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银行8月10日消息,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货币政策新信号。报告明确,下一阶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在信贷结构演变和趋势方面,报告显示,展望未来,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应该看到,随着城镇化进程边际趋缓和房地产长周期趋势演变,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而普惠小微、高技术制造业等贷款体量仍相对较小,加上直接融资呈上升趋势,信贷增速在新旧动能换档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这是适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反映,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基本匹配。
中长期看,我国信贷增长将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绿色投资、“两新一重”等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加上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对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支持质量和适配性将稳步提升。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我国绿色转型投资需求超 100 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新基建投资额预计超 10 万亿元,未来一段时间二者年均投资合计可能达 5 万亿元。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稳、结构优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抓紧有利时间窗口“立”,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报告摘要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202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0.4%,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降准0.25个百分点,上缴央行结存利润9000亿元,并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调增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推动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投放。
二是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提供的激励资金比例由1%提高到2%,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出台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民航应急贷款,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三是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引导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MLF利率、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适度下行,发挥LPR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四是把握好内外平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
五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风险,促进金融风险持续收敛。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0.8%,较上年末分别上升2.4个和0.5个百分点。金融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8%和29.7%。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较去年同期下降0.42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但总的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保持较强韧性,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倾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多种不确定因素变化,深入研判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状况,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稳定好市场预期,平衡好内、外部均衡。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持续缓解银行信贷供给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三大约束,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落实好新增的 8000 亿元信贷额度和新设的3000 亿元金融工具,有力支持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更好落地生效,更好发挥其稳企业保就业的重要作用。并行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煤炭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落地生效,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向相应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正向激励作用。
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继续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落实落细。抓好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继续推动金融机构落实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 23 条措施以及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指导金融机构加快落实《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持续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指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依法合规用好 3000 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新增的 8000亿元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及时投放,引导商业银行、社会资金等跟进提供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好稳投资积极作用。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继续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风险防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指导金融机构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维护外汇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五是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实现业务分类管理分账核算,强化资本约束,加强风险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压实机构主体责任,更好发挥其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债券市场法制建设,夯实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法制基础。健全高效联通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加快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发展,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形成更加连续有效的二级市场价格。加大债券市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创新支持,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债券市场监管工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继续贯彻“零容忍”理念,加大对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及时防范和化解债券市场风险。坚定不移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六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按时满足附加监管要求,加快推动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建立健全总损失吸收能力,切实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稳妥推进具备设立情形的非金融企业依法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不断健全相关监管制度体系,推动金融控股公司稳健规范可持续发展。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以制定金融稳定法和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并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长效机制,推动处置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提高风险识别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进一步深化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发挥风险差别费率的激励约束作用,提高早期纠正的权威性。持续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风险处置合力,确保处置措施有效执行和落地。健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追责问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附:2022年上半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7000亿元,利率为2.85%。
1月17日,人民银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其中,隔夜利率从3.05%下调至2.95%、7天利率从3.2%下调至3.1%、1个月利率从3.55%下调至3.45%。
1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
1月21日,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续签规模为2500亿元人民币/550万亿印尼卢比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月24日,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21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9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一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1月29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号),进一步支持和规范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
2月8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银发〔2022〕30号),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2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11日,人民银行印发《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2〕第1号),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制度,促进金融市场功能深化和健康发展。
2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3000亿元,利率为2.85%。
2月16日,人民银行与阿尔巴尼亚银行续签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330亿阿尔巴尼亚列克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月21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
2月21日,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50%和2.70%。
2月28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二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3月8日,人民银行发布新闻稿,2022年将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000亿元,利率为2.85%。
3月16日,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3月21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
3月22日,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期限为6个月,中标利率为2.60%。
3月下旬,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
3月29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三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3月30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银发〔2022〕74号),指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重要农产品(000061)、农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
4月15日,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22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4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1500亿元,利率为2.85%。
4月18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银发〔2022〕92号),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推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
4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
4月2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同时,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4月28日,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工信部印发《关于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的通知》(银发〔2022〕104号),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促进科技创新。
4月29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四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4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22〕100号),明确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核心要素和发行管理规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有序组织发行工作提供依据。
4月30日,人民银行联合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的通知》(银发〔2022〕107号),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
5月6日,人民银行联合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通知》(银发〔2022〕108号),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5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5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由9%下调至8%。
5月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22〕115号),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
5月16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1000亿元,利率为2.85%。
5月16日,人民银行联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设立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120号),引导金融机构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公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和货车司机等主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5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
5月23日,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9%和2.80%。
5月24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银发〔2022〕117号),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5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联合公告〔2022〕第4号(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统筹进一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5月30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五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6月6日,人民银行与土耳其共和国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350亿元人民币/850亿土耳其里拉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6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000亿元,利率为2.85%。
6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
6月20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银发〔2022〕139号),支持银行和支付机构更好服务外贸新业态发展。
6月21日,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期限为6个月,中标利率为2.30%。
6月24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例会。
6月29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六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6月29日,人民银行联合有关部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