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营管部姚力: 深入精准推进“资金链”治理 织密金融行业风险防控网

2022-12-02 10:01: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玉敏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形势严峻,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近年来各有关部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政策措施和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以立法的形式对相关行业反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近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姚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下简称“《21世纪》”)采访时表示,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坚决推进反诈“资金链”治理,在北京地区先后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加强账户管理,实施账户分级分类等措施,强化可疑风险监测识别,在精准阻断涉诈资金转移、为人民群众追赃挽损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21世纪》:在持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方面,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做了哪些工作?

  姚力:近年来,营业管理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人民银行总行工作要求,提站位、建机制、强监管、筑防线、广宣传,统筹发展和安全,平衡风险防控与优化支付服务,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防管控和资金追溯,深入开展反诈“资金链”治理,提高辖内金融行业风险防控整体水平,牢牢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一是加强统筹部署,强力推进反诈“资金链”治理。营业管理部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专题会,组建跨处室反诈领导小组,制定涉诈“资金链”治理工作方案,全面贯彻人民银行反诈“资金链”治理24项举措。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北京银保监局召开反诈“资金链”治理工作会,通报工作形势,作出工作部署。组织辖内金融机构成立风险防控专班,建立例会机制,研究提升风险防控质效。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全链条纵深打击。“内外联动”提高打击力度。对内联动多个业务部门,对外联合市公安局、北京银保监局等部门。与市公安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共享,完善警银治理体系和预警反制机制,共建宣传矩阵,联合舆情应对处置。“警银协作”提升打击质效。构建市区网点三级治理体系。市级层面,建立工作专班,开展反诈形势分析研判,加强工作部署和统筹协调。区级层面,公安机关加强对银行推送可疑人员排查,建立快速解冻等申诉机制。基层网点层面,派出所提升快速出警、快速排查处置能力,加强对银行网点预警劝阻支持。“定期会商”强化制度支撑。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涉案数据通报机制及反诈“资金链”治理周报制度,搭建协作配合绿色通道。

  三是坚持风险为本,加强金融行业监管。落实落细“资金链”治理各项举措。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断卡”行动,开展风险专项整治。组织银行清理“一人多卡”和“长期不动户” 等存量风险账户。开展以案倒查,组织银行开展涉案账户全流程、全环节倒查和延伸排查。指导银行和支付机构加强涉诈风险监控识别,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诈可疑线索。对公安机关认定的非法买卖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实施惩戒。坚持严监管不动摇,对涉诈高发机构采取约谈、整顿、问责等更有力监管措施,大力查处落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求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主动出击,守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防线。指导银行和支付机构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反诈工作,提高金融行业资金拦截和预警劝阻能力,精准阻断涉诈资金转移,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追赃挽损。加强涉诈犯罪特点研究,指导银行和支付机构健全风险识别、预警、处置全流程防控机制,加强员工培训,优化风控模型,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提升防控前瞻性和精准性,筑牢资金链安全防线。

  五是统筹风险防控与优化服务,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贯彻落实人民银行优化服务与风险防控两个指导意见等34项优服务举措和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推出简易开户,实施账户分级分类管理,试点银行开户应用电子印章,在全国率先试点在公积金缴费领域取消三方协议,坚决防范风险治理管控过度影响正常金融需求。

  总体来看,辖内金融机构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北京地区涉诈“资金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全年涉案对公账户数量较前一年下降超50%。2022年以来,涉案账户数量也呈现逐月环比下降趋势,累计新增风险监控系统或模块500余个,累计拦截可疑交易近90万笔、金额超110亿元;通过网点、电话和系统自呼劝阻超5000人次、挽回损失金额1.3亿元;柜面堵截异常开户超2000起,其中警银协作处置恶意开户800余起,有效守护了老百姓(603883)“钱袋子”。

  《21世纪》: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如果被犯罪分子利用,就是电信诈骗转移资金的重要渠道。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在“断卡”行动、清理“一人多户”“长期不动户”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姚力: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根本目的是骗取受害人资金,“资金链”治理是重要一环。人民银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断卡”行动,开展风险专项整治,先后出台一系列监管规定,督导银行、支付机构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要求和风险管理措施。其中,“一人多户”、“长期不动户”清理涉及面广,是专项整治的重点。为此,营业管理部指导辖内银行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做实做细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提前做好对客户充分告知,争取社会公众理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二是充分开展账户风险评估和核查核实,根据核实具体情形、账户风险情况,分级分类采取相应管控、注销或激活等措施,避免“一刀切”;三是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模型,提高排查精准性和有效性;四是充分考虑客户合理需求和特殊需要,畅通救济渠道,提供解除便利,最大限度避免误伤。

  目前,北京辖内银行“一人多户”“长期不动户” 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存量账户风险已阶段性出清,为反诈“资金链”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经核实确认,“一人多户”情形中,属合理正常账户占比超过50%;“长期不动户”情形中,对超过90%的账户采取了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切实防范不法分子盘活存量账户用于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21世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切断犯罪分子“资金链”难点是什么?为做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工作,还要做好哪些工作?

  姚力:反诈“资金链”治理工作存在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一方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产业化、集团化、专业化特征明显,犯罪手段不断升级,隐蔽性越来越强,给金融机构风险监测识别、预警管控带来严峻挑战。金融行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总结电信诈骗新特征、反诈新经验,不断升级优化风控手段,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监测管控措施的滞后性,提高风险预判能力,真正做到前端防范。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风险防控和优化服务“两手抓、两手硬”。要有效平衡风险防控和优化服务,最大程度避免影响到正常用户服务需求,不能搞“一刀切”式防控,要注意灵活区分不同情形,考虑是否为群众合理需求、特殊需要,持续提升风险防控精准度。

  下一步,营业管理部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安全和发展,在总行指导下,坚决抓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贯彻实施,深入精准推进“资金链”治理,织密金融行业风险防控网,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维护首都经济金融秩序,牢牢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一是持续开展宣贯工作,提高反诈法律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和人民银行“资金链”治理工作部署,将宣传贯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作为当前和今后长期重点工作抓细抓实。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内部培训,持续提升员工反诈、识诈能力。利用警银反诈宣传矩阵,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围绕社会各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解读,提升全民识诈、防诈能力,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二是多方联动,构建立体治理新格局。扎实落实营业管理部与市公安局合作备忘录六方面内容,构建以市公安局牵头,金融、电信、互联网、市场监督等部门相配合联合工作机制,实现反诈“技术链”、“信息链”、“资金链”等上下游全链条、各环节相互贯通的交叉立体防护网,提升监测预警效能和精准打击能力。

  三是推进跨部门跨行业共享,全面提升反诈预警精准性和智能性。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积极配合市公安局推进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共享和交叉核验,实现反诈模型、反诈手段快速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首都反诈预警反制的精准性和智能性。

  四是完善市区网点三级治理体系,提升警银合作效能。建立联合督导、可疑人员快速排查处置、智能预警和网点快速出警四项机制,加强紧急线索联动处置,尽最大力度保护潜在受害人,畅通快速解冻申诉通道,共同做好可疑人员排查处置,及时出警,快速排查,加大打击力度。

  《21世纪》:在守护“钱袋子”,提高公民防骗意识方面,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在反诈骗宣传方面做了哪些创新的工作?

  姚力:营业管理部历来重视反诈宣传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近年来,在总行指导下,以“反诈拒赌,安全支付”和“支付为民,开户不难”为主题,开展支付领域系列宣传,加强前端性防范,以宣促“防”、以宣促“优”。防,就是要提高公民的防骗和守法意识,不做电信诈骗受害者,更不做电信诈骗的帮凶;优,就是要优化金融行业整体反诈水平,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监测拦截能力。

  营业管理部狠抓线上线下“两”结合,增强宣传“广度”和“深度”,积极开展反诈集中宣传月活动。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共投入宣传约4万人次,参与网点4000余个,ATM等设备宣传投放共计14万余次,覆盖160余万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现场宣传近2000次。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座谈交流,向辖内银行、支付机构介绍电信诈骗的新形势、新手法,提示支付风险,共享“资金链”治理典型案例。邀请公安反诈专家开展反诈知识培训,银行和支付机构约1800人实时参训。充分发挥辖内支付清算协会优势,精选辖内风险防控和优化服务素材多渠道开展宣传,向公众开展有奖答题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公众参与量超过20万人次。

  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辖内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得到增强,社会公众对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作案手法,以及支付业务基础知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了解,对支付服务相关政策更为熟悉,依法开立和使用账户的法律意识得到提升。学生、老年人、公司财务等易受骗重点人群反诈知识普及率得到提高。首都金融从业人员的反诈意识、识诈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得到提升,为客户筑牢反诈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