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资产管理行业格局正在加速调整和改变。
“未来理财子公司将面临三方面机遇,一是理财子公司的运营模式更加灵活;二是银行理财可投资的范围更加广泛,未来将迎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三是依托银行的品牌优势,理财子公司在渠道方面更加突出。”近日,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武俊接受《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专访时表示,“不过,作为新生的独立法人主体,理财子公司必须要解决好风险隔离问题并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在大资管时代,理财子公司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理财子公司如何实现风险隔离和市场化运作?去年以来,信用市场违约事件较多,银行理财资产配置如何应对?对于这些业内关注的问题,武俊有其独到见解。
理财子公司将服务母行战略
《中国经营报》: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陆续进场,理财子公司可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武俊:理财子公司作为“新生儿”,在大资管时代主要面临三方面机遇:一是理财子公司的运营模式更加灵活。理财子公司是独立运作的法人实体,其机制、决策链条跟之前的资管部门有很大不同,这有助于理财子公司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二是在大资管背景下,银行理财可投资的范围更加广泛,未来将迎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以前银行理财主要是面向个人投资者,机构客户投资银行理财受限较多。反观券商资管、基金公司的客户中,机构客户占了半壁江山。随着理财子公司的陆续成立,银行理财的客户结构也将更为丰富,机构客户占比会相应提升。
三是依托银行的品牌优势,理财子公司在渠道方面更加突出。理财子公司由银行作为控股股东发起设立,客户认可度较高。相比不少机构在资金募集端的困局,理财子公司可以充分发挥母行优势,缓解资金募集压力。
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理财子公司成立后要解决风险隔离问题。以前银行理财是预期收益型,当资产端出现问题时,依靠母行来化解;理财子公司成立后,要实现新老划断、打破隐性刚兑,意味着理财子公司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把控能力和资产组织能力,这是当下对理财子公司最大的挑战。
其次,在实际运作中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即银行理财子公司要树立公司化经营理念,并建立公司化应有的相应机制,提高市场化投资运作能力、独立的风险把控能力及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如果这些理念、机制、能力没有形成,仅仅是从资管部门“平移”到理财子公司,这样的子公司还是没有竞争力。
最后,理财子公司初期主要还是通过母行渠道销售现有的产品。从长远来看,理财子公司应规划面向未来的产品体系,同时拓宽渠道,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经营报》:理财子公司和银行资管部门在运营模式上有什么不同?
武俊:理财子公司不同于资管部门,两者是不同的法人主体。理财子公司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劣势在于理财子公司的相关能力,如控制风险的能力、组织资产的能力还有待完善和改进。
具体来看,理财子公司与资管部门最大的差别体现在资产端和销售端。从资产端来看,资产的组织和审批不同。以前,银行理财的资产特别是企业信用类的资产主要来自分支机构,由银行内部的贷审会审批。而成立理财子公司后,就要面对资产端如何与母行协同,如何独立组织资产,以及独立风险审批等问题。
从销售端来看,银行内设部门经营模式下,产品由行内渠道部门负责销售;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将独立负责产品的销售。如何使得产品销售和资产组织协同顺畅,给新成立的理财子公司带来较大挑战。
《中国经营报》:截至目前,已有3家城商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请问贵行理财子公司筹备情况如何?贵行对理财子公司有哪些战略定位?
武俊:今年1月18日我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议案之后,即已启动相关工作。目前申报材料已经基本准备好,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
对我行而言,理财子公司将围绕全行“精品银行”战略来经营发展。我行将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定位为“重中之重”,而财富管理是零售金融业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理财子公司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将成为我行特色。
具体来讲,理财子公司将被赋予以下三种角色:一是财富管理的主角。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的构建、产品的供给与产品档期的安排都将紧密围绕全行战略,并符合全行财富管理业务布局。
二是综合金融服务中非信贷工具的重要载体。在服务于全行综合金融服务布局的前提下,理财子公司将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功能,公募和私募业务并行。在权益类和债权类标准化产品之外,通过私募产品满足客户另类融资需求。
三是在扮演好以上角色的同时,打造理财子公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从优先程度来说,要提高理财子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资产组织能力,增强固收投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拓宽自身销售渠道。
打破“管理人信仰”
《中国经营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以来,客户接受度如何?
武俊:理财产品从试点净值化管理以来,最开始有波动,客户存在试探情绪。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的接受度逐渐提高。归根到底,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主要是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这方面,银行有着多年的资产运作管理实践,在选择资产、组合资产以及收益波动下的本金保护等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对银行而言,理财产品的净化值转型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把握收益的波动。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型转为净值波动,银行需要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使得投资者认可并接受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
第二步则是,一旦理财产品的本金发生问题,积极做好应对。尽管截至目前这一情况暂未出现,银行也理应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中国经营报》:银行理财在资产配置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武俊:银行理财在进行资产配置时,第一以客户为中心,把握客户真实需求,分析客户风险偏好分布情况。如果客户对高风险产品接受度较低,那么银行在选择资产时要适当控制高风险资产投向。
第二则是不要投资结构复杂的产品和不熟悉的领域。在实际业务中,有些资金方在投资项目时并未认真做好尽职调查,对项目的判断依赖于“管理人信仰”,这也是交叉性金融风险的根源所在。
用理财资金投资,银行要“亲力亲为”,了解项目的运作逻辑,判断资产端与产品端是否匹配。
在此基础上,银行发挥资产组合能力为客户创造合理的回报,对暂未储备相关专业人员、没有足够把握的项目,不能贸然涉足。
《中国经营报》:自去年以来,资本市场频繁发生的违约事件对银行在资产端的配置能力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请问贵行在资产配置时主要有哪些策略?
武俊:银行理财在配置资产时,要对市场敏感因子设定限额,并通过控制集中度以尽可能分散风险。一旦某项资产出现问题,对本金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当理财资金与表内信贷投向同一主体时,往往会合并管控额度。
我行投资信用债要经过三道程序把关,首先看是否在白名单中,然后资产管理部门投前决策小组进行评估,最后由公司贷审会审批。经过三层筛选,银行对项目的把控更加审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