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银行梳理针对银行卡盗刷报道,揭开盗刷链条及银行、商户和持卡人各自承担的责任,分析从根源上防治盗刷。[评论]
家住上海的吉先生持有的招行金葵花卡和U盾均未离身却被海外盗刷16万人民币。据称,这笔巨款不是在第一时间转走,而是通过“预授权”的形式在经侦支队立案后被“强行转走”的。[详细]
家住温州的郑女士近日“祸从天降”,其交通银行信用卡在三日内接连被盗刷,损失总额达23000余元。而最令郑女士及其家人疑惑的是,以前无论刷卡金额大小均有短信提醒,唯独这几笔巨额消费没有银行的提醒。[详细]
2012年高小姐发现所持的平安银行卡在英国被克隆盗刷,遂到英国警局报案,英国警局立刻立案调查,但遗憾的是,英国警方根据平安银行网站提供的海外联系方式进行联系,却未能联系到平安银行。[详细]
犯罪分子复制银行卡手段有三:一种使用便携式信息采集器,制作伪卡;一种在ATM机插卡口加装高仿真卡槽,装读卡器,将微型摄像头装在上方,拍摄密码输入;还有的就是网上购买客户信息。[详细]
银行卡复制生产链如何运作?和讯网银行频道为您梳理常见信用卡盗刷流程:
1.在取款机附近安装微型摄像机;
2.将采集器装在ATM机的插卡口处;
3.有人用银行卡在ATM机上交易,采集器会记录信息;
4.收集的信息将被传送到电脑,并通过特殊软件解读出来;
5.将银行卡信息通过银行卡复制器“写”入空白卡,制造出一张全新的银行卡盗取卡内现金。
在司法实践中,对银行卡盗刷案件,如果持卡人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本身无过错,盗刷是由于信息被盗卡片被克隆,银行本身又无法识别克隆卡,或者商家对差异签名未作鉴别,法院一般会判银行和商家全赔;
如果持卡人用卡不慎导致信息泄露,而银行、商家也存在明显过失,一般会根据过错程度判决三方分担损失;
如果持卡人无法证明银行和商户存在明显过错,而持卡人自身却过错明显的,则可能会判持卡人承担损失。
银行卡频遭盗刷、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部门的不作为。银行明知道磁条银行卡安全隐患大,却不去进行必要的技术升级、银行卡换代和ATM机等设备的更新,而且在持卡人实际发生损失时,还极力推诿、狡辩,其行为不但是不作为,从某种角度看实际已涉嫌构成商业欺诈。[详细]
防盗刷五大习惯:1.在柜员机取款时,先观察银行柜员机的插卡处、出钞口及柜员机顶部是否有可疑装置。 |
如果遇到异地盗刷的情况,应立即到附近柜员机或者银行取100元,或是到附近能刷卡的地方随便刷一笔,这样就可证实银行卡在持卡人自己手上。之后无论是报警、打官司都有了证据,银行也就无法推卸责任。[详细]
眼下各种版本的信用卡遭海外盗刷事件屡屡见诸媒体,有没有办法躲过“卡未离手而遭遇盗刷”的厄运呢?日前,坊间一种“调低外币账户至1美元/1欧元/1港币/1日元”的做法在持卡人群中颇为流行。[详细]
信用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近期发生了多起不法分子冒充支付宝等网站的工作人员以交易未成功需退款的名义,通过电话骗取卡片信息,再实施网络盗刷的事件,银行人士提醒喜欢网络购物的持卡人要多加防范。[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