理部门将与网络平台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并将适时对整改情况开展检查。对整改不到位或顶风违规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金融管理部门表示,将始终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和促进平台经济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一方面,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平台企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从严监管和公平监管,一视同仁对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保障数据产权及个人隐私,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秩序。

  参加约谈的企业表示,将高度重视自查和整改工作,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标金融监管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到位。在全力保证金融业务合规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将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 点评

  2021年是网络金融平台企业自查整改的关键一年。此次金融管理部门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约谈的重要目的在于亮明监管态度,明确整改要求,指出发展方向。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和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对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资金链”工作会议

  2021年4月23日,人民银行召开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资金链”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2020年以来涉赌“资金链”治理工作进展,研究了当前工作面临形势,重点就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进行部署。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出席会议并讲话。

  范一飞指出,2020年以来,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抓“资金链”治理工作主线,结合实际靠前布局、主动作为,账户核查、风险整治、平台建设、线索移送、案件协办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推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资金链”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震慑了境外赌博集团招赌吸赌猖獗势头。

  范一飞强调,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是政治性、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虽然当前涉赌“资金链”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跨境赌博犯罪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打击治理工作面临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各单位要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和重视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保持对赌博团伙的凌厉攻势,从严从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持续磨炼本领,做好打长期仗、持久战的准备,持之以恒,毫不动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重视沟通协作,坚持齐抓共管,切实形成打击治理强大合力。

  范一飞要求,要坚持“严厉打击、有效管控、打防并举、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继续采取最严厉措施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犯罪,不断把“资金链”治理工作推向深入。一是强化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要坚持系统思维,继续加强部门配合,深化沟通协作,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着力做好重点地区“资金链”治理工作。人民银行相关分支行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细化对重点地区打击治理工作措施。三是进一步明确和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继续按照“谁开户(卡)谁负责”“谁的用户(商户)谁负责”“谁的合作客户谁负责”原则,压紧压实相关支付服务主体责任。四是高度重视技防能力建设工作。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金融科技手段,针对性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监测处置工作。五是要紧抓重点难点集中攻坚。针对“跑分平台”、电商平台涉赌等重点问题以及利用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逃避溯源等新手法、新问题,针对性加强风险防范处置。六是深化宣传警示教育。针对不同受众积极开展触达式宣传,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跨境赌博的危害性,自觉远离赌博活动,从根本上削弱跨境赌博滋生土壤。

  人民银行、公安部、海关总署、银保监会、外汇局有关负责同志,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银联、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 点评

  跨境赌博作为一种新兴赌博方式,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经济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往往是诱发其他犯罪的温床。从源头上斩断跨境赌博资金链对于打击经济犯罪,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证监会加强系统离职人员投资拟上市公司监管

  近期,有媒体报道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突击入股拟上市公司,引发各方关注。证监会对此高度重视,坚持从防范违法违规“造富”、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加强监管队伍廉政建设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在审企业,对存在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情形的,加强核查披露,从严审核把关,同时正抓紧补齐制度短板,系统规范离职人员入股行为。

  一直以来,证监会始终注重加强对突击入股、利益输送、“影子股东”、违规代持等行为的监管规范。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实施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指引,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加强股东穿透核查披露,强化临近上市入股行为监管,从严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证监会坚持刀刃向内,多措并举,突出强化系统离职人员不当入股行为监管。一是在股东信息披露核查过程中,要求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专项报告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情况;二是对存在此类情形的,组织相关证监局开展廉政核查,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严肃处理;三是加强审核注册人员的廉政监督,严格落实不当说情报备等制度,重点关注系统离职人员;四是建立内审复核机制,对相关企业的审核工作强化内审监督,确保审核过程公平公正、依法合规。

  当前,按照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的原则,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禁止系统离职人员不当入股拟上市企业的制度规定,有针对性采取加固措施,扎紧扎牢制度笼子。一是明确不当入股情形,重点盯防利用原公权力谋取投资机会、入股过程存在利益输送等行为;二是人员离职前进行专门谈话提醒,要求做出不得违规入股的书面承诺,研究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要求;三是制定专门审核指引,强化发行审核中对系统离职人员不当入股的靶向监管,发现涉嫌违法违纪的,及时移送、从严处理;四是完善内审监督复核程序,严格执行公务回避、与监管对象交往报告等制度规定。

  近日,个别媒体有关“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投资入股拟上市企业的,证监会一律不予受理,已受理的暂停审核”的报道内容不实。对于涉及系统离职人员投资入股的IPO申请,证监会均正常受理,并严格依法推进审核复核程序。

  (中国证监会官网)

  ● 点评

  利用影响力谋取私利是国际社会打击腐败的一个重要工作。如放松这一块的廉政监督,将使那些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决策的腐败行为逍遥法外。证监会研究制定禁止系统离职人员不当入股拟上市企业的制度规定,有针对性采取加固措施,使突击入股、利益输送、“影子股东”、违规代持等行为的监管不再有重要遗漏,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打击腐败。

  观点聚焦

  孙天琦:建立金融业批发市场行为监管体系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近日撰文《建立金融业批发市场行为监管体系》表示,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应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和特点,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批发市场行为监管的实践做法,加快建立健全我国金融业批发市场行为监管体系。

  孙天琦在文中提出七方面建议:第一,研究制定监管规则,建立本币批发市场的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工作体系。包括弥补监管空白;加快建立批发市场的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工作体系;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货币经纪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严格规范发行市场;严格监管债券发行环节,杜绝虚假发行。

  第二,完善金融业批发市场自律机制,丰富自律机制管理范畴。加强批发市场自律机制顶层设计;丰富自律机制管理范畴,将市场机构和中介机构内控管理、异常交易、从业人员管理、内部约束激励机制、信息披露等纳入自律机制管理范畴,强化对关键业务、岗位和人员的约束,将自律评价纳入MPA考核;利用自律机制加强法制教育,利用市场典型违法犯罪案件开展警示教育。

  第三,优化各市场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优化和完善各交易所、交易中心考核评价体系,弱化交易量指标考核,更加关注交易行为质量;加强对倒量交易的监管力度。

  第四,推动各类券种承销、交易线上化,提高发行交易透明度。推动各类券种承销、交易线上化;规范和统一分销交易。

  第五,规范债券发行主体行为,严格执行投行承销、发行定价和投资交易业务防火墙制度。优化大型银行的债券承销业务的防火墙机制;加强对部分超大型央企等财务部门的管理,约束中小发行人资产规模扩张冲动;同时加快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提升信用定价的市场化水平,完善信用定价机制,推动高评级发行主体和中低评级发行主体债券发行的市场化水平提升;进一步落实相关各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变相向投资人额外返还承销相关费用的要求。

  第六,加强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防范“丙类户”类内幕交易死灰复燃。一是资格准入应更多关注机构内控体系健全程度、人员和系统支持情况等指标;引导市场机构在交易过程中对交易对手真实性、最终受益人情况、授权交易员身份、授权证明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核实和调查准入,推动形成由微观主体市场选择和相互约束形成的市场分层结构,防范“丙类户”类内幕交易死灰复燃等风险;督促市场参与机构不断完善自身内部管理,尤其是加强交易对手准入管理。

  第七,稳步推动整改政策实施。金融业批发市场的规范,需统筹考虑对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稳步推动整改政策实施。

  (《中国金融》)

  孙国峰:市场不必过度关注短期因素影响

  2021年4月12日,人民银行举行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就今年4月的流动性答记者问。孙国峰指出:

  人民银行一直高度关注财政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并将该因素纳入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整体框架,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统一予以考虑。从今年来看,财政税收以及国债、地方债发行兑付等因素对流动性的短期影响有所增大,为此人民银行持续加强对财政因素的监测和预测,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进行对冲,收到了较好效果。

  今年以来,由于地方专项债额度下达时间较晚等原因,地方债的发行进度比前两年慢一些,后续发行速度可能加快。同时4月份税款入库的规模也比较大,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但由于一季度末财政支出较多,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其影响。人民银行将按照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密切关注4月份财政收支和市场流动性供求变化,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节,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以及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是否变化,而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会根据财政、现金等多种临时性因素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其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市场利率走势,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变化趋势。其次,在观察市场利率时重点看DR007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以及其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平均值,而不是个别机构的成交利率,或者受短期因素扰动的时点利率。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及时熨平春节前后现金投放、财政税收、季末等多种短期波动因素,引导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围绕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在合理区间运行,切实维护了市场流动性稳定。今后,人民银行将继续灵活开展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于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市场不必过度关注。

  (《新浪财经》)

  每周监管咨讯

  《每周监管资讯》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与《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出品,主要梳理并点评本周最新的金融监管动态。

  每周监管资讯 (2021年第18期)

  主       编:胡   滨

  本期责编:李俊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银行家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