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贷款企业与担保企业“双破产” 国开行起诉追债

2020-03-07 18:28:43 中国经营报  杨井鑫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身负巨额债务的洛娃集团破产重整已被法院“开绿灯”延期,但是有关该集团的诉讼却仍接连不断。

  3月3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份民事判决书,判定北京紫铜鸿发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铜矿业”)偿还国开行1.6亿元贷款,而洛娃集团是该笔债务的担保方之一。

  作为紫铜矿业的战略投资方,洛娃集团在2019年5月13日宣布的破产重整,而紫铜矿业也在2019年11月6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据《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了解,国开行对紫铜矿业的这笔贷款是一笔金额高达2.82亿元、期限长达10年的贷款,贷款原定2022年到期。但是,企业出现欠息违约,银行遂提前宣布贷款到期,并起诉对尚欠的1.6亿元贷款本息进行追债。此外,国开行在起诉确定企业债权的同时,还于2019年12月4日宣布将相关资产处置转让给长城资产,并进行了对外公示。

  企业“双破产”债难偿

  根据法院相关信息显示,国开行与紫铜矿业、洛阳百代矿业有限公司、洛娃集团等企业的借款合同纠纷于2019年4月1日立案。当时洛娃集团因短融债券一直未能如期兑付遭遇投资人陆续上门讨债,但紫铜矿业和洛娃集团两家公司均尚未破产。时至今日,两家企业先后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而涉及的相关官司也有了相应判决。

  2012年11月20日,国开行与紫铜矿业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为栾川铜矿采选工程项目融资。国开行向企业贷款人民币2.82亿元,约定贷款至2022年10月20日,期限长达10年,贷款利息为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同时约定了偿还贷款本金的安排。

  在风控措施上,该笔贷款采用了担保方式,由洛娃集团、洛阳百代矿业有限公司、栾川县金昌矿业有限公司和北京佳瑞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家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另外,洛阳百代矿业有限公司还将所持的《洛阳百代矿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栾川县都督尖铁矿采矿许可证》做抵押。

  在贷款合同签订后,国开行向紫铜矿业接连发放贷款共计2.82亿元,2012年放款1.1亿元;2013年1月至2月放款两笔合计1亿元;2013年7月30日放款3200万元为最后一笔。

  据了解,紫铜矿业随后按照约定陆续偿还本金1.3亿元,但是自2018年12月21日起开始欠息。国开行遂宣布了合同项下贷款全部提前到期,并于2019年3月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然而,就在该借款合同纠纷尚在审理阶段,作为担保方的洛娃集团债务出现问题,涉及债务规模超过90亿元,于2019年5月13日宣布进入破产重整阶段,而2019年11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也作出民事裁定,受理了紫铜矿业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

  实际上,在紫铜矿业破产重整前,国开行就已经有意转让该资产。2019年12月,国开行北京市分行和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联合公告通知债务人及担保方,双方于2019年9月17日签署了《资产转让合同》,中国长城(000066,股吧)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标的后享有标的债权。

  长期贷款“严把关”

  事实上,国开行给紫铜矿业的该笔贷款涉及的担保公司均为关联公司,而洛娃集团也在其中。

  据了解,栾川县金昌矿业有限公司、洛阳百代矿业有限公司均为紫铜矿业全资子公司,北京佳瑞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紫铜矿业控股股东,洛娃集团则是紫铜矿业的战略投资方。

  紫铜矿业与洛娃集团在人事上也有诸多交集。工商公开信息显示,洛娃集团的董事莫新学,也是紫铜矿业的监事。同时,其身份还兼任洛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洛阳百代矿业有限公司董事、栾川县金昌矿业有限公司董事、双娃实业有限公司监事等等。

  记者了解到,由于紫铜矿业和洛娃集团均被法院受理破产,同时贷款担保方也均是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和母公司,目前贷款偿债能力明显有限,风险已经暴露出来。

  “长期贷款的收益比短期贷款高,但是明显风险要大很多。”一家国有大行人士向记者指出,客户长期贷款的审核条件要比短期贷款更高,风控措施要更多,比如抵押资产要更充足,避免资产大幅缩水。

  早在2010年监管曾针对银行长期贷款进行过整改,并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中长期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在不少地方监管自查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仍采用到期一次性还本,合同中未写明贷款资金用途,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等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9年监管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制造业,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制造业的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投放,而控制风险则是贷款投放的关键一环。

  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称:“长期贷款大多投向行业和细分领域龙头。这些企业代表的是一个行业,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大一些。另外,长期贷款的金额会和短期贷款的金额相匹配,并对资金进行监管防止被长期挪用。”

  “银行长期贷款的金额和期限通常根据项目来定,但是在风险上的考量会更多。在经历周期时,企业发展好与不好很难预料,其信用风险也是不同的。”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国内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长,一旦贷款没有到期企业就生存困难,银行的损失在所难免。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