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焦虑”的民营银行:设立停摆两年 创新拓展难

2019-03-02 15:10:18 中国经营报  杨井鑫

  四年前,民营资本对于设立民营银行呼声极高,频频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有意申请民营银行的牌照。

  然而,自2016年12月底原银监会批复了梅州客商银行的筹备资格后,两年来监管层未再发放新的民营银行牌照。据《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了解,在目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多数民营银行的经营情况并不如人意。高管更替、负债受困、发展方向摇摆等令民营银行在稳定性和竞争力上无法与传统银行相比,甚至一些民营银行股东的经营出现问题,对于民营银行的支持不及预期,使得民营银行很难在业务上实现突破。

  2月28日,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吹风会上表示,已批的17家民营银行在经营上的确分化比较明显,监管会吸取过往的教训和经验,在今后民营银行审批上更为谨慎。

  民营银行“两头大”

  2018年1月,宁夏青龙管业(002457)发布了取得民营银行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此后,上市公司鲜少发布关于设立民营银行的消息。监管自2016年12月底通过梅州客商银行的筹建之后,两年多来民营银行在新设机构方面也没有新消息。

  这两年来,市场对于设立民营银行的热情有所降温,引起市场更多关注的是其高管更替。2018年间,民营银行的高管频频换帅,华瑞银行、亿联银行、富民银行等7家民营银行先后出现董事长或行长级别的变动,甚至不少高管的任职期不满一年即“闪退”。

  2019年2月末,市场传言网商银行或面临董事长、行长的调整。针对此消息,记者向网商银行进行了求证,但该行表示不对市场传闻进行回应。

  目前民营银行的整体业绩指标仍不错。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17家民营银行实现净利润33亿元,利润规模持续扩大;资产利润率1.02%,明显高于股份行和城商行,盈利能力较强。

  但是,民营银行的经营分化严重。从2017年末公布的数据看,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两家银行的净利润超过28亿元,占到了17家民营银行净利润的一半以上。部分民营银行的经营仍在持续亏损,业务扩展上也是处处受到了制约。

  民营银行的分化在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两巨头之间也很明显。从经营指标上看,微众银行的扩张步伐远远领先于网商银行。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众银行的净利润14.48亿元,而网商银行的净利润却仅4.04亿元。资产质量上,网商银行的不良率为1.23%,微众银行不良率却仅0.64%。

  据了解,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分别隶属于腾讯系和阿里系,在互联网上已经具备庞大的客户群体。两家银行能够通过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进行甄别和挑选,所享受的资源是其他民营银行所无法比拟的。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业务载体是微信和电商,有比较真实的客户需求。银行在其中匹配相应的金融服务,就能快速实现流量上的过渡。”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称,互联网的流量掌握在科技公司巨头手中,这为上述两家民营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相比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来说,其他民营银行可能就不具如此优越的条件。“很多银行空白起家,处处都是困难。”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

  他认为,很多传统银行的高管跳槽到民营银行后发现,人才、资金、客户、网点、业务均需要重建,甚至一些银行的业务模式都在摇摆,很难让传统银行出身的高管施展所长。双方可能都存在不满,最终职业经理人只能退出。

  业务拓展重重受限

  按照监管的要求,民营银行要遵循“一行一店”原则,只能在总行所在的区域设置一个营业部,这让民营银行的物理网点十分稀有,基本没有获取线下存款的能力。在这项规定下,多数民营银行依赖于同业存单这类创新业务弥补短板,但是监管规定同业的负债不能超过银行总负债三分之一,这无形中限制了民营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

  同时,在“一行一店”的模式下,大多数民营银行选择了线上运作模式,但是实力单薄的民营银行没有雄厚基础,在经营范围的选择上通常是依赖于大股东的产业,围绕产业做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

  “民营银行很难走出股东产业的背景来发展,在风控能力上也较传统银行存在很多不足。监管要求民营银行要做传统银行‘补位’,定位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三农’服务等方面,这些领域的业务风险更高。”东北一家民营银行人士表示,股东实力强、支持力度大的民营银行发展上要快一些,但是前三年一般有一个投入期。

  他向记者透露,由于缺少线下的网点,民营银行常常业务模式对标传统银行的电子银行部进行,比如做互联网场景应用,直面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竞争。“民营银行在知名度和话语权上均处于劣势,业务落地只好寻找空白地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按照监管的思路,民营银行应该在经营上更活跃,更具有创新性,但是银行在业务实践上却感受到创新很难。银行的存、贷、支付等功能均较同质化,新技术的投入较大也不现实,银行更希望在业务模式上有所创新。

  据了解,民营银行曾推出过“智能存款”宝宝类产品,其高收益和灵活性得到了市场认可,也缓解了银行负债上的局限。然而,由于关注度过高造成了对市场的影响,监管层对该类产品进行了窗口指导,这亦说明业务上创新和监管合规尚存在一定的博弈。

  “更重要的是,民营银行的公众认知度很低,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些新兴的银行,缺少对其信任度,在业务开展上就推进的较缓慢。”上述民营银行人士表示,一些民营银行都有财富管理和投资业务,实际开展的情况却并不好。

(责任编辑:韩明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