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严监管与高质量发展并举

2024-07-19 10:54:01 证券市场周刊 

二季度以来,金融行业政策强调严监管与高质量发展并重,更加贴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随着新一轮强监管周期的开启,三季度货币政策将延续支持性立场,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淡化总量,质量和结构将持续优化。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2014年后国务院再度出台十年一次的资本市场纲领性文件,即第 三次“国九条”(下称新“国九条”)。随着资本市场顶层设计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政策的密集落地,监管层对市场关注的问题及时回应,当前政策落地的强度和节奏均强于以往,监管层旨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政策在“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等处着墨颇多,高质量发展思想贯穿始终。

五矿证券认为,三季度金融行业政策仍将延续严监管和高质量发展并举的精神,重点关注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质生产力、防风险等领域的相关表述。

新国九条“1+N”政策体系持续优化

与历史上两次文件更侧重“发展”相比,新“国九条”坚守资本市场的政治性、人民性,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强调监管与发展并举,更加贴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在新“国九条”颁布的同日,证监会、沪深北交易所同步更新N项配套规则,与新“国九条”共同构成“1+N”政策体系,共同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新“国九条”不仅勾勒出资本市场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层层递进提出未来5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三大阶段性发展目标,并从上市公司监管、金融机构监管、深化改革三个方面护航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要求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高上市质量;畅通出口关,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强分红、减持、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推动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在金融机构监管方面,引导经营机构树立正确理念,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交易监管,壮大中长期资金投资力量。

在深化改革方面,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大对违法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3月15日,证监会四箭齐发,分别从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和加强投资者保护、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矫正行业机构定位、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四个维度助力资本市场生态建设。

证监会在新“国九条”颁布同日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并就发行监管 、上市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监管、交易监管等方面的六项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压实上市、交易、减持、分红、退市等环节全链条各环节责任,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资价值回报投资者。

二季度,监管层就公募基金降费、上市券商监管、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等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上述政策均围绕新“国九条”展开,形成“1+N”政策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本轮强监管周期已开启。

新“国九条”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国九条”坚持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错位 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性发展。”健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于做好五篇大文章、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近期,监管层把更多关注集中于“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方面,包括4月政治局会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6月深改委会议提出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还有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600663)论坛重提“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及会后火速落地深化科创板改革的8条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是对促进新质生产力、金融高质量发展释放的浓浓暖意,也是 新“国九条”思想的贯彻落实。

防风险是金融监管政策的主线和底线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金融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大大提升,会议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重点。2024年,防风险仍然是金融领域监管政策的主线之一,防止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及点名提示长债风险则是二季度的政策主线。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是本轮改革的重点,5月21日,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重要批示,“强化地方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5月27日,政治局会议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旨在进一步推动在金融领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

在产融结合方面,防范中央企业金融业务风险是监管重点,当前央企清理金融类资产正在提速,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扩大会议中提出“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上半年,债市在经济复苏动能不足、货币政策稳中偏松、资产荒逻辑未反转等因素下走牛,3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2.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至20年以来新低。4月以来,央行对长债利率持续保持关注,多次在公开场合提示关注长端利率风险,虽然对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长债利率仍然保持下行趋势。

在2024年一季度及二季度货币例会中,央行均提示“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中表示,“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央行对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引导预期 。7月1日,央行发布重磅公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引导利率向上信号意义明确。央行多次公开“喊话”警惕长债利率风险,是出于金融防风险的考虑,有利于助力宏观和金融的风险调控,稳定市场及投资者信心。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二季度货币政策仍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监管层通过加大防范资金空转力度、整顿手工补息等方式,促进金融更高质量的服务实体经济。二季度货币政策 执行报告整体延续一季度的表述:“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更好的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新增“有效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表述,在总量平稳增加、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上,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

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央行的货币政策将延续稳中偏松的主基调,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的流动性支持;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由此判断,三季度货币政策将延续支持性立场,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淡化总量,质量和结构将持续优化。

(作者为资深投资人士)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