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强于需求弱,政策组合拳在路上
2024年1-4月宏观数据点评
全文共10234字,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文 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伍超明 李沫 胡文艳
核心观点:
4月份主要供需指标表现分化,工业、出口、就业、物价等指标总体改善,但受节假日错月、南方雨涝灾害以及政策发力偏慢影响,消费、基建、房地产等指标回落,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结构上“生产强需求弱、外需强内需弱”的分化特征凸显。预计“靠前发力”和“有效落实”将是未来政策运行主逻辑,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启动发行和新一轮稳地产、去库存政策组合拳出台,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望得到巩固和增强,预计全年增长GDP约增长5.1%左右。
摘要:
>>工业增加值:低基数与出口回升带动生产超预期改善。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较3月份加快2.2个百分点,环比增速高于历史均值0.5个百分点,均表明国内工业生产活动明显加快,原因有四:一是过去两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对工业生产形成有力支撑;二是4月出口增速回升,对工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显著;三是新动能、制造业技改需求偏强,对工业生产形成助力;四是需求总体缓慢改善的正向激励作用逐渐显现。往后看,政策前置发力、中美补库存周期共振以及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均对工业生产形成支撑,但需求不足对工业生产的钳制作用仍强,未来工业增加值大概率稳定运行。
>>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2024年约增长5.1%。4月份经济呈现出四大特征:一是经济总体恢复向好,产业升级持续加快;二是供给端工业生产明显加快、服务业生产有所放缓;三是需求端出口好于预期,消费和投资均有所放缓;四是经济恢复不均衡,经济回升基础待加固。预计2024年经济恢复将整体回升向好,二季度是高点,增速在5.5%附近,全年GDP约增长5.1%,各季度间走势相对平稳。
>> 消费:餐饮汽车等拖累社零放缓,预计全年社零有望温和回升至5%左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一是受假日错月效应、高基数效应和居民消费意愿偏弱等影响,餐饮收入增速回落较多,贡献了社零降幅的约1/3;二是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回落较多,贡献了社零降幅的约2/3,其中汽车类商品是主要拖累,房地产类商品增速亦回落较多;三是限额以下商品零售相对稳健,未来修复空间较大。整体看,1-4月份社零累计增长4.1%,较去年全年两年平均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呈总体回升态势。展望年内,受经济循环逐渐畅通带动居民收入回升、稳民企促消费政策刺激加码、服务消费需求继续恢复支撑,预计全年消费有望温和回升至5%左右。
>>投资:三大投资增速均回落,房地产仍为主要拖累。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较上月放缓0.3个百分点,环比增速转负,投资端动能边际放缓。分结构看,三大类投资增速均回落,但延续“制造业引领回升、基建支撑平稳、地产拖累加深”的分化特征。一是疫后高基数和产能利用率偏低导致中游装备制造业增速边际回落,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9.7%,预计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及中美共振补库存,将支撑二季度制造业投资维持一定韧性,预计上半年中枢在8%左右。二是南方雨涝灾害以及政府债券发行偏慢,共同导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较1-3月放缓1.0个百分点,预计财政存款加快使用、政府债券快发快用以及大项目落地建设将对未来基建投资形成一定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7%左右。三是房地产仍处于调整期,投资下降动能仍大,其中需求端销售和投资增速降幅扩大、供给端去库存压力续创有记录以来新高、价格持续下行、先行指标预示投资没有企稳,近期稳地产、去库存新政有望改善预期,但效果待观察。
>>国内政策展望:“靠前发力”和“有效落实”将是未来政策运行主逻辑。财政方面,预计二三季度将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使用高峰期,财政稳增长支出强度有望得到延续和提升。结构上财政将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新型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均是重点支持方向,以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调结构。货币方面,预计降准先行,降息可期。一是为配合财政政策发力,加之监管层频频释放降准仍有空间信号,预计二季度降准概率偏大。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实体融资成本偏高,降息必要性仍强,但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美联储降息延后,预计降息时点延后,“好钢用在刀刃上”。
正文
一、工业增加值:低基数与出口回升带动生产超预期改善
2024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较1-3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见图1),比去年全年加快1.7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4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较3月份加快2.2个百分点(见图1);环比增长0.97%,较上月大幅改善1个百分点以上,也高于历史均值水平(2012-2019年同期均值为0.5%)较多(见图2),反映出国内工业生产活动明显加快、维持较高景气度。
4月工业生产明显加快,原因有四:一是低基数效应对本月工业生产形成有力支撑,如2022-2023年4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较上月大幅回落3.1个百分点,有利于今年同期生产增速走高。二是受全球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影响,4月出口增速由负转正、环比增速高于历史均值水平,对工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显著,受此影响,4月外资、私营企业生产增速改善幅度明显好于国有企业,绝对值水平也已高于国企(见图4);三是国内新动能韧性十足,制造业技改需求仍偏强,对工业生产形成助力,如4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比上月加快3.7个百分点,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4.6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持续提升;四是国内需求总体缓慢改善也有利于工业生产恢复,如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明显回升,与2023年同期值持平、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较多(见图3),表明需求总体仍在改善。往后看,政策加快前置发力、中美补库存周期共振以及新动能加快发展,均对工业生产形成支撑,但海外需求持续改善具有不确定性、国内地产需求低迷以及供需衔接不畅问题犹存(4月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仍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见图3)),工业增加值或总体维持稳定增长。
分门类看,三大工业行业生产均回升,制造业支撑作用显著。4月份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0%、7.5%和5.8%,较3月份提高1.8、2.4、0.9个百分点,三大门类生产均回升较多(见图5)。但占全部规上工业营收的比重达85%以上的制造业生产增速,改善幅度最大且绝对值高于整体0.7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显著。
从制造业内部看,中游装备制造带动作用明显,上游、下游涨跌互现。一是受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等的影响,4月份上游原材料行业生产多数较上月回升,但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拖累黑色金属加工压延业等相关行业生产反而有所回落(见图6)。二是受益于出口需求回升、国内技改需求释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支撑,4月份中游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比上个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增长15%以上,支撑作用突出,其他中游行业生产亦均有所加快。三是受益于国内外消费温和恢复,4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个月加快1.7个百分点,但已公布数值的下游消费品制造业细分行业增加值增速涨跌互现,如外需好转对纺织业生产的带动明显,国内消费恢复对文教工美等生产形成一定支撑,但部分消费品行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且仍偏低(见图6)。
从产业结构看,高技术制造业生产高于整体,国内转型升级步伐加快。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增速较3月份提高3.7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制造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见图7),反映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生产提速明显,制造业产业升级步伐步入快车道,同时新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传统动能下降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二、国内生产总值:预计2024年增长5.1%左右
2024年一季度GDP增长5.3%,较去年四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6%,比去年四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略低于2016-2019年同期均值0.08个百分点,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得到巩固和增强。4月份经济指标整体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但消费、服务业生产、投资等指标受节假日错月、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南方雨涝灾害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同时结构上“生产强需求弱、外需强内需弱”分化特征依旧明显,经济恢复均衡性有待加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的突出矛盾。4月份经济呈现以下四大特征:
一是经济总体恢复向好,产业升级持续加快。一方面,工业、出口、就业、物价等指标总体改善。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下降;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7%,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比上月加快3.7个百分点,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6个百分点;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6.9个百分点。
二是供给端工业生产明显加快、服务业生产有所放缓。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6.7%,较上月提高2.2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GDP增速1.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提速;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5%,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到假日错月带来的高基数影响,据统计局数据,假日错月带来的高基数因素影响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回落超过1个百分点。
三是需求端出口好于预期,消费和投资均有所放缓。4月出口受低基数和外需改善影响增长5.1%,较上月提高8.9个百分点,对经济支撑作用增强。国内需求方面,1-4月消费、投资分别增长4.1%、4.2%,较上月分别放缓0.6、0.3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假日错月因素、南方雨涝灾害和政策效用待显现等因素影响。内需恢复韧性有待强化,政策应继续发力畅通国内大循环。
四是经济恢复不均衡,经济回升基础待加固。从需求端内部看,经济动能呈现出“服务消费强于商品消费、制造业基建强于房地产投资”的分化格局。一方面,1-4月份服务消费同比增长8.4%,高于社零增速4.3个百分点,而商品消费增长3.5%,低于社零增速;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分别增长9.7%、7.8%,房地产投资降幅继续扩大0.3个百分点至-9.8%,对需求和经济恢复形成钳制,不利于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综上,预计全年经济恢复将整体回升向好,全年增长5.1%左右,二季度是全年高点。2024年将是经济回暖和通胀温和回升之年,动能上将逐渐由政策支撑切换到内生循环温和复苏。预计二季度是全年高点,增速在5.5%附近,全年GDP约增长5.1%,各季度间走势相对平稳。
三、消费:餐饮汽车等拖累社零放缓,预计全年社零有望升至约5%
(一)餐饮、汽车等拖累社零增速放缓,消费修复面临波折
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下同)同比增长4.1%,较1-3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全年两年平均增速仍高0.7个百分点,总体呈回升态势。4月当月社零同比增长2.3%,较3月降低0.8个百分点(见图9),2022-2023年4月社零两年平均增长2.6%,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表明基数效应的拖累有限;据统计局初步测算,今年假期天数比上年同月减少2天带来的假日错月效应,影响社零增速回落超过1个百分点,是主要拖累因素之一。从环比看,4月社零环比增长0.03%,低于2011-2019年历史同期均值水平约0.9个百分点,也反映出社零消费有所改善,但仍偏弱。4月消费数据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餐饮收入增速明显回落,贡献了社零降幅的约1/3。受假日错月效应、去年同期基数偏高(2022-2023年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速较上月提高2.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等的影响,4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4%,较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见图9),下拉社零增速0.28个百分点左右,贡献了当月社零降幅的约1/3。
二是汽车等拖累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降至1%以下,对社零降幅的贡献约占2/3。4月份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长0.9%,较上月大幅回落1.6个百分点,对本月社零降幅的贡献约占2/3,是其下降的主因。1-4月商品消费具体分商品种类看(见图10):1)受前期降价促销存在一定透支效应和居民外出消费意愿偏弱的影响,4月份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下降5.6%,较上月大幅回落1.9个百分点,回落幅度高于全部社零和全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是重要拖累因素;2)受今年以来消费促销政策力度加大等影响,升级类商品和基本生活商品消费需求均多数恢复,非必需类商品增速维持高位(见图11),如4月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等商品零售额增速均在10%,且前者较上月提高较多;3)受房地产市场销售依旧低迷,前期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家装消费品换新政策显效偏慢等因素影响,房地产相关类商品增速再度有所回落(见图10-11),但随着稳地产政策加码显效和相关促消费政策加力,房地产相关商品消费或延续修复态势。
三是限额以下商品零售相对稳健,未来修复空间较大。4月份限额以下商品零售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并高于社零和限额以上增速,对4月社零形成一定支撑(见图9),但1-4月限额以下商品零售增速仍低于社零和限额以上增速。这表明受“弱价格、弱预期、弱现实”负反馈循环影响,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渐进改善,但整体仍偏低,背后原因在于地产、民营投资和城投持续偏弱对就业吸纳力减弱有关。从更长时间看,2023年2月份以来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增速、月均收入增速总体改善,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也整体处于低位(见图12-13),因此预计2024年中低收入群体消费仍将继续恢复,但面临“就业-收入-消费”循环不畅的制约,修复过程或是一个缓慢回升过程。
(二)预计2024年消费继续温和修复,全年社零增长5%左右
一是经济循环逐渐畅通将支撑居民收入回升,对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均形成提振。受益于政策前置发力、出口拖累作用减弱以及市场主体信心逐步修复,GDP增速大概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加上需求恢复和低基数对CPI和PPI形成向上支撑,全年名义GDP增速有望高于实际GDP增速,全年有望达到6%左右;“需求-价格-企业利润-居民收入-需求”的经济循环也有望趋于顺畅,居民收入改善对消费潜能的释放形成支撑。
二是“消费促进年”政策刺激加码和部分商品的低基数效应,均有利于推动消费中枢继续回升。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是2024年经济的重点工作。2024年“消费促进年”活动,一方面将使传统消费和汽车地产等大宗消费受益于以旧换新和家装换新等政策,新型消费潜能也能得到激发,叠加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有利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稳定恢复。另一方面中低收入群体就业收入有望持续改善,限额以下商品零售增速将继续向上恢复。如私营部门盈利好坏直接决定招工人数多少,而就业与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关系密切(见图12),就业的改善有助于消费恢复。
三是服务消费有望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未来增速有望维持高增。在餐饮收入恢复的带动下,2023年服务消费需求恢复较快,但2020-2023年服务业增长中枢尚未回归至疫前水平,其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以及房地产业恢复滞后是主要拖累,预计2024年上述领域仍存向上修复空间,对相关服务消费需求释放形成支撑。
四是消费修复高度仍不宜过度高估,预计全年社零增长5%左右。一方面,受地产等传统动能拖累仍大,市场主体预期恢复需要时间、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等因素影响,预计2024年经济内生循环恢复弹性有限,对居民收入恢复的支撑不宜高估;另一方面,从边际消费倾向看,当前居民对未来经济和收入预期有所改善,但仍偏谨慎,增加预防性储蓄意愿仍强,如居民将更多收入“定期化窖藏”行为依旧较明显(见图14),或导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改善仍偏慢(见图15)。此外,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提供者,但2017-2022年其接连遭受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冲突、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多轮内外部冲击,导致其经营陷入困境、增加投资意愿不足,或持续拖累居民“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恢复,制约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公式,在实际GDP增长5%左右、综合通胀指数约增长0.5-1.5%的假设下,我们预计2024年名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约增长6%。同时假定2024年国内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存在悲观、基准、乐观三种恢复情景,即与2023年水平基本相当、恢复2020-2023年降幅的一半,以及完全恢复至2019年水平,可测算出基准情景下2024年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
四、投资:三大投资增速均回落,房地产仍为主要拖累
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2%和0.3%,较1-3月份放缓0.3和0.2个百分点(见图16)。从环比增速看,4月份季调后的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03%,较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由正转负,大幅低于疫情前水平(见图17),投资端动能边际放缓。从内部结构看,1-4月份三大类投资增速均边际回落,但延续“制造业引领回升、基建支撑平稳、地产拖累加深”的分化特征,房地产市场低迷是投资不振的主要拖累(见图18)。
从民间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看,1-4月份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9个百分点,较1-3月份小幅收窄0.1个百分点(见图16),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区间。今年以来两者差值继续位于高位,民间投资恢复滞后特征愈发凸显,主要原因在于受房地产下行压力仍大、出口不确定性仍强、价格低迷不利于预期和信心恢复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均不足,民间资本“不敢投”“不愿投”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仍待政策加力提振信心、改善预期。
(一)中游装备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撑减弱,预计未来有望维持强韧性
1-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较1-3月份放缓0.2个百分点(见图18),仍为三大类投资中最高读数,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偏强。制造业投资边际放缓但仍有韧性,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受疫后高基数以及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偏低影响,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对制造业的支撑有所走弱;二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国内基建加快预期偏强带动,部分上游行业投资扩产意愿有所扩张;三是国内消费需求温和恢复以及企业盈利连续正增长,对企业投资扩产业形成积极带动。
从行业看,中游装备制造业投资放缓,消费品和原材料制造业投资有所加快。一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财政加快发力预期升温、行业库存处于低位影响,上游原材料行业投资扩张有所加快,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明显回升;二是受疫后基数偏高、产能利用率偏低、外部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等因素影响,中游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普遍回落;三是受低基数和国内消费需求温和恢复影响,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下游制造业投资增速边际回升(见图19)。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持平于整体,产业升级步伐继续推进。1-4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较1-3月份放缓1.1个百分点(见图20),持平于制造业投资增速。受前期高基数影响,新动能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超出整体,对制造业投资增速的贡献有所减弱,但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仍维持高位,国内产业升级步伐持续推进。
展望未来,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强韧性,上半年中枢在8.0%左右。一是新质生产力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将驱动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启动,将对制造业投资形成一定支撑。二是中美补库存周期共振开启将对制造业投资形成积极带动,特别是出口相关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继续高于整体。三是前期盈利走弱和产能利用率低位对制造业投资的制约仍强。如2023年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录得负增长,对企业投资扩产的能力和意愿形成一定制约(见图21);当前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极低分位数水平(见图22)。
(二)雨涝灾害和财政发力偏慢共致基建投资回落,预计上半年约增长7%
1-4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分别同比增长7.8%和6.0%,较1-3月份分别放缓1.0和0.5个百分点,南方雨涝灾害以及政府债券发行偏慢是主要拖累。分行业看,电力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行业投资增速回落较多。如1-4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26.2%和-4.5%,较前值分别回落2.9和2.6个百分点(见图23)。其中,前者仍保持双位数增长,新能源项目对基建投资的支撑仍强,后者降幅进一步扩大,反映出财政发力不及预期;但增发国债资金对应的水利管理业投资,1-4月份增速录得16.1%(见图23),对整体基建投资的支撑作用有所增强。
展望未来,在财政存款较为充足、政府债券将迎来发行高峰以及大项目带动作用较强的共同支撑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但土地市场低迷以及地方化债制约不容忽视,预计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中枢在7%左右。
一是财政存款较为充足和政府债迎来发行使用高峰,短期基建投资资金端仍有保障。其一,4月底财政存款仍处于历史高位(见图24),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政策要求下,预计未来财政存款有望加快使用,存量财政资金对基建投资资金形成一定保障;其二,据统计,截止5月17日,新增专项债券累计发行9017.6亿元,发行进度大幅落后于往年(见图25),预计未来将落实4月份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其发行使用进度,将对基建投资资金形成一定支撑。此外,日前财政部已经公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表,1万亿元债券将于5-11月份分22次发行(见图26),若按照均等金额平均发行,那么5-6月份将发行约26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考虑到其使用效率可能高于地方债,预计也将二季度基建投资资金形成一定的支撑。
二是增发国债项目以及重大项目开工将对基建项目提供较强支撑。一方面,去年1万元增发国债共对应1.5万个具体项目,全部与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并且高度集中于水利领域,将为2023年投资增速偏低的水利环境投资提供充足的项目保障。另一方面,据统计,目前已有21个省市公布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且下达或开工时间集中在1-2月份,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延续近两年“适度前置”特征,预计在基建投资资金来源较为充足、上半年为稳增长关键期的共同影响下,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有望进一步提速。此外,未来新增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有望加快落地推进,将与增发国债项目、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合力,对基建投资项目端形成支撑。
三是土地市场低迷和地方化债推进均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一定的制约。其一,1-3月土地出让收入下降6.7%,土地市场低迷一方面会直接降低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会削弱城投平台融资能力,对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形成间接拖累。其二,在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要求下,2024年城投平台净融资将继续受限,也对基建资金端形成制约。如4月份城投债净融资继续录得负增长,且收缩程度有所加剧(见图27),高风险地区城投融资受制对基建资金来源形成一定拖累。
(三)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稳地产、去库存政策效应待观察
回顾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一季度受前期积压需求快速释放出现回升,二季度二次探底调整,三季度稳房市一揽子政策密集出台,但止跌效果并不明显,四季度延续调整,但稍有企稳迹象,全年处于深度调整期。今年初以来,各地陆续取消各种限制性政策,但市场预期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效果欠佳。2024年前4个月基本延续了去年调整态势,1-4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至9.8%。
1、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去库存压力继续创历史新高
从需求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增速降幅扩大。一是销售面积降幅较大。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同比下降14.4%,降幅较上月收窄9.3个百分点,其中原因归功于去年4月份基数大幅下降15.8个百分点;1-4月累计下降20.2%,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整体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调整趋势(见图28)。二是投资增速降幅继续扩大。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38%,降幅较上月收窄9.5个百分点,原因同样归功于去年同期基数大幅下降8.4个百分点;1-4月累计下降9.8%,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处于调整下降过程中(见图28)。
从供给看,去库存压力继续加大,创有数据记录以来新高。受保交楼政策和配套措施落地显效影响,去年房屋竣工面积增速相对稳健,但今年4月份仍下降15.4%;其他指标如房屋新开工面积仍然疲弱;本月房屋施工面积增长35.1%,原因在于去年同期增速很低,为-42.3%,如果扣除基数影响,两年平均增速为-14.4%;因此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深度调整中(见图29)。2021年以来,衡量库存变化的产销比(待售面积与近三个月平均销售面积之比)指标由降转升,今年4月仍处于升势中。如4月份为8.2倍,较上月提高0.3倍,比2020年底提高5.3倍,处于有数据记录以来的高位(见图30)。从商品房待售面积看,4月较上月减少280万平方米至7.46亿平米,也处于有数据记录以来的高位;4月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5.7%,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总体看,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持续加大,尤其是在销售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从价格看,商品房价格增速延续负增长。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6%,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环比负增长;同比下降3.5%,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见图31)。
2、领先指标预示投资增速下行压力仍大
一是房企资金来源增速降幅仍大。2024年4月房地产资金来源同比下降20.1%,降幅较上月收窄8.9个百分点;1-4月累计下降24.9%,降幅较1-3月收窄1.1个百分点(见图32)。从资金来源细项数据看(见图33),其他资金(由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两部分组成)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达到约50%,4月当月增速为-34.4%,降幅较上月收窄6.1个百分点;国内贷款方面,受去年8月份房地产政策影响,9月份以来出现一定改善,占比从10%左右提高到16.4%,4月降幅扩大4.1个百分点至-10.5%;在资金来源中占比约1/3的自筹资金,4月增速大幅提高23个百分点至9.3%,由负转正,部分原因与去年同期基数下降10.5个百分点有关。总体看,房地产销售和房地产价格是影响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的最大因素,虽然自筹资金来源在融资政策支持下有所好转,但房企融资困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预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难言结束。
二是土地市场不活跃,民营房企拿地意愿较弱。受房价下降和房地产销售放缓影响,土地市场疲弱,没有明显恢复,土地成交面积增速仍为负增长。如4月100个大中城市、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成交土地面积累计增速分别为-8.8%、-22.8%、-10.8%、-7.2%(见图34),同时成交土地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房企购地能力和意愿低。由于房地产市场中民营房企占比约80%,土地市场的疲弱,也表明民企拿地意愿不足,拿地主力军估计是各地地方国资和央企。土地市场的真正自发好转,尚需销售市场的持续向好。
三是房地产销售降幅仍大,预示投资增速仍有下行压力。房地产销售面积对房地产投资有较好的预示作用,按照历史经验,前者一般领先后者4-10个月左右(见图35)。2023年初以来,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降幅一季度先收窄,此后降幅不断扩大,目前处于探底寻稳过程中,预示未来数月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扩大的趋势难以改变。
综上,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中,整体处于筑底阶段,预计系列政策对房地产销售有一定刺激效应,但对房地产投资存在滞后效应,因此对投资的短期影响不大。在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预期扭转需要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此轮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时间要长于以往、回升斜率也低于往年,房地产市场恢复需要一个较长时间。
展望2024年,随着“三大工程”的推出,以及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自然资源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联合出台新一轮稳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政策“新政”,力度加大,标志性意义强,将改善居民、房企和国民经济增长预期,但具体效果有待评估。
免 责 声 明|
本微信号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时,并不表明这些内容代表本人观点,其目的只是供访问者交流与参考。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微信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阅读者的一切商业决策不应将本微信号内容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微信号所涉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本微信号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于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客观中立地做出,并不含有任何偏见,投资者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对任何基于偏见角度理解本微信号内容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微信号内容(除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表、引用或传播。
本人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明察宏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