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全国性银行财富管理能力排名

2023-09-04 12:04:57 普益标准 微信号

发布机构:普益标准·普益寰宇研究院

研究支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9日

摘要

202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能力综合排名和单项排名结果如下:

财富管理能力综合排名: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招商银行(600036)、中信银行(601998)、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601166)。

品牌与资本实力: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601988)、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

产品线竞争力: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601818)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财富服务能力: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业务发展程度: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000001)。

财富科技实力: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本项排名节选自独家丨全国100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能力排名报告(2023上半年),此次银行财富管理能力排名体系采用自2020年上半年启用的“普益标准?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能力排名体系1.0版”。

表2:分类型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能力综合排行榜

(2023年上半年)

全国性商业银行:

财富管理能力综合排名: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

2023年上半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财富管理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

全国性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竞争激烈,排名靠前的全国性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能力各有所长。具体来看,招商银行产品线竞争力和业务发展程度均居全国性银行首位,其他各项能力也位于全国性银行前列,财富管理能力总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位。中信银行财富管理能力五项评定指标均位居全国性银行前五,财富管理能力发展均衡且实力较强,综合财富管理能力总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位。中国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产品线竞争力和业务发展程度均位列全国性银行前四位,其他各子项发展能力也均位于前列,财富管理能力总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三位。

分类指标测度

1

品牌与资本实力

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

财富管理品牌的建设,对财富管理业务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富有知名度的财富管理品牌有助于管理机构扩大市场影响力,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品牌与资本实力主要考察商业银行的品牌建设情况、资本实力和集团业务资源。

2023年上半年,在全国性银行中,品牌与资本实力排名前五的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获奖数量位居商业银行前列,并有金龙奖、金贝奖、金蝉奖等诸多重点奖项加持,同时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均居于首位,此外,集团拥有理财子公司、保险券商期货等多种金融业务牌照资源,故品牌与资本实力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位。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业务势头良好,资产实力于全国性银行中名列前茅,加之全金融牌照业务资源和良好的财富管理品牌形象,助其品牌与资本实力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位。中国银行亦拥有知名的财富管理品牌,获得奖项数量众多,资产实力和理财能力在全国性银行中位居前列,因此品牌与资本实力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三位。

表3:品牌与资本实力排行榜(2023年上半年)

全国性商业银行:

2

产品线竞争力排名

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产品线竞争力主要衡量机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从自有产品和代销产品两个维度进行考察,金融产品体系越完善,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越能够满足客户的管理目标,投资者的客户体验就越好,客户粘性越强。

2023年上半年,在全国性银行中,产品线竞争力排名前五的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招商银行自有产品线方面,产品流动性、投资门槛、产品币种、产品风险等级和产品类型覆盖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代销产品品类也较为丰富,产品线竞争力处在全国性银行第一位。兴业银行自有产品线品类、流动性、投资门槛和风险等级覆盖面同样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梯队,仅在外币产品方面略弱于招商银行,产品线竞争力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位。中信银行自有产品线品类、流动性、投资门槛、投资币种和风险等级覆盖度各项指标排名靠前,且代销产品品类丰富,使得其产品线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性银行第三位。

表4:产品线竞争力排行榜(2023年上半年)

全国性商业银行:

3

财富服务能力排名

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财富服务能力着重考察机构服务全流程的便利性、舒适性、友好性及专业性,管理机构可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丰富性、以及客户获取服务的便捷性是客户选择财富管理机构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服务丰富性方面,主要根据银行公开资料和反馈问卷评估初阶和高阶服务[1]的丰富性;在服务便利性方面,主要考察银行网点数量、覆盖区域、财富管理中心数量、渠道多样性等指标。

2023年上半年,在全国性银行中,财富服务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网点数量逾15000个,覆盖城市数量众多,财富管理中心数量超200家,且渠道富于多样性,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财富管理服务,财富服务能力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位;中国银行服务类别丰富,既可提供含产品推介、投资课堂等基础服务,又涵盖家族信托、全球资产配置等高端服务,财富中心数量位于全国性银行前列,故财富服务能力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位;中国建设银行同样具备丰富的服务类型,拥有众多的财富管理中心和多元的服务渠道,网点数量在全国性银行中排名靠前,财富服务能力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三位。

表5:财富服务能力排行榜(2023年上半年)

全国性商业银行:

4

4

业务发展程度排名

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

业务发展程度主要衡量银行机构财富管理发展水平,从银行机构的部门设置、财富管理客户数、财富管理业务规模[2]、银行网点和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信息披露完善程度等维度进行考察评估。

2023年上半年,在全国性银行中,业务发展程度排名前五的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程度较高,有独立的财富管理部和私人银行部,财富管理客户数和管理客户规模均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梯队,单位网点绩效和单位净资产绩效也均处于领先,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程度在全国性银行中排名第一位。中信银行设置有财富管理部和私人银行部,财富管理客户数处于第一梯队,同时单位网点绩效和单位净资产绩效均排名靠前,使得其业务发展程度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位。中国光大银行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部等财富管理业务相关部门设置完善,财富管理规模位居全国性银行前列,管理客户数和规模也相对领先,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程度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三位。

6:业务发展程度排行榜(2023年上半年)

全国性商业银行:

5

财富科技实力排名

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金融科技是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智能化水平的手段,财富管理机构可以借力金融科技,打造财富管理竞争力。财富科技实力主要根据年报、半年报等公开资料,从科技投入、科技系统运用等角度评价银行的财富科技实力。

2023年上半年,全国性银行中,财富科技实力排名前五的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应用,强化“云计算+分布式”两大核心平台技术支撑能力,持续推广新一代云平台,6项科技成果获得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获评《银行家》(中国)“最佳金融创新奖”“十佳金融科技创新奖”。中信银行聚焦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新兴领域,以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集团“金融+科技”品牌影响力,入选工信部首批“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基地”,隐私计算荣获中国计算机大会隐私保护计算大赛(WPPCC)“多方安全计算赛道”一等奖。交通银行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充分运用“数据+技术”的新要素赋能业务提质增效,金融科技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增强,成为首家使用自主可控分布式核心系统的国有大行,获得人民银行年度金融科技发展一等奖。

表7:财富科技实力排行榜(2023年上半年)

全国性商业银行:

评估问卷测度

2022年下半年银行财富管理能力排名的评估问卷分数,得分如下:

表8:评估问卷得分(2023年上半年)

全国性商业银行:

注:

[1]初阶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大众客户的理财产品推介、市场资讯服务、财富管理课堂、投资顾问服务等;高阶服务主要包括资产组合配置,家族信托,高端保险,不动产投资,海外资产配置,子女教育,海外移民,遗产规划,法律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机场贵宾与高端旅游等。

[2]未反馈财富管理业务规模的银行按理财业务管理规模统计核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萍萍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