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众舆情周报】媒体暗访银行开卡服务,紫金银行遭曝光;舆情关注:“红码事件”首要问题是关注储户个人信息保护

2022-06-16 17:55:07 搜众财经 微信号 

监测周期2022年6月6日一6月12日

【热点事件】

1、被南京银行(601009)收购后,苏宁消金拟更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

2、国联证券推出7200万元员工持股计划,用于增持公司H股

3、因贷款业务违规,江苏银行(600919)北京两支行总计被罚80万元

4、神秘访客走访多家银行网点,紫金农商行不办手机银行就不给开卡

5、一个月搞到几千万 85后银行副行长借高息之名“谋夺”客户储蓄金

【声誉风险提示】

本报告期,江苏14家上市金融机构舆情稳定。

搜众财经舆情研究关注到本报告期消极报道涉及机构数再度创阶段新高,部分金融机构的声誉风险仍处于较高水平。媒体消极报道除了来自常见的监管罚单外,本期财媒开始重点关注上市金融机构的涉诉情况,并结合年报数据等进行消极面报道。

一、江苏上市金融机构一周舆情概况

据搜众财经舆情研究统计,本报告期江苏14家上市金融机构的重要舆情报道有140篇。从新闻情感角度划分,140篇舆情报道中积极报道86篇、消极报道14篇、中性报道40篇。

统计过去一周,14家江苏上市金融机构的舆情报道数量及分类情况(见下表):

二、江苏上市金融机构舆情分析

报告期内,江苏14家上市金融机构的重要舆情报道有140篇。

据搜众财经舆情研究统计,本报告期新增积极报道86篇,积极报道量较多的是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紫金银行(601860),分别是37篇、20篇和15篇。江苏银行的积极报道主要来自该行联手美团推出“新市民”专属信用卡及北京分行的集中性常规宣传。江苏银行对推出美团联名卡采取一个主题多家媒体同步宣传方式,和讯网等发布《江苏银行联手美团推出专属信用卡,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而江苏银行北京分行密集推出10余篇常规性的积极报道,涉及北京分行、北京上地支行、北京宣武门支行等多家分支机构。不过,江苏银行北京分行在一个报告期推出如此之多的积极报道背后存在一定隐情,本报告期江苏银行的消极报道系该行北京两支行遭监管处罚。

搜众财经舆情研究对上周新增40篇中性报道分析发现,本报告期媒体焦点集中在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金的最新进展,由财经自媒体率先关注到苏宁消金即将更名从而引发众多自媒体跟进,代表性稿件有“消费金融频道”发布《独家:苏宁消金即将更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深水财经社”发布《苏宁消金拟更名“南银法巴”,目标今年稳定明年大发展》等。不过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金事件有关更名的最新进展也引发部分财经自媒体偏消极面的解读,代表性的稿件有“钛媒体”发布《苏宁消费金融大败退,南京银行“趁火打劫”》。

本报告期另一热点中性报道的主角来自近期在资本市场频频动作的国联证券。继上个报告期“中信系葛小波任董事长”成为资本市场重磅事件后,本报告期国联证券股东大会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媒体重点关注相关券商为留住人才实施股权激励。

本报告期新增14篇消极报道,涉及华泰证券(601688)、南京银行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002966)、江阴银行(002807)、紫金银行、无锡银行(600908)和东吴证券(601555)共八家上市金融机构。华泰证券的消极报道延续上个报告期证监会对该券商有关场外期权的罚单,金融时报、华尔街见闻等财经媒体继续进行深度报道,发布《三家券商因场外期权业务违规领罚单 衍生品业务发展环境继续完善》、《“赚翻了”的场外期权业务引发监管关注 三大龙头券商被出具警示函》等偏消极面报道。

南京银行的消极报道除了媒体关注收购苏宁消金事件外,其他来自媒体(含自媒体)对该行监管罚单结合相关刑事判决书披露信息进行的深度挖掘。搜众财经舆情研究关注到,华尔街见闻发布《一个月搞到几千万 85后银行副行长借高息之名“谋夺”客户储蓄金》一文与多年前新浪财经发布《原南京银行支行副行长挪用公款2660万 被判五年半》报道内容大体相同,其素材均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本报告期,江苏银行的消极报道来自监管罚单,新浪财经“金融一线”发布《贷款业务违规 江苏银行北京两支行总计被罚80万元》。

搜众财经舆情研究关注到,今年三月份江苏省消保委对银行开卡服务曾进行走访调查,并对存在捆绑搭售、故意误导等问题的多家银行进行公开点名。近期,有媒体又对南京地区的部分银行网点进行暗访,紫金银行因强制要求开通手机银行遭媒体曝光,相关报道有江苏财经广播、荔枝网发布《办张银行卡有多麻烦?紫金农商行不办手机银行就不给开卡、广州银行全程推销理财》。

苏州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三家上市银行的消极报道均来自同一家媒体,乐居财经基于企查查数据及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相关银行的涉诉情况、经营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发布偏消极面报道。东吴证券的消极报道来自财经自媒体“面包财经”对东吴基金的深度挖掘。

三、江苏上市金融机构重要舆情事件

报告期内,江苏上市金融机构重要舆情报道的86篇积极报道中《张家港农商银行:多措并举纾困“小微” 持续发力稳市场主体》《江苏银行联手美团推出专属信用卡,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等系媒体对上市银行助企纾困举措及新推信用卡业务的积极报道。

40篇中性报道中《国联证券推出7200万元员工持股计划,用于增持公司H股股份》《独家:苏宁消金即将更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等系媒体对券商员工持股计划及银行收购消金最新进展的重点关注。

14篇消极报道中《一个月搞到几千万 85后银行副行长借高息之名“谋夺”客户储蓄金》《办张银行卡有多麻烦?紫金农商行不办手机银行就不给开卡、广州银行全程推销理财》系媒体对基层银行高管违法案件和银行开卡业务存在问题的深度挖掘。

1、重点积极报道

张家港农商银行:多措并举纾困“小微” 持续发力稳市场主体(金融界)今年以来,张家港农商银行积极贯彻政府及监管部门助企纾困政策要求,出台《张家港农商银行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八项措施》,聚力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积极寻找有效信贷需要,加大主动营销对接,通过投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开展贷款展期和续贷、给予利率优惠等举措,缓解各类市场主体资金压力,多措并举稳住中小微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持续发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江苏银行联手美团推出专属信用卡,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和讯网)日前,围绕职场新白领、应届毕业生等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江苏银行联合美团推出首张专属信用卡——江苏银行美团 BETTER 联名信用卡。江苏银行充分发挥其金融科技力量,借助美团在客群基础和场景覆盖上的优势,对信用卡业务进行探索与创新。该行为职场新白领、应届毕业生等新市民群体制定信用卡专属授信政策,在基础额度上增设现金分期额度,并配套分期优惠福利,在缓解该类群体资金压力的同时有效降低其融资成本。江苏银行还立足持卡人的消费偏好,为其提供美食、电影、旅行等多场景的消费立减优惠,满足职场新白领、应届毕业生等新市民群体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2、重点中性报道

国联证券推出7200万元员工持股计划,用于增持公司H股股份(界面新闻)6月10日晚,国联证券(601456.SH、1456.HK)正式推出2022年度员工持股计划,总额为7200万元,将用来增持公司H股股票。本期员工持股计划合计不超过7200万元,每份额为1元,单个员工最低认购门槛为1万份,超过最低认购份数后以1000的整数倍份额增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主要用来购买公司H股股票,计划实施后,预计持有的公司股票总数量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独家:苏宁消金即将更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消费金融频道)被南京银行收购的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即将更换新名称,新名称将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并非市场上所传的南银消费金融。根据获悉的相关消息显示,此名称已经向监管职能部门提交,预计本月内获得批复,此前控股大股东南京银行曾主张提交第一版名称因“名称地域”问题被驳回,此次重新提交应已对相关异议进行释疑通过。消费金融公司名称中的“南银”指代表大股东南京银行,另外的“法巴”则代表第二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

3、重点消极报道

一个月搞到几千万 85后银行副行长借高息之名“谋夺”客户储蓄金(华尔街见闻)此事的核心人物名叫倪照,1985年出生,案发时任江宁科学园支行副行长。相关法律文书显示,2016年11月,倪照与南京新航都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某、江苏乾义汇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经理张某共谋,谋划利用倪照的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办张银行卡有多麻烦?紫金农商行不办手机银行就不给开卡、广州银行全程推销理财(江苏财经广播)在紫金农商行南京城西支行,银行工作人员首先询问了记者的办卡用途和相关个人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开卡,除了提供身份证,还要提供其他的辅助证明材料。这个网点的开卡服务,同样是在自助机器上完成的,开卡过程中,关于防电信诈骗、反洗钱的相关提示,工作人员都作了重要提醒。而开卡步骤进行到是否需要开通手机银行时,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在这里开卡,必须开通手机银行,否则没办法办理!

四、政策解析与舆情建议

搜众财经舆情研究本期重点关注这两天网络热议的“河南储户被赋红码事件”(以下简称“红码事件”)。

由于该事件相关储户涉及之前备受关注的“河南部分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以下简称“取款难事件”),本次“红码事件”算是“取款难事件”的延续和升级。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红码事件”:因河南部分村镇银行“取款难”涉及多省几十万名储户,部分储户为维护自身权利前往郑州,但在异地或旅行途中这些储户被莫名奇妙赋于“红码”,从而引发关注!

储户对取款难的维权原本和疫情无直接关系,但就是在举国上下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维权储户被赋红码,让本已艰难的维权之路雪上加霜。如今“红码事件”事关几十万名储户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起公共事件,储户需要知道其中原因,大众需要了解事件真相。

我们认为,这次“红码事件”有几点值得高度关注。首先,如果从保护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角度,“红码事件”最需要深究的是几十万储户的个人信息是如何关联上健康码的?健康码涉及公民敏感个人信息,“红码事件”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定存在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其次,“取款难事件”本身就是一起重大舆情事件,早已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已表示,事件发生以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银保监局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风险处置工作。而现在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这种给储户赋红码进行风险处置的始作俑者值得深挖,更需要进行追责。最后,无论是“红码事件”还是“取款难事件”都是对公信力的一次考验。可以讲,“取款难事件”严重影响到银行业的声誉,而“红码事件”严重破坏健康码公信力,同时影响地方公信力。

【报告背景】2021年是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化元年。银行保险业与证券业声誉风险管理办法或指引审议稿相继出台。2月18日,银保监会正式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10月中证协制定并发布《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在此背景下,搜众财经研究院舆情研究中心重磅推出《江苏上市金融机构舆情监测报告》,该报告聚焦江苏14家上市金融机构全维度舆情信息,实时监测上市金融机构的舆情动态,对上市金融机构分类舆情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最新热点舆情进行追踪和解读形成专业舆情报告,同时不定期举办声誉风险管理及舆情相关主题沙龙,全方位服务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

【监测对象】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601128)、紫金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002839)、江阴银行、苏农银行(603323)、华泰证券、南京证券(601990)、国联证券、东吴证券、江苏租赁

【编制单位】搜众财经研究院舆情研究中心

搜众财经舆情监测数据主要基于互联网舆情管家与信息披露收集平台,搜众财经研究院舆情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上市金融机构提供专业舆情监测、舆情研判、舆情报告和声誉风险管理培训,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上市金融机构舆情管理提供专业服务。


众财汇致力于分享财经资讯,汇聚行业精英智慧,推送文章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删除。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搜众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