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周文凯:消金公司异地分支机构的法定身份亟需明确

2022-06-16 19:08:19 新金融城 微信号 

“对于发展线下模式的消金机构而言,设立分支机构是拓展业务的重要途径,异地分支机构的法定身份亟需明确。建议设定门槛,分步骤开展授权许可。”6月11日,在新金融联盟举办的“消费金融行业当下破局与长效机制”内部研讨会上,南京银行(601009)副行长、新金融联盟学术理事周文凯在主题发言中表示。

周文凯认为,有些机构对属地依赖较大,而很多持牌机构除了属地业务,还有分支机构业务。但是,这些分支机构没有法定身份,这既会衍生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也有合规隐患,标杆机构和差异化模式的打造,呼唤与其相适应的组织体系。

会上,邮储银行消费信贷部总经理李静姝,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宇,度小满首席财务官朱白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也做了主题演讲。

在点评环节,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主任刘宏宇分析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形势,给出了四点具体建议;华夏银行(600015)原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也发表了精彩观点。110余家银行、消金公司和科技平台的200余位代表在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新金融联盟秘书长吴雨珊主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

以下为周文凯发言全文,已经本人审核。

当前消金行业的格局分析

与政策建议

文| 周文凯

大家好,我将从一个地方法人银行角度,特别从一个持牌消金公司角度,通过“市场趋势观察、行业格局分析、良好机构要素、监管政策的建议”四个方面做一个汇报。

第一个方面是市场趋势观察。

消金市场经历了十几年发展,已走过五个阶段,现在正在进入一个稳定成熟期。

2007年~2019年是萌芽期,市场参与者主要是银行。南京银行也是那时候开始做消金业务,主要是与法国巴黎银行合作。2010年~2013年是市场起步期,大量新兴机构介入,国家也有政策上的扶持。2014年~2017年进入高速发展期,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市场蓬勃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乱象。2018年~2021年,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出台,行业进入规范成长期。规范之后会带来稳定发展,所以,从现在开始,一个良好的消金业务发展生态圈正在稳步形成,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疫情确实对当前业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数据显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在短期都出现了收缩。但总体上,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因为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居民消费和信贷需求增长趋势也没有明确的变化,疫情影响只是阶段性的。

为什么消金市场会在多重因素驱动下走向新一轮增长?主要基于四点判断。

1. 政策层面有利好。近期,从国务院到各个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很多政策导向,特别是“要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的要求,这是以往不多见的。以往更多讲消费升级,这次明确提到消费金融产品层面的问题。监管政策配套,对市场规范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2. 需求层面在稳步增长。中产人口稳步上升,包括消费升级的需求稳步上升,特别是消费人群的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90后已经逐渐成长为消费主力,他们对消费金融产品的接受度与上一代不可同日而语。

3. 从业态层面看,经过竞争之后,各个参与方逐渐归位,各做各的事,各吃各的菜,这样的业态下能够产生精细化、专业化的市场分工以及金融服务。

4. 从技术层面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的建设,让我们有能力去服务大众和长尾客户。而且这种服务不是粗放式的,而是可以区分细分客群,进行精准服务。同时数字化能力的建设,为独特技术的打造和风控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

基于这些判断,我们对未来市场依旧非常乐观,尽管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

第二个方面是行业格局分析。

消费金融机构从无序发展转向有序竞争,持牌机构成为主导力量。

行业格局的变化从时间轴来看——自2007年开始,银行一家独大;2010年专业机构初出茅庐,形成市场萌芽;2014年,互联网机构率先掀起风浪,带动整个市场蓬勃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乱象;2018年非持牌机构清理出局,市场进入规范。未来专业的、持牌的机构将大有作为,因为市场巨大。

这样判断的一个基础是,消费金融需求远未被充分满足。我们做了一个分析,2021年,消金公司只占9%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占比43%,持牌小贷公司占比5%,互联网平台占比43%。随着消费金融的监管收紧,非持牌机构大量出清,各类主体逐步厘清各自的角色定位,持牌机构将大有可为,逐步成长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消金公司市场份额将得到明显扩展。

各类机构定位、策略不一,将探索错位发展路径。

参与消费金融市场的主体包含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他们借助存量客户主攻优质客群,金额会比较大,贷款定价相对较低;第二类是持牌消金机构,更多聚焦中端客户;第三类是合规的互联网平台,更多聚焦大众长尾客户。

怎么来理解主体的分类?举个例子,南京银行三类业务都有,有传统消费贷款,有互金业务,也有互联网业务。传统业务户均贷款约为15~16万元,定价较低,为5~6%;中端客户户均贷款8~9万元,定价为百分之十几;互联网业务户均贷款4~5千元,定价相对更高一点,约百分之二十左右。机构定位错开之后,在各自领域里将飞速发展。

对于持牌消金公司而言,有三类发展路线和两类业务模式。

第一类脱胎于商业银行,凭借资金资源、先发优势和金融从业的风控运营积累,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和特色化业务模式。

第二类与互联网平台有天生的渊源,很多从平台演化而来,以与平台合作开展助贷业务为主要发展途径,自主获客模式和自主技术能力尚需确立 。

第三类消金公司定位科技发展路线,聚焦开放平台和对外技术服务,延伸消费金融业务边界,形成第二业务形态。

典型的两种业务模式,一个是线上模式,一个是线下模式。现在更重要的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技术和业务模式打造到更高的效率与水准。

第三个方面是良好机构要素。

良好机构要素指的是良好的消金持牌公司具有怎样的优势,核心要素主要包含差异化定位、自主技术能力、数字化驱动和敏捷型组织。

差异化定位决定了持牌机构有没有特色,聚焦什么人群,做什么样的服务。

自主风控能力决定有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很多以前不成功的例子,高举高打,高定价覆盖高风险,没有商业模式。只有打造一套整合营销、风控、运营和服务的全方位自主技术能力,才能构筑特色化竞争优势

数字化驱动决定了效率,对运营效率、营销效率、风险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的追求都决定了必须由数字化驱动。

最重要的是敏捷型组织,决定了可持续性。面对市场,不可能将所有方面都预先设计好,市场变化太快,不确定因素太多,只有通过敏捷组织的打造,不断发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敏捷迭代,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南京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2007年起步初创,2010年快速扩张,2014年价值提升,2017年转型升级,线上线下并重与融合。2022年是我们的幻化蝶变,目前正在监管指导下,加快推进收购苏宁消金股权相关工作。

南京银行消金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中端市场定位,坚持自主技术的打造,全面构建客户全生命周期营销、风险、服务“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运用,打造形成了消费金融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四方面是监管政策的建议。

第一,打造行业标杆,引导行业发展。消费金融行业参与主体众多,业务形态多样。通过积极鼓励和扶持模式清晰、技术领先的机构发展,有助于参与机构进一步明确业务发展方向,寻找比较优势,从而加速建立一个相对成熟规范的消费金融市场。

第二,发放授权许可,明确分支身份。面向C端的业务,有些机构对属地依赖较大,而很多持牌机构除了属地业务,还有分支机构,但这些分支机构没有法定身份,这既会衍生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也有合规隐患。

标杆机构和差异化模式的打造需要搭建与其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对于发展线下模式的机构来说,设立分支机构是拓展业务的重要途径,消费金融公司异地分支机构的法定身份亟需明确,我建议设定门槛,分步骤开展授权许可。

第三,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健康发展。监管出台了诸多法规,对保障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针对持牌消金公司的业务管理制度还有所缺失,比如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资金融通、税收政策等。我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发挥行业力量建立一些研究小组,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做相关研究。

第四,基于合规前提,推进数据应用。我们呼吁进一步开放合规的数据应用,以便更好地推进金融科技落地和数字化能力建设。

谢谢大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