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受到了各方关注。银保监会帮扶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频频出台,商业银行则在信贷投向方面对普惠毫不吝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的融资压力。
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繁多,经营状况、发展阶段和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跟随银保监会走访了浙江、江苏、福建三省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聚集地,全面了解目前企业的融资生态。
盲目扩张和过度授信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压力增大,其根源在于经济上行周期时企业盲目扩张和银行过度授信。
记者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多数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追求规模效应和利润最大化,其做大做强意愿非常强烈。在经济环境比较好的时候,这类企业能够借助银行资金快速发展,但是往往也在经济不景气时受到更大冲击。
“作为一家小微企业是经不起折腾的。如果银行一会追着企业贷款,一会对企业抽贷,这对企业稳定经营影响很大。”浙江一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岳君认为。
同时,银行对企业过度授信的“后遗症”,时下已经逐渐突显出来。市场资金面宽松时,企业较容易在扩张中通过负债实现跨界经营,涉足房地产行业或者不熟悉的产业,这种行为的风险更大。
义乌梦娜袜业董事长宗谷音表示,他做了12年的袜子,以后也只做袜子。“我不会去做不熟悉的行业。”
宗谷音向记者透露:“不少小微民营企业的摊子铺得比较大,没有专注于一个领域,而是想着赚快钱,这种企业的风险肯定要更高。”
一家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在近两年倒闭的企业中,超过40%是存在跨界经营的,而房地产业务和投资业务占比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贷款的期限错配也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浙江织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李在闹表示,小微民企在产业升级时的投入比较大,需要银行贷款支持。但是,银行贷款通常是一年期或者两年期的,企业短时间内全部偿还压力很大。
“企业买设备贷款1000万元,即使一年利润300万元也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偿还银行本金。这就涉及到了贷款周转或者借新还旧,这也抬高了融资成本。”李在闹认为。
记者了解到,由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在贷款到期转贷过程中,不乏借助民间高利贷“过桥”的行为。一些企业因后续再贷款跟不上或者中间断档耗时较长,造成企业很大经营压力。
轻资产和少抵押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小微企业融资难中,一大批科创型企业在起步时较典型。这些企业由于缺少抵押品,往往较难在银行获得资金。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传统银行贷款模式较为依赖抵押品,这也是轻资产型科技公司的融资痛点。
对于常州朗奇威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栋而言,他对公司起步时的贷款难深有体会。“前期发展时接触过几家银行,但是都没有下文。后来,与南京银行(601009)的合作虽是无心插柳,却解燃眉之急。”
据了解,常州朗奇威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企业,直到2014年被收购后开始转型创新。四年时间,该企业获得了88项专利。销售额从2014年300万元到2017年过亿元。发展过程中,南京银行的一笔信用贷款对它意义重大。
“当时厂房是租的,设备也不能抵押。个人的房子抵押出来的资金也不足,四处找银行都没有结果。”吴栋表示,后来听说南京银行在搞创新创业大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参加,描述了一下企业的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创新比赛这才有了贷款的机会。
“当时南京银行推出了投贷联动,按照企业的销售额匹配了贷款额度,企业首次拿到了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吴栋告诉记者。
他表示,如今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也具有了一定实力。与南京银行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中,时下贷款授信规模已经达到了3000万元。回想企业几年前四处为找银行贷款奔波,吴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难”。
苏州银行董事长王兰凤认为,“科创型的企业依赖于抵押品贷款是做不了的,关键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分担风险两个问题。”
她表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不能仅仅依靠银行,需要政府多部门的支持,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方面,需要数据的开放和共享,让机构能够对企业进行更精准地画像。同时,要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共建良好社会信用体系。
银行“对症下药”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在解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已经有诸多尝试,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针对银行过度授信的问题,浙江金华银保监分局党委委员徐佶表示,监管部门在辖区建立了联合会商机制,并实行信贷的名单制管理。不仅能够防止过度投资和过度授信,还能避免银行对企业进行塌方式的抽贷。
徐佶透露:“企业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包括大型优质民企、帮扶类企业和淘汰类企业。大型优质民企主要是按照监管要求实行联合授信,对企业信贷的总量实现把控;帮扶类企业则是以联合会商机制为主,按照市场规律对企业进行支持,让企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淘汰类企业则主要是清算为主,防止逃废债行为。”
为了解决银行贷款期限和企业经营周期错配的问题,台州银保监分局党委书记曹光群表示,该辖区内正在匹配企业发展试点中长期的流动性贷款。通过年审制把控风险,能够有效地降低转贷成本。
“以前小微企业10万元贷款三天的续贷成本大约是300元,现在监管对企业续贷提倡零门槛、零周期、普惠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曹光群称。
除了在信贷资金方面帮扶小微企业之外,银行金融机构在帮扶小微和民企上还有不少创新。
“浙商银行解决小微融资难和融资贵是想办法降低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盘活这类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产来实现。”浙商银行常州分行行长张泽毅称,制造类企业在商业往来中常常仅使用票据结算,大量流动资产不能实现有效盘活。浙商银行创设企业资产池,将这些票据及其他流动资产入池生成融资额度,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流动性问题,且融资成本也比较低。据他透露,常州分行已为231家民营制造企业开通资产池业务,一年来仅票据的入池规模已达到32.4亿元,这种融资方式建立在不需要对企业进行授信的基础上。
在解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苏州银行两年来的创新做法是一个较好的示范。通过建立地方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信息的汇集,并直接将政府、银行、保险和企业对接起来。
王兰凤向记者介绍,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能够通过苏州地方企业征信系统对企业进行准确的信用评级,征信系统的数据已经对接了工商、税务、海关、电力等72个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同时,该平台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了规模10亿元的信用保证基金,为有成长性、轻资产企业单户500万元以内的贷款提供增信。
“如果出现信贷风险,信保基金承担65%的损失,银行和担保(保险)分别承担20%和15%的损失,实现了风险的分担。”王兰凤告诉记者,该平台运行三年多,其入驻的61家金融机构授信总额已经达到约5830亿元。
“解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不能搞大水漫灌,更重要的是根据企业的分类实行精准的支持。”曹光群认为,目前市场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普惠类贷款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