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九江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决定不行使2018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该债券发行总额为15亿元,未赎回部分债券利率为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19年以来,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的银行超过40家,涉及二级资本债超过50只,但这些银行的主体评级绝大多数在AA级及以下,九江银行主体评级则为AAA。
方正证券(601901)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伟表示,由于监管规定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在到期前5年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规模逐年减少20%,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倾向于赎回后续发新的二级债来维持二级资本规模不减少,部分银行选择不提前赎回二级资本债,主要是由于两点原因:一是银行自身资质相对较弱,续发新债难度可能较大;二是赎回行为本身可能不满足监管要求。
“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并不构成违约,但这种做法合理不合情,发行二级资本债的银行在第5年选择赎回是普遍做法,不赎回可能引发估值波动、期限错配等风险。”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
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九江银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发行公告显示,该债券期限品种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起息日为2018年1月31日。如果发行人不行使赎回权,则该二级资本债券的兑付日为2028年1月31日;如果发行人行使赎回权,则被赎回的该二级资本债券的兑付日为2023年1月31日。
公告还显示,发行人须在得到银监会(现为银保监会,下同)批准并满足下述条件的前提下行使赎回权:(1)使用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工具替换被赎回的工具,并且只有在收入能力具备可持续性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资本工具的替换;或(2)行使赎回权后的资本水平仍明显高于银监会规定的监管资本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此次九江银行决定不行使2018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主要是赎回后,该行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部门合意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九江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9%、8.42%,同期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为12.85%。
“截至2021年末,受益于其他一级资本的增加,公司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上升。但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风险加权资产继续增加,对资本形成消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有所下降。2022年3月末,随着风险加权资产继续增加,公司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仍面临进一步补充资本的压力。”大公资信今年7月出具的九江银行评级报告显示。
去年12月12日,九江银行发布公告显示,为有效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该行董事会通过议案建议发行不超过3.65亿股内资股和不超过7500万股H股予合资格认购方,该议案仍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024年不赎回风险或将加大
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末,未赎回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共52只,涉及44家银行。2021年起银行二级资本债到期未赎回的现象明显增加,2022年未赎回债券规模超110亿元,未赎回债券数量达到24只。
从主体评级来看,未行使赎回权的银行信用资质欠佳,主体评级多为AA级及以下。从银行类型来看,未行使赎回权的银行全部为中小银行,以农商行为主。从省份分布来看,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13个省份直辖市的银行出现过不行使赎回权的行为,其中辽宁、天津和山东的未赎回债券规模较大,山东、辽宁和安徽位列未赎回债券数量前三。
“未提前赎回二级债的银行主要是少数资质较弱的农商行和城商行,属于尾部事件,市场影响力更大的国有行和股份行均未出现不提前赎回的情况。未来或有更多弱资质银行选择不提前赎回二级债,二级债市场分化可能进一步加大。”方正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伟表示。
国金证券(600109)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樊信江认为,2023年银行二级资本债赎回压力总体可控,2024年不赎回风险或将加大。2023年银行二级资本债待赎回规模为4007亿元,待赎回二级资本债的银行大多为AAA级,城、农商行待赎回规模占比较小。2024年起银行永续债到期赎回压力开始显现,银行不行使赎回权的风险或将有所加大。“我们选取了目前有存量二级资本债的281家银行为样本,通过量化打分模型,认为30家中小银行或存在不行使赎回权的风险。”
“关注评级较高的银行因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标准、二级市场估值较高而不行使赎回权的风险。个别银行虽然评级较高,但不良率、资本充足率离监管线较为接近,且二级市场估值较高,存在因续发难度较大而选择暂不赎回的风险。”樊信江提醒称,部分区域中小银行或通过合并重组方式化解风险,需关注重组后二永债不赎回风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