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在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多年来,秦皇岛银行在市委、市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关心支持与指导帮助下,在时代浪潮中奋进、在转型创新中蜕变,主动担当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改变有目共睹。
今年6月,恰逢秦皇岛银行成立24周年。记者专访了秦皇岛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权,听他讲述秦皇岛银行如何履职担当、创新举措、积极作为,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服务“六稳”“六保”贡献力量,展现秦皇岛金融排头兵的大担当。
记者:近年来,秦皇岛银行保持快速稳健发展势头,经营数据亮眼,请您介绍一下秦皇岛银行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张文权:今年6月,正好是秦皇岛银行成立24周年。这24年来,我行在市委、市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关心支持与指导帮助下,的确是在转型创新中发生巨大蜕变。特别是2017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我行主要业绩指标连创新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攀升,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的均衡、稳健、高质量发展。到今年5月,我行资产、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为1402亿元、1181亿元、629亿元,分别较2017年初增加895亿元、757亿元和460亿元,是2017年的2至3倍以上,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城商行前列,存贷款市场占比持续保持全市首位;近5年累计纳税11.17亿元,位居全市纳税企业前列。我行目前已成为秦皇岛地区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实现银行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并将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持续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坚持“居危思危”的风险理念和“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明确“深耕本土、拓展域外”的发展思路,又于2021年全面铺开新三年战略规划,朝着“价值领先、特色鲜明,具有卓越区域影响力的精品银行”的发展愿景迈进。
其次是深化改革创新。在组织架构、薪酬体系、财务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践行“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2019年至2021年期间累计投入5亿元科技研发资金,金融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处于河北省城商行前列。组建创新管理委员会,设立创新奖励专项基金,成立金融联合实验室,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作为全省唯一一家金融机构荣获“市政府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第三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秦皇岛银行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倾力支持旅发大会、园博会等重点建设项目,近5年先后为省市级重大建设项目授信近500亿元;率先在全省金融机构开展“走遍民企”系列活动,走访企业超万户,发放贷款超800亿元。践行金融为民,围绕“产品、考核、渠道”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
第四是履行社会责任。厚植“勤金融、亲服务”文化,持续打造全年无休、每天提前半小时营业的“最勤”银行;优化厅堂服务流程,推进适老化改造,为特殊人群搭建绿色通道。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千余场,帮助消费者有效识别和预防金融风险;在全省打造“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秦皇岛样板;“百合花”公益服务近5年累计投入款物超千万,用实际行动塑造“有责任、有担当、有文化、有底蕴、有温度”的“五有”银行形象。
记者:疫情给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营带来严峻挑战,贵行在稳经济、促发展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张文权:自疫情发生以来,我行围绕“六稳”“六保”工作,打出助企纾困的组合拳,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尽全力维护企业稳定,与实体经济共渡难关。
2020年,在上级信贷政策尚未明确的背景下,我行提前采取行动,在全市金融机构中率先出台支持疫情防控的“十项金融服务举措”,以“免、减、缓、投”为主线,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渡过难关;今年以来,我行迅速成立以我为组长的“贯彻落实稳定全市经济运行政策措施”专项领导小组,针对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民生产业、物流行业等领域,制定了15条金融服务举措。
我行计划2022年全年累计信贷投放不低于3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其中普惠贷款累计投放30亿元以上。持续聚焦稳经济大盘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六大产业集群以及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专精特新、文旅产业、乡村振兴、交通运输等领域客户都是资金投放的重中之重。
此外,继续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暂时性停工停产期间应急性资金需求、复工复产提供信贷支持。持续丰富“兴农”系列产品,推动“政银+三农”协同联动,用实际行动助力“三农”。
在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压力的同时,我行也根据“能免则免、应降尽降”的原则,加大降费力度,持续推进惠企利民,全年减费让利3000万元以上。同时,我行建立“快理、快审、快报、快批、快办”的“五快绿色通道”,最大程度提升贷款办理效率。完善线上业务渠道,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专门研发一系列快速抵押类、简便信用类和供应链金融类的贷款产品;针对抵押物不足的特点,创新打造“知识产权贷”“物资信用贷”等一系列贷款产品;聚焦“三农”金融需求,推出“温室大棚贷”、探索“农业保险贷”等创新产品。
记者:从数字化转型进程看,大型银行在技术、数据、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您认为,中小银行如何才能跟上数字化转型步伐?
张文权:关键在于如何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确定转型方向和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数字化转型。
我行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起步于2018年,全行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新一轮发展规划主线,在培育数字化文化、改革组织体系、导入敏捷开发元素、强化执行力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初步建立了数字转型的基础。
首先从组织层面对传统管理体系进行了适应性改革,包括成立数字化转型领导组织机构,将敏捷开发要素引入IT及业务部门,通过项目建设引领业务发展。同时,从企业文化建设视角着力培育全行员工数字化思维,包括各种形式的数字化转型宣贯以及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双向人员交流。此外,强调执行力,从人财物、流程、制度、产品各个层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进行具体工作分解、抓落实讲成效。
我行有序推进前中后台系统智能化应用,一是践行对公数字化新理念。简化信贷申报流程,制定标准化客户准入模板;建设信贷审批效能分析系统,监测信贷审批各个环节用时进度,有针对性提升审批效率;通过“对公雷达”APP建设,实现数据多维分析与用户精准画像。二是塑造零售转型新变革。推动数字化网点建设,持续优化改造智能机具近百项功能;基于“财富E站通”搭建“全量客户数字化服务系统”,实现集客户关系管理、资产配置、投资咨询、产品销售、一区双录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验;通过柜面、STM、PAD、数字银行等渠道建立多维度产品销售体系,将所有线下在售产品线上化、主流产品移动化;个贷业务实现申请、签约、提款、还款的全流程线上化操作。三是构建风险管理新防线,加快打造基于数据驱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记者:秦皇岛银行在绿色金融建设和可持续金融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
张文权: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写入全行《2021一2023年发展战略规划》,按年度制定《秦皇岛银行授信政策指引》明确优先支持的“绿色信贷领域”。
其次是主动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支持“京能热电开发区热电联产”“昌黎荒佃庄光伏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北戴河新区生态湿地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市新能源公交车”等一批绿色减排、助力产业升级的项目加速落地。截至今年5月,我行绿色信贷较年初增长7.58亿元,增幅43%,余额已达到2017年初的10倍。
第三是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渠道。我行推出应收账款质押PPP贷款,为绿色金融企业开辟“直通车服务”,对绿色信贷领域贷款适当下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手续,全力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记者:作为一位资深业者,您对城商行发展有何寄语?
张文权:当前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城商行经营压力与挑战加大,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经济金融改革方针政策和监管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依托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铺就“破局之道”。
党建引领是核心,同时还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更加深刻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和金融发展的规律,以提升服务质效为目标,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还要坚持服务实体本源,将自身深化改革进程融入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准确把握数字化变革、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绿色信贷等时代机遇,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成长,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做大做强品牌价值。
(供稿 秦皇岛银行行政(党委)办公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