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失衡新发放贷款利率大幅下行 央行“破立并举、慢破快立”稳信贷

2022-08-12 01:48: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宽信用的实现过程会相对缓慢,信贷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预计企业贷款利率仍有自发性下行空间。

今年以来,央行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8月10日,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6%,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2%,同比下降0.80个百分点。

而对比3月来看,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人民币贷款利率整体较3月进一步下降,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央行表示。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宽信用的实现过程会相对缓慢,信贷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预计企业贷款利率仍有自发性下行空间。

贷款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按揭利率降幅更大

在王一峰看来,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创有统计以来新低,这反映出一方面贷款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客户议价能力提升,融资需求会逐步从高定价银行向低定价银行迁徙,稳定贷款投放政策与市场竞争压力共同挤压贷款定价下行;另一方面,虚增冲量增多,贷款久期缩短,导致加权平均利率下行。

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的信贷增长并不稳定,波动幅度较大:其中1月、3月、5月好于市场预期,但2月、4月低于市场预期,信贷增长缺乏稳定性。而且票据多次出现“0”利率现象,显示出机构利用票据冲量的行为。

“6月企业贷款利率较3月下降0.2个百分点,预计主要由新发放企业贷款定价下行带动,6月中长期企业贷款占比较3月保持稳定,可以判断新发放企业贷款的定价有较大程度下移。”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认为:一方面,5月5年期LPR有15bp的下行,直接带动中长期企业贷款定价下移;另一方面从供需角度,二季度各地疫情有不同程度散发,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维持在低位、4-5月银行新增贷款仍是较大比例的投向票据,供给相对充裕、需求相对较弱的背景下,预计银行新发放的对公贷款利率仍是保持低位略降的趋势。

戴志锋同时指出,6月总发放贷款利率环比下降0.24个百分点,降幅高于企业贷款利率,亦有按揭利率较3月大幅下降的影响。按揭利率较3月下降了0.87个百分点,6月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4.62%,已经是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降幅高于5年期LPR的降幅,一定程度反映出在实体经济偏弱、同时烂尾楼事件发酵影响情绪下,居民贷款需求有一定走弱。

“近年来监管政策对于居民住房需求的支持政策明显不足,未来可以进一步引导按揭利率下行,支持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王一峰称。

与此同时,央行推出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红利,已由相关商业银行通过FTP形式全额转移给各利润单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水平。

对于贷款利率的下降,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解释称,一方面是央行发挥LPR改革效能,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0.1个、0.2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通畅,企业贷款利率为有统计以来新低;另一方面,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化,以及有效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继续推动降低贷款利率。

“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

二季度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信贷需求转弱,贷款增长一度有所放缓。央行连续召开主要金融机构、央行全系统、政策性银行“一把手”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支持金融机构在审慎经营前提下,按市场化原则加大贷款投放。

数据显示,5月下旬以来,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市场预期改善,信贷需求边际好转,5月、6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均明显多增。

“在监管要求银行‘应投尽投’稳定信贷,力争实现同比多增背景下,优质央企获得的贷款利率水平更低,部分期限存贷款利差出现倒挂,进而引发资金‘跑冒滴漏’,通过票据贴现和超低息贷款资金购买理财、结构性存款进行空转套利。”王一峰指出。

央行也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其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发布《关于加强协议存款自律管理的倡议》,规范协议存款等存款产品的利率定价行为,大力督促违规存款有序压降,有效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专栏文章《近年来信贷结构的演变和趋势》中表示,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而普惠小微、高技术制造业等贷款体量仍相对较小。信贷增速在新旧动能换挡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这是适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反映,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将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

“抓紧有利时间窗口‘立’,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央行表示。

(作者:李愿 编辑:曾芳)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