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0月11日晚间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1万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按月度来看, 9月份社融和信贷增加量均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并加快落地下,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宽信用进一步提速。结合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及各项政策部署看,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有望对四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形成有力支撑,有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9月金融数据的强劲表现,预示着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增强。当前我国货币环境相对宽松,同时国内股市经过长时间调整,估值优势明显,预计9月金融数据将会对后续股市走势形成有力支撑。
9月信贷超预期增长基建等或是主要支撑力
按照央行给出的数据计算,企(事)业单位贷款大幅增加1.92万亿元,同比大幅增加9370亿元。
温彬认为,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量维持在高位。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1.35万亿元,成为信贷增长重要支撑。这主要源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不断加码、引导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和创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的拉动作用。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亦认为,9月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企业信贷需求恢复较为明显,基建、新基建项目加快落地步伐,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逐步恢复对信贷增长形成较大支撑。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贷款新增6503亿元,较上月继续增加1923亿元。
温彬还指出,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增长在上月增长基础上继续改善,表明居民消费信心持续恢复。在降息、减税和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政策进一步加码下,市场信心逐步修复,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提振居民按揭贷款需求,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3456亿元,为三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王运金认为,居民短期与中长期新增信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得益于发放各类消费券、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长等多项消费政策快速落地与疫情缓解对消费恢复形成较大推动,购房政策持续放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购房需求。
此外,王运金指出,综合来看,信贷结构持续改善显示实体经济需求正处在恢复过程中,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及接续政策进一步取得较好效果,下一阶段经济恢复增长的动力与信心有望增强。
社融同比超预期多增投向实体经济贷款成主要拉动力
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环比多增约1.17万亿元,同比多增6245亿元,带动月末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末加快0.1个百分点至10.6%。而9月新增委托贷款1508亿元,虽环比少增247亿元,但同比多增逾1500亿元。
“9月社融同比超预期多增,主要原因是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多增约8000亿元,同时,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两项表外融资也对当月社融同比增量产生较大正向贡献。”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两个月委托贷款新增规模较大,主要源于近期各地公积金贷款新政频出,有效提振了公积金贷款需求。另外,9月信托贷款维持压降,但压降速度明显缓于去年同期,同比少减约1900亿元。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预计,随着受委贷新规影响的SPV(特殊目的载体)作为委托人的委贷存量基本压降完成,委托贷款后续有望持续正增长。
展望未来,王青认为,四季度是各类财政金融稳增长政策的集中显效期,经济修复进度也会进一步朝着正常增长水平靠拢,加之稳楼市措施还会持续出台,10月信贷会继续呈现同比多增势头。10月加发5000多亿元专项债开闸,且在月末要基本发完,社融保持同比多增悬念不大。这意味着短期内宽信用还会进一步推进,这将为推动宏观经济尽快回归常态化运行轨道奠定坚实基础。
廖志明亦预计,超过5000亿元的专项债结存限额使用或主要体现在10月,将对10月社融有带动作用。在政策发力之下,预计四季度社融增速或相对平稳。但由于房地产销售仍低迷,未来半年融资需求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社融增速仍处于缓慢下行通道。
M1同比小幅加快M2仍保持高位增速
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45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7个百分点。
王青认为,9月末M2同比不降反升,主要是8月大规模留抵退税基本完成,9月财政退税对M2增速的推动效应消退所致。今年4月启动大规模留抵退税后,退税资金直达企业存款账户推高M2总量;而财政退税不属于“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因此不会纳入社融统计。这也是4月以来M2增速反超社融增速的原因。周茂华表示,M2同比增速维持高位,主要是因为国内继续实施偏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基础货币投放增长。同时,国内经济活动回暖,信贷货币创造能力有所增强。
针对9月末M1同比小幅加快,王青指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上年同期基数下沉0.5个百分点推高今年9月增速。二是当前经济进入回稳向上过程,企业投资、经营活动增加,也会带动M1增速加快。不过,当前M1增速仍然偏低。这一方面是受房地产低迷拖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宏观经济尚未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企业经营活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M2增速远高于M1增速,则表明财政金融政策已充分发力,广义货币供应量高增,整体上看居民、企业手里并不缺钱。”王青指出,但受制于疫情波动、地产低迷等因素,宽信用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应受到一定程度阻碍。下一步宏观政策的重点将是着力促消费、扩投资,特别是尽快推动房地产行业企稳回暖,提升实体经济活跃度,把宽信用效应充分释放出来,在供需两端畅通宏观经济循环。
此外,周茂华表示,从社融、M2数据强劲表现来看,实体经济融资供需两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回暖。当前,货币供应充足,国内政策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同时部分银行面临息差压力,因此出于防范过度宽松风险、货币政策兼顾内外平衡等问题考虑,短期政策或转入观察期。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监管工作重点将在落实好此前增量接续政策,而货币政策方面将更倚重结构性工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刘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