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加码“退空转” 点名资金违规入市

2020-07-14 23:58:47 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已向系统内各级派出机构和银行保险机构印发《关于近年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监管检查发现主要问题的通报》,通报了近年来对相关机构监管检查中发现的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领域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规范整改的工作要求。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以突出问题通报,为银行保险机构行为“划出红线”,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不得再拉长融资链条、提高融资成本,不得再利用通道等方式搞资金空转、脱实向虚,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提高金融支持“六稳”“六保”质效。

前述银保监会负责人称,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管新规”、“理财新规”执行不到位,过渡期业务整改不到位,新业务违背禁止刚性兑付要求等;业务风险隔离不审慎,理财资金违规承接表内不良资产,理财产品间通过非公允交易调节收益等;同业业务专营及授信管理不到位,同业交易对手选择不审慎,同业投资多层嵌套,隐匿业务风险等;非标投资业务管控不力,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违规投向房地产领域、“两高一剩”限制性领域等;发行的金融产品超出内控水平和管理能力、尽职管理不到位等。

违规进入股市和鼓励正常进入是两码事

此前,央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曾多次喊话,让银行理财资金作为长期投资者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为何此时又转而强调“严禁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严禁违规进入股市和鼓励正常进入股市是两码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资管新规发布后,监管鼓励的是理财子公司发展权益类产品,作为机构投资人进入资本市场,由投资人承担产品净值波动风险。但如果影子银行去做,在投资端的的产品并不能表现为实质投资的股权资产,而被包装为“固收+”这样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或者表现为提供较高收益的结构性产品等,实际资金流入股市中获取高收益。

一位银行资管人士对记者表示,一般来说“固收+”产品可以投资权益资产,但不能超过20%。

曾刚表示,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是,风险传导机制与正常进入股市完全不同,因为影子银行配资违规进入股市之后,最终的风险是由机构来承担的,这违背了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原则。除了将股市波动的风险传导给机构之外,还助长了市场的泡沫。

“发行公募基金进入股市是正常的,银行发行股权类理财产品也是正常的,这两种情况都不构成违规。但是,披着固收类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外衣,资产端对接股权类,却没有明确告知投资人,这就属于影子银行风险错配的违规行为了。这与监管鼓励理财资金进入股市,是两个概念。”曾刚表示。

至于具体违规进入股市的方式,由于本次监管通报并没有进一步阐释,市场人士认为,可能包括信托等委外方式,也可能是同业投资。

一位大行资管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反对的是债项资金进入股市。在《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通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突出问题答记者问》中,银保监会指出,“非标投资业务管控不力,资金违规流入股市”,“非标一般是类信贷,通过信托贷款等投资股票,那就相当于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这样是违规的。对于银行等机构来说,非标类的信贷应该对贷后资金用途负有监控的职责。”

执行“资管新规”,有股份行想申请延期到2024年

关于“资管新规”、“理财新规”执行不到位,过渡期业务整改不到位的问题,一位资管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少银行都面临压力,还有的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总是幻想监管能进一步让步和延期。”

据介绍,监管部门提出了“老产品在2020年压降一半规模以及确保2021年底之前清盘”的要求,但有股份制银行表示,该行理财业务历史遗留问题较为严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仍有近300亿元的逾期资产,预计本金损失较为严重。另外,还有近100亿的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到期日在2021年底之后。

因此,该行曾向监管申请,如果老产品压降速度过快,可能引发老产品的流动性风险、无法足额兑付本息风险,申请监管允许该行在2024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

此前监管的一份通报也显示,该行存量理财业务规模1300亿元,但符合资管新规的新型理财业务仅2亿元,对于不符合资管新规的存量理财业务,该行要通过自然到期或转回表内等方式逐步压降、不得新增,特别是严禁新增保本理财与同业理财产品规模,对于存量违规业务要严肃问责。

7 月 10 日,在人民银行举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资管新规延期的问题,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指出:“无论是延1年、2年还是3年,对金融机构来说,关键是必须要转型,再回到过去大搞表外业务、以钱炒钱、制造金融乱象是不可能的。”

周学东认为,关于资管新规延期,因为今年受到疫情冲击,应该延期。但也有机构、学者建议不能延期太长,可能延一年是比较合适的。

也有机构对记者表示,少数股份制银行虽然已经成立了理财子公司,但子公司产品规模依旧很小,而产品发行主要对接老资产池。这是因为理财子公司要求清洁起步,很多非标类高收益资产银行难以割舍,因此导致子公司承接理财业务进展缓慢。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指出,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以来,资管产品实现了平稳有序转型,总规模稳中有降,整体风险持续收敛,实体经济融资没有受到存量业务整改的影响。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资金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的现象得到遏制,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持续压缩。另一方面是净值型产品占比稳步上升,资管资金通过增加金融债、企业债投资的方式,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央行数据显示,同业交叉持有的占比持续下降。5月末资管产品的同业资金来源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的49.8%,比年初下降了 1.2个百分点。非标准化的债权规模在持续减少。5月末资管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规模同比下降7.6%,比年初多下降1.2个百分点。资管产品的风险整体上在进一步收敛。

另外,5月末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配置到实体经济的余额是39.3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2万亿元,占全部资产的43.6%,比年初提高了0.6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新增的投向实体经济的底层资产主要是企业债券和股票这类标准化资产。

(作者:周炎炎,李玉敏 编辑:马春园)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