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降息潮来临 新兴市场投资者应有耐心

2024-06-10 14:43:48 证券时报网 

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先后降息,加上此前已经降息的瑞士和瑞典央行,欧美已经有多个国家和地区下调基准利率。目前,尚有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两大中央银行维持原有高利率水平不变。

欧美国家纷纷降息,最主要原因是通胀得到缓和。如加拿大4月的物价上涨幅度为2.7%,欧元区5月份的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即使仍然没有回落到2%的目标水平,但物价上涨的幅度已明显放缓。作为以控制通胀为主要目标的中央银行,降息是水到渠成的选择。

美联储没有如年初市场预期的那样开始降息,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两个关键指标回落情况不尽理想。但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降息的概率仍然非常大。

欧美主要央行自2022年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其中美联储连续11次加息,欧洲央行连续10次加息,直到去年下半年停止加息并进入观察期。今年随着通胀逐渐缓和,降息的呼声越来越高,决策者才开始将降息提上议程。

和以往加息周期不一样的是,本轮加息期间欧美各国股市普遍上涨。在加息周期进入后半段,股市上涨速度甚至有所加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主要国家股市今年频频创出历史新高。在国债市场,欧美各国国债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吸引全球大量资本流入。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新兴市场资本持续流出,多个国家汇率贬值明显,股市表现不佳,甚至一度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讨论。即使同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也受累于本国利率和欧美各国利率相差过大,日元成为今年表现最差的主要国家货币。

作为全球资产规模仅次于美联储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本周的降息决定意味着本轮加息周期结束,未来利率将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虽然欧洲央行降息速度受制于通胀反复,但只要美联储加入降息队伍,欧元和美元利差保持平稳,欧洲央行的降息步伐有望一直持续。

对于逐利的全球流动资本而言,失去高收益支持的欧美资产吸引力将会逐渐降低。它们将在全球重新寻找价值洼地,此前被抛弃的新兴市场,将会重新吸引更多的目光。但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对于看好新兴市场的投资者,仍然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责任编辑:贺翀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