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托迎新“掌舵人” 年内已有9家信托公司高管走马上任

2024-05-27 09:44:02 北京商报网  李海颜

又有信托公司迎来新“掌舵人”。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公告,核准芦苇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图片来源:批复截图

在拿到董事长任职资格“许可证”前,芦苇担任着中信信托副董事长、总经理,长期供职中信系统。简历显示,芦苇52岁,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会计学硕士,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1月入职中信银行,历任部门副总经理,部门总经理,香港分行筹备组副组长,中信银行(601998)董事会秘书,深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22年10月,经中信信托董事会同意加入该公司,接替李子民担任总经理一职。

而芦苇正式就任董事长职位之前,中信信托董事长由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信金融资产董事长刘正均兼任。

据了解,中信信托前身为中信兴业信托投资公司,于1988年3月成立,后经改制,于2007年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更为现名。目前,中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位于信托公司前列。根据2023年年报,中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0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3.65%,重回两万亿元大关。但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净利同比下滑,实现营业收入49.76亿元,同比减少22.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28亿元,同比下降12.76%。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芦苇是中信“老兵”,得到体系内的广泛认可,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海内外工作经验,担任新“掌舵人”有利于在新时期带领中信信托在信托行业新的发展时期行稳致远开拓新局面。

除中信信托之外,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信托公司管理层迎新。5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年内,西藏信托、中诚信托、山东省国际信托、国民信托、建元信托、英大国际信托、中海信托、陆家嘴(600663)国际信托等信托公司相继迎来新任董事长、副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或董事会秘书。

例如,5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发布公告,核准马家顺陆家嘴国际信托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此前,山东省国际信托新任董事长岳增光任职资格也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核准。

“行业内的高管更换比较频繁,主要是因为信托行业近年来面临业务转型压力。”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认为,信托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在新“三分类”指导下进行业务创新和存量风险处置。业务转型和风险处置都需要公司在人才和资源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管理层对监管趋势和业务创新的脉络把握对信托公司影响较大。新高管往往被寄望于在业务和经营方面有所突破,或是外部资源注入,或是战略决策转向。

据悉,去年6月1日,《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即新“三分类”)正式实施。中国信托登记公司的信托产品登记数据显示,自新“三分类”实施之日至去年12月末,资产服务信托新成立19046个信托产品,成立规模24708.41亿元,规模占比57.03%;资产管理信托新成立10862个信托产品,成立规模18416.76亿元,规模占比42.51%。

“随着新‘三分类’的推进,信托公司发展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发展思路也有较大调整,信托公司角色面临转换,买方角色强化。”廖鹤凯指出,“资产管理业务”会是未来较长时间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而诸多业务面临金融科技的介入和转换以适应金融行业高度科技渗透的新时期发展需求,这也就成为了近年来信托公司高管任命和业务团队资源倾斜的重要考量。本质是提升信托发展质效、加强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速信托公司回归本源。

对于后续信托公司该如何适应变化,探索业务增长点,廖鹤凯表示,在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减弱、房地产信托业务收缩等因素影响下,信托公司可以更多关注这一阶段的新机会,如:新基建、不良资产处置、企业重整等领域;强化服务信托领域的拓展,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户资产托管、财富管理、家族信托、遗嘱信托等热门领域需求。在以债权市场为基础的情况下,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市场和混合金融市场的信托模式,加速信托转型,增强信托主动管理能力以提升信托盈利水平。

(责任编辑:王晓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