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调控机制改革提速 强化政策利率主导性

2024-07-23 00:00:0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本周一,中国人民银行连发多条公告,既涉及多个重要利率的调降,也包括政策利率体系机制的优化。自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6月中旬在陆家嘴(600663)论坛上首次释放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进一步改革的信号后,此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国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改革明显提速。从增设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到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招标方式改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再到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常备借贷便利(SLF)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同幅下调,一系列密集动作的背后都指向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主导地位,并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

优化利率调控机制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题中之义,也是“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健全预期管理机制”的重要内涵。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和借鉴海外利率改革经验看,下一步人民银行优化利率调控机制的路径渐明晰:

一是强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央行政策利率的主导性和稳定性。主导性体现在逆回购操作招标方式的优化,从价格招标改为数量招标,以固定利率的方式明示操作利率,进一步增强央行对政策利率的掌控力;稳定性则体现在利率走廊的区间宽幅“跟随式”收窄,以及通过增设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降低市场利率大起大落等极端波动的出现,强化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上下窄幅波动的机制保障。

二是进一步理顺从短期政策利率到长期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MLF利率的政策色彩淡化后,银行间资金利率、国债利率、LPR等市场利率将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锚”,并通过市场化价格发现机制确定。昨日LPR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同幅调整,也表明LPR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在逐步理顺。

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目标下,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还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空间。例如,衡量短端利率调控是否达到目标,需要有个目标利率,发达经济体央行主要盯的是隔夜利率,我国央行目前主要盯住银行间7天期回购利率即DR007,但也越来越多参考隔夜回购利率DR001,隔夜回购交易量占比更高、代表性更强,未来也可以考虑盯住隔夜回购利率。LPR报价与最优客户贷款利率之间仍存在一定偏离,下一步在提升LPR作为贷款定价主要基准的公允性和质量方面仍有不少改进空间。此外,利率走廊的宽幅也有进一步收窄空间。

利率调控在调节货币供求、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也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抓手。近一段时间以来,利率调控机制改革提速,预计下一阶段这一领域的改革仍将蹄疾步稳,并将对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投融资活动带来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