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设立近半年,商业银行持续加快落地相关业务。
近日,国有六大行披露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最新举措和落地进展情况,并表示将进一步做好对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服务和投放,助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事实上,除国有大行,兴业银行(601166)、浙商银行等股份行亦表示将加大增持回购再贷款业务的投放力度。经初步测算,近期各大商业银行授信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去年10月,央行正式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而后,商业银行闻风而动,积极启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作。
国有大行密集发声,将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推进力度
近期,六家国有大行正在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推进力度,全力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行动,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公开信息显示,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购买自己的股票,通常是为了减少流通股数量,提高每股收益,或者作为员工激励计划的一部分;增持股票是指投资者在原有持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某只股票的购买量,从而增加其对该股票的持股比例或持股数量的行为。
从投放有关数据看,各大行规模和进度各有不同。其中,工商银行方面称,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支持及储备上市公司回购、增持项目超400笔,涉及交易金额规模超千亿元,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板块,有力支持了央国企、民营企业强化市值管理、优化资本运营等各类需求,对接企业资金需求近500亿元。
农业银行表示,截至3月末,该行累计为“三农”、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等多领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服务,贷款签约金额超150亿元,已投放金额超85亿元。
截至3月末,中国银行(601988)已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合计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6亿元。
建设银行已服务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近70户,涵盖国企、央企、民企等多种所有制,覆盖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客户,授信金额近140亿元,该行近日与超过80家意向企业积极对接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
交通银行目前已给予约80家企业近25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授信,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
邮储银行通过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多家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开展回购增持操作,已签约5.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4.57亿元。
对于本轮增持回购,国有大行抓住机会,提出将加大增持回购再贷款业务的推广力度。比如,农业银行表示,该行将持续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推进力度,实现更大规模投放,以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建设银行称,下一步,该行将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融资需求,高质高效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坚决助力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邮储银行各分行近日通过多种形式走访对接企业,正在摸排上市公司业务需求,并开通业务绿色通道,为客户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此外,为快速推进政策落地,中国银行及时出台专属配套方案,设立单独贷款产品和统计科目,明确标准业务流程和贷后监控要求,确保业务合规有序开展。
授信总额超3000亿,多地国资发声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事实上,除了国有大行,另有多家股份行表态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比如,兴业银行表示,截至3月末,该行已与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作并完成公告,贷款上限规模超6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80%,科技企业占比超60%。
浙商银行目前已与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意向合作,储备拟回购增持金额超80亿元,授信资金规模超50亿元。
截至4月6日,招商银行(600036)回购增持贷款已立项288笔、融资金额1048亿元;至4月10日,光大银行(601818)累计投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12笔,合计金额8.64亿元。
另外,中信银行(601998)有关工作人员也表示,近日该行大连分行落地东北区域首单民营企业三年期股票增持贷款业务共4500万元。同时,中信银行协同中信证券(600030)从专项贷款和证券服务两端协同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贷款投放。经初步测算,各家商业银行授信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多地国资部门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召开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工作座谈会,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比如,4月9日,山东省国资委与山东证监局就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增持工作进行座谈。其透露,截至目前,山东省已有42家次发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公告,获批贷款金额64亿元。
4月7日,浙江省国资委联合央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证监局召开省属国有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工作座谈会,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大力支持省属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其中,农业银行(601288)浙江省分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作开展情况。
为银行创造新的贷款需求环境,利于银行增强上市公司业务粘性
2024年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同年10月18日,央行、金监局及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分别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提振市场信心。
上述《通知》明确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鼓励中央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以按政策规定,发放贷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和增持。
不过,按照《通知》规定,21家金融机构可以按规定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但需在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遇节假日顺延)前以正式文件向央行申请再贷款,并报送上一季度发放的相关贷款台账及相关材料,同时提供合格债券或经中央银行内部评级达标的信贷资产作为质押品,央行会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向21家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国联证券策略团队曾发文指出,于央行而言,回购增持再贷款是一项创新货币工具,可以有效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提振市场信心,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而言,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为银行创造了一个新的贷款需求环境,利于银行增强上市公司的业务粘性、拓展上市公司相关业务,但对银行的客户筛选准入及贷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对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而言,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为其提供了低成本资金,为其进行市值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团队进一步认为,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利率约为2.25%,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种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使其能够以更优惠的融资成本进行股票回购和增持操作,为其有效实施市值管理策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公司价值的合理体现。此外,这种资金支持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增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稳定和提升公司股价水平。
此外,在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看来,一方面,再贷款工具能够有效帮助上市公司降低融资成本,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稳定或提升股价,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改善资本市场的整体预期;另一方面,通过灵活调控资金的投放量和使用周期,央行可以有效提高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责任编辑:王晓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