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近日发布了《2019年第1号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其中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情况受到了重点关注。
据审计署报告,多数金融机构能够加强金融风险管控,但仍有7个地区的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存在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资本充足率低、掩盖不良资产等问题。
这7个地区及其金融机构对应的重点问题分别是:
- 河南:不良率高
截至 2018 年底,河南浚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42 家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 5%警戒线,其中超过 20% 的有12 家,个别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 40%。
- 吉林、山东、 湖南、 广西:拨备覆盖率低
截至 2018 年底,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辖的 9 家农村商业银行和 14 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山东省内 78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辖 16 家法人行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 10 家农合机构的拨备覆盖率均低于 120%至 150%的监管要求。
- 海南:资本充足率低
截至 2018 年底,海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14 家农合机构资本充足率未达到 10.5%最低监管要求,占海南省农合机构数量比例为 73.68%。
- 河北、河南、山东:掩盖不良资产
2016 年至 2018 年,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滕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23 家金融机构通过以贷收贷、不洁净转让不良资产、违反五级分类规定等方式掩盖不良资产,涉及金额 72.02 亿元。
以上,河南和山东被点了两次名。
具体请见下表:

对于一些地方地方的小银行出现高不良率,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锡军认为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业务发展的情况有关。他对媒体表示,如果地区经济发展不太理想,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的银行管理水平又不够,就容易产生高不良率现象。
与此同时,有些地方小型银行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如山东和吉林,不良率出现攀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