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已经成为多家银行发力的重点,甚至重塑商业银行的底层逻辑。《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2)》显示,59.9%的银行家选择“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重点,比2021年度高出3.6个百分点,继续位列首位。麦肯锡的一份报告则显示,现在,世界上大约73%的银行互动都是通过数字渠道进行的。因此,拥抱数字,已经不是银行的“选答题”,而是“必答题”。
既然已经成为“必答题”,就要求现阶段商业银行开展数字化转型不能只是停留在喊口号阶段,而是将数字化战略全面融入业务经营、风险管控、组织体系等方面,成为国内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近年来,在应用金融科技,拥抱数字时代方面,上海银行已经为业内做出良好表率。
三季报,暗含数字转型方向
存款方面,近年来,该行加强产品和交易驱动,深化数字化转型,充分运用线上化产品,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的线上化金融服务,带动存款稳步增长。根据该行2023三季报,人民币公司存款余额10,659.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5%;2023年1-9月,人民币公司存款付息率1.93%,同比下降14个基点。
报告期内,本集团将支持宏观经济增长和自身业务发展紧密衔接,积极拓展信贷业务,加快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客户总数28.3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81%;人民币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7,962.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7%;。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创中心之一,上海汇聚了大量的创新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上海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达8000多家。其中相当一部分由于市场体量,经营规模等因素,通过传统金融手段获取资金支持的渠道非常有限。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既是上海银行彰显自身特色的好机会,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金融普惠性的要求。
2023年9月末,该行普惠型贷款余额1,338.59亿元,同口径较上年末增长24.84%;绿色贷款余额978.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63%;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362.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16%;在上海产业技术创新大会发布的“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企业”中,该行服务企业覆盖半数以上。
与此同时,该行的传统贷款业务依旧保持增长。制造业贷款余额854.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90%;民生金融贷款余额1,053.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0%;线上供应链贷款余额543.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1%。
无论是在日益激烈的存款争夺战中拔得先机,还是要将贷款“放准放好”,服务国家大政针方针,都离不开金融科技基础上数字化转型的加持。而上海银行近年来的数字化转型的布局,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理论和应用成果。
数字化转型,底层数据是关键
梳理上海银行发布的2023半年报可以发现,对“数字化转型”的提及多达30处,可见该行数字化转型不止停留在口号与政策层面,而是已经深入到各项业务的“毛细血管”之中,成为该行开展业务的重要推手。
例如,该行设有专门的金融科技部,作为科技板块的牵头业务部门,像是一个“智慧大脑”,围绕上海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拓展新场景、优化新业态,积极为业务转型赋能,持续为上海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贡献着科技智慧和力量。
作为距离科技最近的部门,金融科技部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全球前沿科技应用的成果,其中不乏AIGC、ChatGPT这些全球顶尖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将这些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是该部无时无刻不在研究的问题。而“头脑风暴”可以集思广益,为尽快实现成果转化起到不经意的效果。
据公开报道,该行不定期举办“火花沙龙”创新创意交流活动,为内外新产品、新技术交流建立有效连接,加强全行创新资源储备,推动前沿技术快速落地,其中就包括ChatGPT在金融里的应用。据统计,通过建成全行“火花”创新平台,已经新增18个创新创意项目,其中15个创意转化立项。
数据资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对底层数据的精准处理应用。但在激活数据要素,支撑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本身的固有特质,使得银行依然面临许多痛点和挑战,数据要素价值往往难以释放,如何解决业务需求和数据本身之间的矛盾,上海银行对此做出了有益探索。
上海银行自2013年即启动数据治理规划明确清晰的实施路径,于2022年启动了数据资产体系建设工作,并于2023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量化管理级(4级)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形成《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体系》白皮书,为业界提供了上海银行发展模式下的数据管理经验和劳动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释放银行业数据资产价值、促进银行业数据要素流通起到了参考和支撑的重大作用。
在研究新成果的同时,数据治理规划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据财报公布数据显示,该行基于数字模型的营销获客活客数量同比提升62%;智能客服方面,全渠道智能自助服务占比超80%,在线分流率超97%;智能运营方面,建立数字员工管理体系,激发数字化潜能,累计上线200多个数字员工,提升运营效率。
数字化转型,流淌城市温度
据财报,2023年9月末,该行养老金客户158.07万户,保持上海地区养老金客户份额第一;管理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AUM)4,517.96亿元,占零售客户AUM的比重为47.41%,较上年末提高0.45个百分点。
作为服务上海地区逾三分之一养老金客户的国资金融机构,上海银行始终坚持“敬老、为老、爱老”理念,持续推进养老金融升级发展,从智慧化、适老化、数字化等方面,不断丰富养老金融服务内涵,其中也有数字化转型的一份功劳。
金融业务不断数字化的潮流,在给大家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会熟练使用数字产品的老年群体带来了些许困扰。该行的“云网点”就是推进金融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产物,既有传统网点面对面人工服务的优势,又可满足在家安心便捷办理的需求。成为上门服务之外有力的线上化支撑,让老年群体不致成为数字时代的“孤儿”。
具体说来,该行持续围绕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的难点与痛点,从界面、交互、流程等推进“云网点”适老体验提升。只需有网络就可办理,流程上摈弃传统线下复杂流程,一键呼入,口述诉求即可轻松办理。还于首页显著位置显示“云网点”入口图标,简化菜单内容并提供方言服务,让老年人敢用、会用、好用,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得性,有力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温度”。
目前,“云网点”已覆盖老年群体常用的非现金业务,支持老年客户常用的大额转账、密码服务等常用交易场景。据统计,2023年以来,云网点年累计服务客户逾22.5万人次,60岁以上老年客户呼入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
积极融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数字转型,在为上海银行业务开辟了全新思路方向的同时,也使得该行具备鲜明特色,能够更好立足上海,服务城市与国家发展的大局,并以“专业、可信赖、有温度、有情怀”的使命担当,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承诺,助力人民群众乐享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