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报告】银行理财业务“量质齐升”,产品、销售、投资、运营、科技深化转型

2022-09-23 19:36:01 中国银行业杂志 微信号 

编者按:本文摘编自《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2》,该报告由中国银行(601988)业协会会长田国立先生担任学术顾问并作序,全国政协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银保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先生担任特别顾问,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担任主编。该报告汇集了16家机构48位专家的睿智思索,共计17万余字,围绕“规模、结构、盈利、效率、风险、价值”六大维度共35个业绩指标,对2021年58家上市银行展开全景式的研究,特别围绕资产质量、资本补充、ESG信息披露等治理重点,以及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支持下,《中国银行业》杂志连续七年编撰、发布中国上市银行系列分析报告,得到业界的关注和好评。为顺应线上化阅读趋势,特推出线上付费阅读模式,欢迎扫描文末图片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链接试读报告。

2021年是银行理财业务“除旧立新”的关键之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成功收官,2022年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回首过渡期这三年,银行理财在转型整改、谋求变革中稳步前行、量质齐升,连续三年位居“大资管行业”规模首位,净值化率快速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回首2021这一年,理财行业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源实现回归,投研风控不断深化、销售规范不断细化、产品体系不断优化、估值核算不断强化、行业生态不断净化。

银行理财监管体系日臻完善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拉开资管领域改革的序幕。之后,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等,形成了银行理财行业改革的基础性文件。在前述框架的基础上,2021年至今,银行理财监管制度体系又有了持续深化(详见表3-1),“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过渡期整改任务基本完成

资管新规发布后,监管部门按照“实事求是、一行一策、稳妥有序、奖惩分明”的总体原则,全面部署、扎实推进银行理财存量资产处置工作。至2021年末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的转型整改任务基本完成。

一是保本理财清零。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理财非保本、保本非理财”的理念已为投资者共识。

二是净值化转型进展显著。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行业净值化率达到92.97%。

三是行业乱象得到根本整治。复杂嵌套、池化运作、资金空转等情况得到根本扭转,同业理财较资管新规发布时下降97.52%。

四是存量整改基本完成。除少量个别资产纳入后续个案处置外,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计划。

理财业务“量质齐升”

理财规模实现较好增长,净值型产品占比超过九成。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以下简称“理财登记中心”)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全市场理财产品余额共29万亿元,较2020年的25.86万亿元增长12.14%,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并且增速比2020年提高了5.24个百分点。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92.97%,净值化率较2020年增加25.70个百分点。在理财行业“质升”(资产整改、规范发展、净值化转型)的同时,实现了较为可观的“量增”成绩。

理财公司产品规模翻倍,专业化经营态势明朗。2021年末,理财公司作为单独的非银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为17.19万亿元,是2020年规模的2.58倍,全部为净值型产品;其中,理财公司自主发行超10万亿元、占比58.51%,母行划转的符合理财新规产品占比41.49%。共301家银行(含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1.81万亿元,同比下降38.46%,下降主要是由于不合规产品整改压降、产品划转至理财公司、母行到期不再续发等正面因素带来的积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有存续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从2020年的331家下降为2021年的301家,减少30家,表明在理财行业转型整改的过程中,部分中小机构退出了理财产品的发行,这符合监管部门倡导的理财业务专业化经营、规范发展的政策导向。

理财公司“牌照”稀缺,获批家数仅有微增。作为回归本源、专业经营的关键一环,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共有29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包括25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和4家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获批筹建数量较2020年底仅增4家。在29家获批筹建之中,27家已获批开业,包括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6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9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7家,农商行理财子公司1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4家,较2020年底开业数量仅增7家(详见表3-2)。

产品端:产品结构深化转型

产品创设“越来越活”。理财产品由过去销售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思路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思路;产品由过去资产配置定产品创设转变为以产品创设定资产配置;由过去产品同质性向产品多样化差异性转变。根据投资者不同风险偏好设计不同品种,进一步完善了现金管理类、稳健定开类、长期封闭类、最短持有类等产品,推出了养老类、指数类、支持“三农”类、绿色环保类、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类等特色类产品,理财产品差异化设计明显。

封闭式产品“越来越长”。从产品期限看,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2019年约200天,2020年为228天,2021年12月为481天,其中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期限更长,为574天。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短期限产品越来越少,90天以内封闭式产品已逐步压降为零,另一方面长期限封闭式产品具有投资运作不受频繁申赎影响、可以摊余成本计量、减小净值波动、加大杠杆操作、非标投资期限更长、享受期限利差而提高收益率等优势。发行更长期限的封闭式产品,体现了管理人在投资端的“主动权偏好”,成本法下的净值波动也更小。

开放式产品“越来越多”。开放式理财产品按存续余额计算,占全部理财的比例2019年为72%,2020年为79%,2021年达到82%,逐年提高。主要由于90天以内短期限的封闭式产品停发之后,此类客户主要转投开放式产品,反映了投资者的“灵活性偏好”和“流动性偏好”。

固收类产品“不断加固”。2021年全市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实现大幅增长,年末余额26.78万亿元,在全市场理财产品占比92%,而2020年这一数字为21.81万亿元,占比84%;权益类产品规模基本没有变化;混合类产品余额2.14万亿元,较2020年减少1.83万亿元,同比下降46%(详见表3-3)。对于固收类产品,各理财机构的普遍做法是:一是以现金管理类产品获客,作为零钱钱包;二是以多期限固收产品打底,满足多层次客户需要;三是以“固收+”产品增配,通过“+”号部分增厚收益。

最短持有期产品“应运而生”。在产品开放与封闭以及客户投资灵活性的平衡之间,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平衡之间、投资者偏好与管理人偏好的平衡之间,最短持有期和客户周期型产品具备兼顾的优势,客户灵活购买无需等待、以个人为单位锁定周期,深受市场欢迎,也凸显“以客户为中心”创新产品类型的重要性。

私募理财产品“难成气候”。虽然私募理财相比公募理财在投资范围、集中度、杠杆率、流动性受限资产比例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在非标资产不断压降、部分行业风险暴露、权益市场表现不佳、理财公司投研能力仍显不足等背景下,私募理财增长缓慢。在2021年29万亿元的理财余额、3.1万亿元的增长规模中,私募理财余额仅1.16万亿元,与2020年1.11万亿元基本持平。在2021年理财122万亿元总募集规模中,私募仅占1%。

创新主题产品“精彩纷呈”。一是开展“养老理财试点”,首批四家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2021年12月6日在四个城市开始发售,通过引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非母行第三方托管等方式,增强养老理财的风险抵御能力,2021年试点效果良好,2022年初又扩充试点范围,从“四地四机构”扩充为“十地十机构”。二是理财积极支持“双碳”政策,完善ESG投资体系,2021年发行“双碳”主题理财34只、ESG理财产品48只。三是开展“跨境理财通”试点,试点政策于2021年10月发布后,“北向通”中理财产品余额连续三个月走高,年末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理财产品1.16亿元。四是支持乡村振兴。以中邮理财为例,践行“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经营理念,2021年推出了“惠农”系列多款理财产品,支持乡村振兴、服务普惠金融,取得良好反响。

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机构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和中国理财网加大了理财的信息披露程度,中国理财网作为监管指定的银行理财信息披露渠道专门开发了理财信息披露平台,按照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信息披露的要求,为银行理财提供统一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更加规范,投资者查询更加方便,成为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方面。

销售端:客户增长和渠道扩充

在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之下,理财收益不再像原来预期收益率一样“所见即所得”,过往的收益率表现也“只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面临着频繁波动的单位净值,理财客户的数量是增长了还是下降了?销售理财的银行多了还是少了?渠道端发生了什么变化?

银行理财客户数量陡增。根据理财登记中心披露数据,截至2021年底投资者数量为8129.90万个,同比增长95.31%,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为8067.23万人,是2020年的两倍;机构投资者数量为62.67万个,是2020年的四倍多(详见图3-1)。在资管新规出台、各类资管产品不再刚兑之后,购买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数量不降反增,这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治理金融乱象、净化行业生态的积极成果,同时也反映了客户对银行“品牌形象”的认同,认可银行理财产品在各类资管产品中仍最为稳健,以及对于银行承担“信义义务”的信任。

中低风险客户增长为主。根据理财登记中心数据,2021年末持有R1(低风险)产品的客户数量占全部8130万客户的40.9%,约3325万人,而2020年占全部4162万客户的19.32%、约800万人,持有R1产品客户一年净增2521万人;同理计算,持有R2(中低风险)产品的客户数量,也在2021年大幅增长,净增1181万人。R1与R2客户合计净增约3700万人,占全部新增客户的93%(详见表3-4)。

发行理财的银行数量下降。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共有301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较2020年减少30家,减少的全部为资质较弱的中小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并且,随着行业变革更加深入、专业化经营要求不断提高,预计该数量还会继续下降,那些投研风控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不足、原来主要依赖非标投资、同业购买、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的中小机构,在强监管、严监管、回归业务本源、严禁多层嵌套、穿透底层估值、强化信披报送之中,将势必退出。

销售渠道开始互连互通。专业化理财公司成立后,其发行的理财产品除了由其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为其代销,从而各家银行作为代销人、各家理财公司作为发行人形成了“多对多”的互连互通,行业生态发生了较为深刻变化。截至2021年底,18家理财公司打通了母行之外的其他银行代销渠道。特别重要的是,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为解决代销人与发行人之间数据交换标准不统一、接口不规范、“多对多”联网开发成本高等行业痛点问题,于2021年着力建设理财数据中央交换平台,以“统一联网模式、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存储备份”为核心,实现标准化、保密化、自动化传输,不仅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也节省各机构的成本投入。

投资端:主打固收标债、脱虚向实

资产负债一增一减,杠杆率下降。2021年末全市场理财产品资产端合计31.19万亿元,同比增长8%;负债端合计2.14万亿元,同比下降25%。年末理财产品整体杠杆率107.37%,同比降低3.63个百分点。

固收类投资快速增长,权益类有所回调。如前文所述,由于中低风险偏好客户快速增长,为满足客户“低波稳健”需求,固收类产品“不断加固”。2021年末,债券类投资(含债券和同业存单)同比净增2.8万亿元、存款及拆放同业类同比净增1.1万亿元,两类资产在全部资产中的占比合计达到83.7%,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而权益类投资余额较2020年末下降0.35万亿元,在全部资产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详见图3-2)。作为银行的传统优势领域,固收类资产仍是绝对主力;而在权益类资产方面,投研和交易能力仍有待提升。

非标投资快速压降。响应监管要求,2021年末理财持有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为2.62万亿元,余额同比下降17%,资产占比同比减少6.6个百分点,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减少14.8个百分点。

间接投资余额仍然较高。截至2021年底,理财产品持有各类资管产品(指公募基金之外的各类资管产品;不含私募基金、协议委外类资产)规模11.4万亿元,在全部资产占比36.55%,较资管新规发布时下降10.63个百分点。间接投资对于理财产品管理人虽然有“轻运营”的优势,但也带来穿透估值、穿透核算、穿透披露、穿透监管的麻烦,另外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直接开户应同其他资管产品一样公平对待、独立开户,此需加快解决。

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履行社会责任。2021年末银行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5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万亿元。其中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200亿元,投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2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万亿元。

运营端:完成新金融工具准则切换“大考”

资管新规之前,理财客户早已习惯于原先的理财“预期收益率”,投资的本金和获得的收益享受“隐性刚兑”,对理财产品估值和单位净值基本没有概念。资管新规出台之后,净值型产品虽然不断增多,但在过渡期间,为避免市场剧烈波动,监管部门给予了过渡期继续使用摊余成本法的政策,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定开产品和封闭式产品,通过继续使用摊余成本法,仍一定程度平抑了净值波动、维持产品的“安稳”。因此,理财投资者在过渡期内虽然有了单位净值的概念,但对净值的波动感受并不太深。

全面净值化的切换压力扑面而来。随着2021年底过渡期到期,2022年理财产品开始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原先在过渡期内使用成本法估值的大量产品,需要切换为市值法以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实现真正的净值化。应使用市值法的范围包括全部的开放式产品、不符合SPPI测试(合同现金流量测试)的所有金融资产,例如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以出售为目标的金融资产等;同时,理财产品通过spv进行间接投资的全部底层资产也与首层资产一样,执行上述新准则要求。不仅是估值方法的变化,公允价值的计量也存在难点,例如非标资产估值、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资产的估值,以及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确认减值准备等。

监管部门积极引导,稳妥有序推进。为防范金融市场重大波动风险,相关部门提前着手,督促各机构积极“备考”。一是提前明确2018年央行发布的“720补充通知”在过渡期结束后不再延用,使市场机构形成了明确预期和刚性约束;二是要求在过渡期结束之前,窗口指导分批次逐步完成相关资产的市值法切换;三是财政部于2021年9月末发布《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征求意见为契机,指导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助力净值化转型。

在2021年8月之后的逐步切换过程中,各家机构的理财产品净值普遍开始体现波动。所幸的是,之前债券“牛市”在成本法下积累了一定浮盈,切换时予以释放,避免了切换时点的净值下跌导致的客户投诉和大面积赎回,基本实现了平稳切换的预期目标。切换后,市场波动和风险变化开始更加及时、更加真实地反映在产品净值上,避免了价格失真和风险隐匿。

管理人销售人托管人通力协作。2021年为做好估值切换的改造工作,在理财产品的管理人和托管端,普遍对内部的估值核算制度和相关IT系统进行了大量改造,同时,管理人通过加强研判,捕捉合适的“窗口期”,择机实施切换。在销售端,对理财客户经理和客服人员提前开展学习培训、在官网和公众号发布投教文案,对客户加强解释沟通。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市场各机构于2021年底顺利完成过渡期到期的估值切换“大考”。

科技端:IT赋能业务转型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浪潮的风起云涌,如何利用好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赋能理财业务的营销、投研、交易、风控、运营以及绩效管理等领域,已经成为各家理财公司在大资管行业中实现快速突围的重要发力点。沿着信息化、平台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理财机构的科技和数据部门正在从原来的业务支撑者转变为业务驱动者,在不久的将来还将逐步发展成为业务引领者和价值创造者。

2021年各理财公司依托母行的科技力量,把大量资源投入到资管业务的金融科技,加快系统建设、赋能业务发展、探索数字化应用。招银理财全力打造新一代资管科技平台(HARBOR),以自主研发为主,集投资、研究、风控、结算、运营为一体。目前,HARBOR平台已实现操作型平台主干工程贯通,科技赋能业务成效显著。建信理财“大资管家系统”以数据为驱动,以资产管理业务为中心,建立了金融产品、系统工具、增值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有效地完成了“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银理财以新兴技术为支撑,构建高效化、生态开放化的业务管理系统体系,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创新技术及大数据应用成果,系统从操作平台向智慧化、数字化分析平台转型。中邮理财形成“数智一体化”(FALCON)IT规划,着力构建具有云原生特性的弹性物理架构、统一的分布式微服务技术底座,以投研投决平台化、投资交易全域化、风险合规数字化、代销直销多样化、运营支撑智能化等为目标,将应用系统建设与数智中台、数字化转型充分融合“齐步走”。

作者

管圣义: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裁

潘玉强:中邮理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

(本文摘编自《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2》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业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