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六大行”中报:上半年平均日赚37亿元

2022-08-31 19:26:21 NEW财金 微信号 

上市银行半年报正在火热披露中。截至目前,国有六大商业银行上半年业绩均已揭晓。作为上市银行的“领头雁”,六大行上半年实现经营风控“双稳”,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优于同期的中期答卷。

据统计,上半年,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731.71亿元,同比增长6.03%,平均日赚37.19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以1715.06亿元利润规模继续稳居头把交椅,是“最赚钱”的国有银行,邮储银行利润增长速度最快,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4.88%。

01

上半年信贷投放规模创历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银行业普遍面临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上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挥银行业“头雁”作用,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稳经济大盘,多家大行新增信贷投放规模突破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明显。

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在制造业、科创、普惠、民营、绿色、涉农等领域的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其中,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增加6281亿元,增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及信用贷款余额均首次突破1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近3.5万亿元;普惠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加12.3万户,余额较年初增长27.4%,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农业银行中报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3万亿元,新增1.6万亿元,增速9.6%。其中,人民币个人贷款新增3666亿元,增速5.2%,增量、增速均领先同业。人民币对公贷款增量超过1万亿元,余额突破10万亿元,增速11.6%。具体信贷投向来看,聚焦新发展格局,新增贷款主要投向重大项目、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尤其是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农业银行聚焦“三农”县域重点领域,县域和涉农贷款投放再创新高。县域贷款余额突破6.9万亿元,新增7176亿元,增量、余额占比均创十年来新高。涉农贷款余额5.3万亿元,新增5571亿元,增速11.8%。

中国银行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截至6月末,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比年初新增8987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该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增速15.64%,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新增3494亿元,增速67%。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060.6亿元,增速12.54%;累计新投放金额1.56万亿元,占全部对公累计新投放金额的42.4%。

02

六大行房地产业不良率均走高

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更加重要。总体来看,上半年,几大头部银行资产质量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增强,多数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拨备覆盖率小幅上行。

截至报告期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1%、1.41%、1.34%、1.40%、1.46%、0.83%。除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小幅上行0.01个百分点外,其他几大头部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行。

在六大行中,交通银行不良率最高,为1.46%。该行首席风险官林骅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下半年零售信贷业务资产质量可能还会有所波动,但风险总体还是可控。我们也将密切关注零售信贷业务资产质量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的策略”。

房地产风险是当前最受关注的一大问题。受当前房地产行业处于风险释放阶段的影响,六大行房地产业不良率均出现走高。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房地产业不良率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68个百分点、0.58个百分点、1.13个百分点、0.65个百分点、0.99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坦言,“房地产行业的存量对公贷款资产质量确实受到一定压力。不过,截至目前,风险暴露已比较充分,而且总体而言农业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余额在同业中不是很大,风险是可控的”。农业银行透露,该行前瞻性全面开展“保交楼”情况排查,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有1112个,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12.3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23%。已及时采取措施,多方协同推进风险化解和住房消费者权益保障。

工商银行方面介绍,截至6月末,停工项目涉及工商银行的按揭不良贷款余额为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

交通银行方面表示,经排查,交通银行涉及“断供”楼盘开发商的贷款余额规模较小,整体风险可控。后续交行将持续开展滚动排查,强化按揭贷款项目的风险监测,在当地政府总体安排框架下,遵循监管的指导意见,配合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03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现分化

为了应对净息差收窄趋势,发力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成为银行的普遍选择。众所周知,眼下的银行业越来越重视轻资本、轻资产的发展路线。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的轻资本、轻资产业务,可以提高银行的资本收益率水平。中间业务因具有资本占用少、风险小、客户黏性高、收益稳定性较强等特点,已成为银行优化收入结构、增强经营能力的有效途径。

邮储银行深入推进“中收跨越”战略,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达到178.80亿元,同比增长56.44%,增速在国有大行中最快。其中理财业务带来约54亿元收入,大幅增长155.23%。

中国银行上半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31.45亿元,同比减少36.68亿元,下降7.84%。对此,该行表示,主要是受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股票买卖佣金收入、基金代销收入下降。

交通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同比下降1.25%,其中理财业务收入减少了8.49亿元。该行半年报指出,主要是落实资管新规要求,持续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转型后的净值型产品费率较之前有所下降。

上半年,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6.15亿元至688.23亿元,降幅为0.89%。与上述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有所不同的是,建设银行的中收业务收入减少主要归因于银行卡手续费同比下降18.49%。

国有大行管理层以“山路崎岖”“爬坡过坎”来形容上半年银行经营面临的形势。尽管如此,国有大行依然以极强的韧性克服疫情反复与经济下行挑战,实现了稳健的发展业绩。展望下半年,预计银行业绩将平稳增长,这将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奠定基础,从而更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

本文版权属于《NEW财金》微信公众号(gh_8a11848263a3),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合作或转载请致电18516883019或邮箱newcaijin@163.com。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NEW财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