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助小微、促联通 银行业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022-09-01 01:50:36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年来,大湾区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加码布局湾区业务,积极强化湾区内重点领域和项目的金融支持,更深层次服务城市更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战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时间回溯到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磅出炉,从全局高度为粤港澳大湾区描绘了一幅充满前景的发展蓝图。与此同时,湾区金融业迎来新的发展篇章。

如今,经过三年多的快速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日益显现,大湾区经济总量实现高速增长,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强劲动能。数据显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2.6万亿元,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近35%,占GDP比重超10%。

在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大湾区金融业开放扩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进程提速、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及跨境金融产品需求增加的趋势,使湾区银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大湾区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加码布局湾区业务,积极强化湾区内重点领域和项目的金融支持,更深层次服务城市更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战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根据广东银保监局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广东银行业总资产34.21万亿元,同比增长9.15%;从期限看,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加7020亿元,在各项贷款上半年增量中占比60.9%;从行业投向看,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3908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两倍。各项存款余额26.44万亿元,同比增长9.29%;各项贷款余额2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5%。

助力经济稳增长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国内外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加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金融监管部门强力推动金融系统全面发力,全力以稳宏观经济大盘。银行金融机构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稳健发展对我国经济实现稳增长至关重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大湾区银行金融机构已纷纷安排部署落实相关举措,加大金融供给,积极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境、稳预期、强信心,为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比如,今年6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召开稳住经济大盘工作部署推动会,在落实总行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30条措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重点围绕“强金融供给、促稳定发展、优流通循环、缓临时困难、增资源投入”五方面推出稳经济“助粤20条”,助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预计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投放将达1.5万亿元。”工行广东省分行行长韩松在出席广东银行业2022年二季度新闻通气会时透露,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净增约1800亿元,且新发放贷款利率比上年下降46BP,各项减费让利措施共计为实体经济减负38.4亿元。“对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还款困难,有还款意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通过展期、续贷、再融资、调整计息周期等方式做好融资接续安排,2022年以来办理法人客户延期还本付息贷款约440亿元;为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员提供灵活的还款方案,缓解疫情影响带来的还款压力,2022年以来为约1.5万个人客户办理调整个人贷款还款计划、信用卡延期还款、信用卡减免息费等业务。”

同样,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广州农商行也聚焦优化授信政策、减费让利、加强产品供给、用好政策工具、加大重点领域支持等方面,推出“稳经济35条”。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向记者表示,对于湾区金融机构,下半年应继续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向制造业企业,消费贷,绿色金融等领域发力,拓宽信贷渠道,助力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度服务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该群体长期受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困扰,叠加疫情等因素冲击,更需要资金支持。

工行广东省分行在其发布的“助粤20条”中就明确提出,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该行将提升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占比,丰富多场景的普惠产品体系,深入开展“普百业、惠万千”专项行动,推动普惠业务下沉到网点,确保全年普惠贷款投放达到2700亿元。

根据广东银保监局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8%,有贷款余额户数163.41万户,同比增加26.29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26.18%,有贷款余额户数158.16万户,同比增加25.52万户。辖内主要银行机构为小微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1238亿元,户数5.22万户。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首贷户”达2.43万户,贷款金额804.87亿元。

对于湾区银行业而言,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不仅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纾困发展的工作要求,更是自身发展所需。

根据全球性咨询机构贝恩公司近日发布的《“一纵一横一基石”:助力银行解锁大湾区千亿级中小企业市场》白皮书显示,去年大湾区内地九市约有大型企业4000家、中型企业2.7万家、小型企业27万家和微型企业250万家,而这些企业贡献了约18万亿元对公存款、9万亿元对公贷款,创造了约3000亿元银行业对公业务收入。其中,中小型企业基数大、增速高,贡献了大湾区银行对公业务收入约35%,是发展前景光明的千亿元级市场。

在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梁国权看来,大湾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仍将不断攀升,基于当下大湾区市场现状,商业银行应当充分结合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找准发力点,并为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梁国权进一步表示,大行在每个垂直行业都具备不错的能力,但要考虑找到突出领域,投入并建立起市场领先的能力。而小行选项较少,需要做好取舍,了解自身优势所在。“现阶段,对公业务的生态化、平台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小行面对很多潜在合作方,包括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跨境支付供应商等可帮助银行提供服务、获取客户,小行要挑选可以补充自身业务短板的合作方。”

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是大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而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将极大促进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融合发展,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近年来,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大湾区列入其核心发展区域,进一步融合粤港澳三地的服务优势,把握大湾区不断提速的金融市场开放和经济发展机遇,显著促进了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交通银行为例,该行于8月19日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同步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品牌——“交银湾通”,以进一步提升大湾区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据了解,“交银湾通”综合交行与证券、基金、投行、理财等机构在跨境业务领域融合发展的成果,服务“南向通”“北向通”资金往来;依托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三大优势,为境内企业出海和外商来华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经营需要;聚焦大湾区居民理财、消费等主题,对接居民美好生活需求,满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需要。

交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跨境金融创新,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横琴、前海、南沙等合作平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提供交行智慧,持续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金融活水。

“这里已经汇聚了丰富的金融资源,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未来会有更多金融同业参与市场竞争,但跨境金融管理的创新也将给大湾区所有金融机构打开新的市场领域,有助于提升整体金融活力。”韩松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表示,工行广东省分行将紧跟跨境金融监管创新步伐,聚焦跨境资本流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贸易投资便利化、新外债管理体制等领域,构建离在岸多场景闭环金融服务体系,开展多品种跨境资产转让,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打造跨境结算、离岸融资、跨境交易和跨境资产转让等多个平台,提供全链条跨境综合服务,以多元化手段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需要指出的是,粤港澳三地存在三种不同的货币、汇率体制、资本流动管理方式。银行金融机构在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快推出创新配套服务,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三地银行应积极寻求银行间的战略合作,将广东省内商业银行的广泛客户资源及密集的网点和先进港澳跨境金融产品相结合,通过最大化双方的优势,达到互惠共赢。”毕马威在其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报告》中指出。

(作者:家俊辉 编辑:张铭心)

(责任编辑:周文凯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