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检验小微金融:金融科技新法行则将至

2020-07-14 18:39:37 和讯名家 

  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的观点:当前世界面临两种大流行病,一种是医学疾病,另一种是金融疾病。一种疾病可以喂养另一种。

——馨金融

疫情以来,无论是在媒体还是公共政策方面,「小微金融」一直是点击率最高的词之一。

作为一个已经困扰全球各国近百年的金融难题,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而在此次疫情之中,国内一些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在面临突然涌现的海量小额、低成本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时,表现出了极强的解决能力。

联合数百家银行发起服务的网商银行、为金融机构提供信用科技支持的微众信科,还有以浙江泰隆银行为代表的以传统模式驱动的地方性银行们,都在发挥自身的优势解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在度过了「至暗时刻」之后,我们也有必要对于眼下的小微金融行业做阶段性的总结。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微众信科首席执行官耿心伟。作为一名银行业「老兵」,他此前拥有25年的银行业从业经验,目前转战信用科技领域,对于小微金融以及金融科技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有着丰富经验。

在今天的文章中,他详细分析了小微金融行业眼下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疫情之中,他所感受到的金融科技之于整个行业的作用和意义。

enjoy~

耿心伟/文

1931年,英国政治家麦克米伦第一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关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理论——麦克米伦缺口,即金融机构不愿意按照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对其提供资金供给,致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和融资缺口。

到如今,这一困扰了全球金融业务近百年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出一个完美的答案。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以来放在一起说,其实应分论。如果把融资难看成融资利率无限大的话,那么融资难其实也是融资贵;此外,里面包含相对和绝对的问题,相对是无法改变的,要改变的是绝对。

于此,我们着重探讨融资贵的核心问题。

大疫之年,民生之年,当我们再次谈起中小企业融资贵时,就会发现,就中国而言,在过去十多年里,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持牌机构,或非银机构们从未停止过向这个世界级难题发起“冲击”,试图找到一条商业化、可持续、数字化的小微金融之路。

复盘这一历程就会发现,这十几年的探索并不完全顺利,但是随着金融科技行业的逐渐成熟,商业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监管的积极引导,破局已近在眼前。

1

“老问题”深剖,道阻且长

来自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截至3月12日,48.3%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亏本经营,同期78%的小微企业存在融资缺口。另据有关银行调研,80%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缺口。

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个体工商户全国登记数量是8000多万户,纳入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名录的个体工商户是6523万户,而有贷款的个体工商户是1394万户,覆盖率是21.4%。

中小微企业融资贵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一)双向选择的结果

中小微企业融资贵向来是双向选择、收益覆盖风险的结果。

首先,据银保监会5月中旬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1万亿元,环比去年四季度增加了1986亿元,不良贷款率也上涨了5个基点至1.91%。当前银行业防范风险、降低不良的压力仍然较大。

其次,各家银行因主要客户所属行业、客户结构等不同,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也不一样。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是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迫使银行业机构强化抵质押要求,提高交易成本或惜贷。

最后,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本缺乏、资产规模小、持续经营能力弱等问题,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风险溢价相对更高,导致其融资的难度和偏高成本。

(二)不可一概而论

事实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受季节性、临时性因素影响,申请贷款存在短、少、频、急的特点。

根据中小企业所属行业、资金需求特点、贷款获得渠道、交易范围、上下游核心企业范围等特点划分,针对性的融资产品也有纯信用的有抵押的;有短期的有中长期的;有固定期限的有随借随还的……

4月,国家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要求在已实施“银税互动”支持政策框架下,针对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努力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国内某互联网银行银税互动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提款500亿,提款比例25%;微众信科作为此类金融机构背后的信用科技服务商,帮助其实现“线上化、批量化、自动化”的效能;根据在微众信科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免费申请各合作银行线上融资产品的中小微企业授信支用情况,一般授信期1年,企业实际用款在3个月以内。

因此,若以年化利率10%作为融资成本考虑,实际用款期限不到1/4,实际企业承担用款利率计2.5%,单纯以年化利率作为融资成本来衡量,既可比又不可比,让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不可一概而论。

(三)银行服务中小的“毒瘤”

疫情面前,实体和金融体系势必要同舟共济。

说到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银行上报给监管部门的平均利率水平不高,但综合成本却不低,客观反映出围绕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种费用也成为其不堪之负。

关于小微企业收费,最早在在2011年2月银监发94号文中就提到,除银团贷款外,商业银行不得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

于利率合规问题,人民银行多年来虽三令五申,但违规行为却仍禁而不止,额外负担和变相抬高利率无疑已成为银行服务中小的毒瘤——额外的担保,反存保证金开银票,用不合理的分期变相抬高利率,借供应链金融之名提高贷款的实际价格,强制搭售其他服务或产品……

随着形势的变化和金融机构反监管手段的提高,额外负担和变相抬高利率的手段越来越多,加强对其的查处和防范是金融监管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2

万金千策向小微

从原银监会官网上,能查询到的监管部门关于小微企业贷款指导性意见可追溯到2005年7月份,距今已有15年了。面对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等部委和各级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小微企业融资促进政策,努力实现2020年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的总体目标。

(一)政策效应凸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最短篇幅。

春节过后,疫情期间,特别是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之际,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强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恢复生产回归正常。而其中支持帮助小微企业的政策却贯穿小微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足见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

“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79万亿元,同比增速27.34%,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94%,在2019年基础上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截至5月28日,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4806亿元,共支持复工复产企业和春耕备耕农户58万户。截至4月30日,金融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了延期。

足见,政策的支持效应显著。

(二)发挥头雁作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并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实际执行下来接近50%的水平,主要是因为国有大型银行在普惠金融中发挥着“头雁”作用。

大行机构网点多、遍布全国各地,资金成本较低。因此,再提大型商业银行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中的增速要求,有利于发挥大行的比较优势,在支持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诚然,从增长要求看,6大行需净增13029亿元,挑战不可谓不大。

(三)创新手段——4000亿,无偿用一年;让利1.5万亿!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联合发文《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

自2020年6月1日起,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按照一定比例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其目的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支持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市场关注如何“直达”——谜底揭晓,这无疑是一个创新,政策简洁明快,传导准确高效。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市场为之一振。

一方面,让银行让利就是要让银行降低存贷款利差,这样会对银行的利润水平形成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在疫情下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急需挺过难关,如果资金成本居高不下,显然不利于“六保”的实现。

在此种情况下,在行业分化加速的大趋势下,既是一道倒逼银行做的改革必选题,也是无论中长期经济转型还是短期经济抗疫的新形势下,新金融的必由之路。

3

金融科技新法,行则将至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3月20日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长文《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他谈到疫情结束后,这场持续不断的疫情可能使得许多短期的紧急措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这恰恰和金融科技行业的一句名言深深呼应:“大数据往往不会告诉你原因,但是会告诉你结果”。

金融科技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难题上,实实在在发挥着“锚”的作用,由落子布局到精耕细作,由支撑发展走向主动赋能,最终指向形成合理、自发、长效的运转机制。

(一)金融科技让金融回归本源

金融业应实体经济之需而生,随实体经济发展而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是共生共荣关系。

特殊时期的金融回归本源是以战“疫”姿态提供更为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一季度疫情蔓延以来,“无接触银行”成为刚需,国内银行业的数字化、线上化需求激增。

而过去几个月的实践证明,在这场银行业的关键“战役”里,金融科技to B服务商们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毕马威在此前发布的《未来银行白皮书:DT时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新起点》中指出,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客户需求变化、业务模式变革、创新改革深度不足以及成本压力等四大挑战。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来的金融是科技金融。

(二)金融科技赋能风险管控

近来,“新基建”以“大国重器”之势成为中国经济热点。长期以来,信息不对称是横亘在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一条鸿沟,疫情推进数字化时代加速到来,数字化、智能化自疫情以来频频成为金融热词。

金融领域客户越是下沉,征信数据就越缺乏,个人违约成本较低,也进一步加剧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一面是短期内的业务扩张压力,一面是长期的风险曲线上扬,所有金融风控面临着最艰难的抉择。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变银行用户的行为,也帮助银行孕育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来不断拓宽业务的边界。

微众信科在大数据征信和智能风控领域的实践和研究证明,信用与科技相结合,打破信息孤岛,整合风控数据,可以助力金融机构转型升级,使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解决银行数据获取难、客户数据维度不全、准确度不高的难题,助力小微融资通过率提高50%以上,逾期率降低30%以上。

(三)金融科技让贷款获得性提升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关键点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在叹息缺乏有效信贷需求的同时,又望洋兴叹于庞大的小微信贷市场。

这是因为传统的银行融资方式和技术,既无法满足面广量大、需求急迫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亦无法有效控制利率成本与信贷风险。

事实上,信贷市场半径取决于风险控制半径,风险控制半径又取决于信息数据半径。解决普惠金融的需求,只能从金融科技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金融场景构建,使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可视与可控、透明与可靠。从而使风险控制从单客户、单品种、局部化、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向业务关联、上下游联动、跨账户交易的大数据风控方式转变。通过数据模型准确判断客户状况,有效实现信贷决策和风险定价。

(四)金融科技助力实现“线上化、批量化、自动化”

金融科技正在向业务的全流程渗透,成为提升效率、优化服务的稳定支撑。中国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借助信息科技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实行风险控制,加强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

可以看到,疫情加速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程,金融科技不仅协助银行识别企业因疫情造成的紧张,使中小微企业稳定获得信贷支持,帮助复工复产;也协助银行实现不断贷不抽贷,通过专项续贷等方式支持小微实体,极大助力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向数字化转型迈进。

(五)真正的“无还本续贷”

近日,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20〕120号)要求商业银行要将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

“无还本续贷”有效满足了民营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切实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企业不需要再寻求“过桥”和拆借,不仅可以避免因期限不匹配引发的短贷长用、借新还旧等风险,还规避了高额的“倒贷”成本。

能够让每一次提款都作为一个新的授信期的开始,使实际的周期延长;实现按日计息,随借随还让效率提升和覆盖银行备用资金的成本;此外,确保续贷质量,避免道德风险或操作风险,是科技的力量让金融“输血”不断流。

4

结语

按照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的观点:当前世界面临两种大流行病,一种是医学疾病,另一种是金融疾病。一种疾病可以喂养另一种(One can feed the other)。

科技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新月异,金融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如果还以“金融科技本质是金融”来为自己的科技弱项做挡箭牌,最坏的景象也许超出想象。

回到中小企业融资的话题,至少我们看到了,在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金融科技之于银行业及非银金融机构的价值不断凸显,中小银行依然有突围和逆袭的机会,而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平台之间的合作还有着无限可能。

未来可期。

注:微众信科的王丹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馨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慜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