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银保监会和央行频频出手,目标直指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些动作包括:“一二五”新政意向、“特麻辣粉”(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定向降准、盈利空间指导等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让投资者一时间看得云里雾里,甚至不乏中小投资者把最近银行股的大幅下跌归罪到这些政策上。这显然是对政策的误读。
TMLF+定向降准组合拳
此前笔者已经在本刊专门点评过“一二五”新政,现在,就来看看央行最近推出的TMLF和定向降准对中小微企业到底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看TMLF。2018年12月19日,央行发出通知,重点如下: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可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
从通知中可以看出几个重要的点:1.TMLF本身面向所有重要的大中型银行;2.TMLF考虑到续作可以持续3年;3.利率低于MLF15个基点;4.申请条件是根据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评估;5.没有明确的限额;6.没有明确的资金定向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做民营和小微贷款的银行,钱不是问题,央行敞开供应,管够而且便宜。但是,需要注意到,TMLF并没有要求定向投放给民企和小微企业。而且,虽然利率比MLF低15个基点,但是和存款的平均成本比还是偏贵的。所以,最终只有那些揽储能力不强的银行才会选择TMLF。
再来看一下2019年1月2日下发的定向降准扩围通知。这个是2017年定向降准的“增强版”,在原有的规定中低于500万的贷款被定义为小微贷款,而新增贷款中小微贷款占比超过1.5%的可以降准0.5%,超过10%的银行可以再增加降准1%。此次,增强主要是把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从低于500万扩展到低于1000万。这实际上有利于部分银行达标获得1%的降准额度,比如在去年四大国有银行中只有建行满足了10%的指标。此次扩围,四大行的另外3家也有望获得降准资格。根据现有的银行业规模看,此次定向降准扩围有望释放6000亿-7000亿的流动性。
银行盈利如何恢复? 先救民营企业
综合央行近期的两次出手,可以看出一些相似之处。首先,都是用增加市场资金供给的方式对在中小微信贷上做得好的银行予以奖励。这种奖励除了有利于降低合格银行的负债成本外,也使整个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从而达到压住银行间利率的目的。其次,两个政策都没有通过行政手段干预银行对这些新增资金的使用方法,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可以把新获得的资金按照审慎合理的方式投放给任意客户。
这相当于央行给那些“听话”的银行一些利益上的奖励,这些银行对于利益上的奖励可以有3种转移方式:1.转移给客户,由于银行拿到了低成本资金,对于风险相同的客户,银行可以降低贷款利率让利给中小微企业。这相当于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贵问题。2.转移给风险储备,考虑到民企和中小微贷款的风险权重较高,可以把这部分利益用于处置风险,提高银行的风险容忍度。这也相当于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3.转移给银行利润,这是监管层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才会有之前市场传言的对个别城商行、农商行进行窗口指导。监管指导就是为了让这些银行把央行奖励的利益用于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如果把“一二五”新政意向,央行的连续出手和银保监会的窗口指导连起来看,银保监会和央行在联手解决民企和中小微贷款问题。“一二五”新政意向作为长期的目标指导了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央行通过奖励机制一方面引导银行向民企、中小微信贷倾斜,另一方面注入流动性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提升银行的风险容忍程度,最终达到市场化践行民企信贷新政的目的。监管机构对少数银行的窗口指导主要是防止有些银行把经念歪了。
所以,投资者不必对银行的业绩有太多忧虑。正如笔者此前点评“一二五”新政意向时就说过,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救活了民营经济,中国的经济才能走活,银行的盈利才能恢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