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的发展至关重要。5月31日,来自中国政府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相关主体“减负”。《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
为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早在2020年,银保监会、央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就曾联合发布通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此后,为缓解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央行又出台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并在2022年1月1日起对上述两项直达工具进行接续转换,对地方法人银行实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予以一定激励。
银保监会2021年12月发布的《中国银行(601988)业保险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与经验》披露,2020年,银行业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6.6万亿元,涉及贷款户数239万户。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央行创设了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以此推动金融机构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未来,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适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适度调整信贷制度与流程,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需求,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减费让利、纾困解难力度。
在光大银行(601818)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此次国务院再次为相关主体“减负”是特殊时期,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货车司机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群体加大金融保障力度,相关贷款应延尽延,帮助其渡过暂时难关;由于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这些实体经济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发展信心、稳定就业、稳定供应链、畅通物流运输、畅通内循环,也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潜在不良贷款率。
除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贷款业务努力做到“应延尽延”之外,《通知》也要求中央汽车企业所属金融子企业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2022年6月30日前发放的商用货车消费贷款给予6个月延期还本付息支持。
个人贷款方面,《通知》要求,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受疫情影响隔离观察或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对延期贷款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为了做好疫情之下金融支持的各项要求,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已有多家银行采取行动,在零售层面针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因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人员等4类人群制定了包括调整还款计划、贷款展期等一系列延期方案,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方面,推出减免费率、推出专项贷款产品等一系列纾困举措。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分析称,银行应继续提升线上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同时做好个人及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方面对一些受影响较大的企业予以一定的贷款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员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另一方面,针对部分疫情期间还款逾期群体,可综合个人情况以及逾期程度对征信进行适度调整,避免这些人群因征信问题而导致后续贷款等行为受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