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5月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指数报告。对此,普益标准就5月指数的变化特点进行解读。
一、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持续下滑
图1:银行理财收益及价格指数走势
5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49点至86.06点,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7BP至3.59%。从不同类型产品收益变化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43点至88.8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56点至81.95点。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行主要受到当前整体宽松的资金面影响,同时过渡期内银行资产端的结构性调整仍在持续,也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产生影响。具体来看:
资金端方面,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使得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滑。5月央行分别于26日-29日开展了逆回购操作,总投放量为6700亿,且当月无逆回购到期;5月15日,央行投放了1000亿MLF,5月14日,有2000亿MLF回笼。整体看来,5月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5700亿元,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保持充裕,致使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下滑。
资产端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性调整仍在持续,推动银行理财收益继续下行。资管新规打破银行理财刚兑、加速向净值化转型,银行理财保本保息也将随之成为过去式;在监管持续引导银行理财投资标准化资产的大环境下,非标资产投资受到约束,银行存量理财产品逐步到期后,新发产品难以维持较高收益,与此同时,银行理财通过期限错配来拉升理财产品收益的做法被禁止,理财产品收益下滑在所难免。
综合来看,考虑到目前为推动经济复苏,央行大概率将维持目前较宽松货币政策,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总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资金面宽松状态不改,预计短期内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
图2: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走势
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下降。2020年5月,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3.94点至79.21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49%,环比下滑3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18BP。其中,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8%,环比下滑32BP,较基期下滑63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53%,环比上升15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26%,环比下滑8BP,较基期上升25BP。
5月份债券市场快速调整,国债收益率降幅明显,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并采用持有至到期的投资策略的固收类产品业绩较上月略有下降;股票市场方面,市场行情波澜不惊,整体走势相对平稳,权益市场收益有所上扬,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有所上升;而在流动性持续宽松背景下,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呈现小幅下滑。
二、银行理财发行指数连续下滑,短期或维持震荡
图3:银行理财发行量及发行指数走势
5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9.55点至77.79点,整体发行量环比下滑1073款至8740款。本月,虽然国内疫情进一步好转,但是受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小幅下滑。
资管新规冲击叠加疫情影响,后续理财产品发行量预计维持震荡。从发行指数走势可以发现,受“资管新规”打破资管产品刚性兑付、要求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等要求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出现大幅下行。进入2019年,理财产品发行量跌幅趋缓,整体呈现小幅下行走势。进入2020年,在疫情冲击影响下,银行理财发行量短期内出现下降,且本月受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发行量进一步下滑。短期来看,资管新规的影响仍在延续,叠加疫情的冲击,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会维持震荡。
净值型产品申购占比呈现上升。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5月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2.55个百分点至59.06%;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1.61个百分点至22.52%;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94个百分点至18.42%。
整体来看,目前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呈现逐步下行走势,发行占比已不足六成;净值产品申购量仍相对较低,但产品申购量占比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受疫情冲击,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或成为可能,但是监管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整改的要求不会改变,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预计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程的进一步加深,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将逐步压降,而与此同时,过渡期后期银行理财发行指数或将出现下行。
三、银行净值化转型加速推进
图4: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及净值化转型指数走势
5月,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9067款,环比上升703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4.33点,环比上升0.67点,较去年同期上升8.78点。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936款,环比上升159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682款,环比上升328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449款,环比上升216款。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环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全国性银行与区域性银行相比在客户基础、人员配置、系统支持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理财净值化转型程度较快。
目前,资管新规出台已超过两年,且相关监管细则逐步落地,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逐渐加速。截至2019年末,银行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已由新规前的15%大幅提高到了目前的43%,产品结构已发生了重要变化。2020年,受突发的疫情影响,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程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增速有所放缓,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也纳入了监管层的考虑范畴,但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仍会稳步推进。目前疫情影响逐步消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也将逐步恢复此前增速。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体系搭建的不断完善以及投资者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也将推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转型指数不断增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