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收入预计将达1850亿美元 中外资银行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务城市群”

2019-02-25 09:54:21 中国经营网  张漫游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要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服务大湾区建设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仅凭借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的力量或不足以推动大湾区的发展,更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有望受益于基建与产业升级催生的旺盛融资需求和金融创新贡献的增量空间。

  某外资银行管理层在接受《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纵观全球各地的知名湾区,不难发现,国际化的金融服务是大湾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根据权威研究机构的数据,我们预计珠三角与香港两地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业务城市群’,该地区的银行业收入到2025年将达1850亿美元。这无疑将为区内的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基建和产业升级,催生增量投融资需求

  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公布,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3年后,2019年2月18日,《规划纲要》正式出台。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分析认为:“今天颁布的《规划纲要》勾画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经济新引擎的发展愿景。其覆盖的广东、香港和澳门在科技、金融及旅游等行业的互补优势已为区内经济合作带来了强大动力。在纲要的政策指引下,区内城市能更有效地发挥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

  针对《规划纲要》的内容,华泰证券(601688)分析认为,大湾区加强互联互通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催生可观的增量投融资需求,为银行持续供应高品质资产,有利于银行积极健康扩张。

  《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港口、空港和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上加强互联互通,构建能源和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等。纲要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催生可观的增量基建融资需求。同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也被《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表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

  在基础建设和产业升级方面,一些银行机构已经着手布局。如中国建设银行已推出“CCB建融家园”APP粤港澳大湾区专版,将住房租赁综合服务拓展到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中国银行发挥知识产权增信增贷作用,优化科技型企业信贷审批流程,引入科技型专家评委机制,在区域内落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华泰证券认为,大湾区加大金融创新探索力度,尤其是在跨境业务上多措并举,银行受益于创新业务模式的增量贡献。

  《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

  “我行正在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红利,研究进一步联通两岸的金融产品。”面对广阔的市场,某银行个金部人士向记者透露道。

  早在2018年7月,中国银行便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设计了“支付通”“融资通”和“服务通”三大产品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助力。同时,中国银行制订了《中国银行粤港澳一体化发展方案》,成立了“中国银行粤港澳一体化联动发展委员会”,统筹中国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

  广发银行也表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加强对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创新跨境综合解决方案,解决粤港澳企业发展需求,并推出了“跨境瞬时通”系列品牌产品,解决企业跨境业务时效性难题, 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同时,《规划纲要》指出,要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华泰证券分析认为,更国际化、市场化的大湾区银行有望在银行业中发挥“鲇鱼效应”,促进银行业的开放与创新。

  跨境业务联动,资本互联互通

  除了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也在《规划纲要》颁布后摩拳擦掌。

  “在过去,粤港两地金融产业已经产生了一些互补共赢的协同效应,如CEPA政策(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红利,促进了珠三角与香港金融业的互联互通,使港资金融机构拓宽了在珠三角的市场。”恒生中国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恒生中国相关负责人看来,相关的跨境政策放开是成功开发大湾区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是资本的双向流动和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是降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例如在投资领域及持股上限方面。”

  某香港地区银行管理层告诉记者:“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长久以来我们始终与国际接轨,对不同国家的需求、金融规矩、法律和人才等各方面,这是香港和香港金融机构的优势。”

  某外资银行人士亦告诉记者,跨境综合业务能力及财富管理是外资银行真正的优势所在。

  据花旗中国行长兼首席执行官林钰华透露,为了配合大湾区规划,花旗已建立了一个工作协调小组,团队成员包括国内和香港不同业务部门的资深成员,期望利用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协同评估符合花旗优势和期待的大湾区市场机会,并从集团的角度制定相关发展战略。

  恒生中国相关负责人认为,该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跨境联动”。“恒生银行在香港有着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渠道和服务能力,恒生中国在内地广泛布局,包括各大城市以及经济区域,例如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包括深圳前海),这些因素成为恒生中国发展跨境业务的良好基础。在助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服务实体发展上,我们始终立足跨境业务优势,致力于不断提升策略性地区如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各自贸区的服务及跨境业务的联动。”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