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商业银行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参与者。扎根上海75年,上海农商银行传承自1949年诞生的上海农信事业,从“农信社”到“农商行”,普惠使命始终薪火相传。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提出“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的新理念,与各级政府、基层社会组织共创社会治理新模式。
跬步致远,久久为功。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上海农商银行坚持“金融向善”,继续深耕普惠金融,深入推进“广度”布局、“强度”攻坚、“温度”关怀、“密度”联结、“跨度”融合、“深度”服务的“六度共治”赋能模式,为金融服务社会民生、赋能社会治理提供新范例,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金融向善,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穿透缝隙
如何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穿透缝隙,温暖每个角落?这是上海农商银行长期以来持续书写的时代必答题。
金融向善,普惠金融是上海农商银行最鲜明的特色。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科创、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立行之本,上海农商银行依托自身的经营属地化、客户普惠化、服务专业化等优势,坚持“定位向下、服务向细”,全力做好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特色服务产品与服务模式,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服务。
广度布局,惠及更多的普惠客户。一代代农信人、农商人走村入户、双脚沾泥,常年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等基础客群,上海农商银行是上海地区业务经营最为下沉的银行之一。依托上海区域的逾360个网点,上海农商银行已实现对上海郊区100多个乡镇1550余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同时,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化渠道提供全天候、全覆盖、随时随地可得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部360余家营业网点中,约64%的网点位于农村地区,满足远郊居民的日常金融服务需求。
密度联结,带来公平的金融发展权。上海农商银行推动建立党组织领导、政府主导、银行主办(协同)、多方参与、优势互补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将普惠金融和服务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惠及广大的小散客户和传统市场弱势客户群体。深入园区、商会、行业协会,深化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落实“万企千亿”和首贷户“千企万户”行动……由点及面实现广泛覆盖,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截至2024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820亿元,普惠小微客户数超过5万户。
深度参与,从服务向治理延伸。从耕地补助、撤队费发放到农村居民养老金代发、新版社保卡换发,上海农商银行依托于与村民基本生活休戚相关的民生业务,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上海市民共同成长。新时期新模式,上海农商银行以网格化金融服务为载体,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自2021年启动整村授信工作以来,累计完成193个信用村、7个信用(乡)镇认定,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缺少有效抵押、缺乏信用支撑等相对薄弱的环节,切实提高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
强度攻坚,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作为一家发源于郊区镇村、有着“农”字渊源的本地银行,上海农商银行饮水思源,一直以来深化镇村建设,积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今年4月,一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助力镇村高质量发展”百日百镇系列行动正式启动,因地制宜提升镇村整体服务层级。截至2024年6月末,已完成108个行政镇(乡)的联络对接,形成一镇一策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合作内容涵盖党建共建、结算、公司金融、个人金融等多个业务板块,以金融活水滋养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助力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做一家老百姓信任、最有温度的银行”,对于上海农商银行而言,不仅是使命,更转化为坚定践行的动力。
向美而行,赋能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协同各级政府和基层社会组织打造赋能社会治理的主阵地,致力于社会资源的金融化整合、社会问题的金融化解决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化服务,为上海金融机构服务社会民生、赋能社会治理提供新范例。
跨度融合,向美而行。目前已有920个“心家园”公益服务站在上海214个街道、乡镇、社区相继开设,覆盖率达99%。形式丰富的各类社会活动有声有色开展,便民、利民、惠民的各项综合社会服务持续落地。通过“心家园”,上海农商银行将网点服务延伸到社区服务,将金融服务延伸到非金融服务,满足百姓对更美好、更优质生活的追求。
居民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外来人口占比超60%,上海闵行区是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和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针对来沪工作人员租房“远、贵、难”的痛点,在政策的推动下,“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在闵行持续推进。其中,有巢国际公寓社区马桥AI店在去年投入运营以来,持续迎来入驻热潮。
随着入驻人员的增多,有巢社区更加注重管理服务“暖人心”。今年2月,上海农商银行马桥支行与有巢社区签约,共建“心家园”。自合作以来,马桥支行在有巢社区举行了多场防非反诈、消费者权益保护讲座,帮助守好城市建设者的“辛苦钱”。“我们近期关注到网络刷单兼职等诈骗新形式,希望能通过宣讲提高大家警觉。”支行相关负责人说。
守护每一份辛勤付出,为劳动者撑起一片“绿荫”。实际上,作为上海网点最多的银行之一,上海农商银行早在2017年3月就加入“爱心接力站”,网点内常备饮用水、急救包、公共雨具和书报杂志。七年间,每有酷暑难耐或者寒风凛冽时,无论在城市中心还是远郊,总有一处阴凉或一室温暖供一线建设者避一避暑、躲一躲寒。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在上海这座“人民城市”,一家有温度的银行,不仅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更是城市精神的创新表达。
每个周三的上午,上海农商银行斜土东路支行2楼,传来阵阵悦耳的演奏声。这是上海PURSUIT(追求)室内乐团正在排练。该乐团以弦乐演奏见长,由老、中、青近20名成员组成,在观众中享有不错的口碑。
作为一家非职业乐团,乐团音乐总监黄国真此前一直为寻找合适的排练场地而苦恼。上海农商银行斜土东路支行在走访“心家园”共建伙伴保屯居委时,得知了该情况。支行负责人主动提出,装修后开业的新网点计划在二楼开辟一块“社区友好活动空间”,可以免费给乐团使用。
在保屯居委会的牵线搭桥下,乐团终于有了固定的排练场所。在来来往往的排练中,乐团成员与支行员工的亲密度逐渐加深。乐团成员们在空闲时间,还会与分支行员工一起到社区开展音乐类公益活动。
网点不仅仅是银行解决客户金融需求的场所,更是促成“美好发生”的空间。赋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上海农商银行靠前一步,走进居民社区生活,将美融入市民日常。“心家园”形式丰富,除了抚慰人心的音乐艺术,还有健康关爱、老年大学、社区舞台、家庭教育、农品惠购、公益服务、居家生活、综合金融服务等项目,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暖心服务,金融更要实现社会价值创造
“好金融”不是只会赚钱的金融,而是越来越有格局和情怀的金融,既要关注经济价值回报,更要实现社会价值创造。上海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把凡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金融赋能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向往的领域,作为自身战略的主航道,努力打造更加包容、更具温度、更有担当的银行。
多年来,上海农商银行开设“小小金融家”财商公益课程,寓教于乐,让普惠金融惠及更多年龄段的人群,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今夏,在火热的奥运氛围中,该行保德路支行“心家园”驿站携手上海女足队员走进保德路小学。运动场上,传球、运球、射门,小球员们跟着女足队员一起精进球技。
上海农商银行从2018年起冠名赞助上海女足,全力支持上海女足事业发展。虽然每年投入数千万元,但上海农商银行秉持“由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不当上海女足的东家,而是当好上海女足的娘家”。
长期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始终把支持上海女足作为支持上海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载体,并不参与球队的内部直接管理,而是充分信任及肯定俱乐部管理者、教练组对上海女足的常态化运营,给予教练、工作团队充分信任与支持。这种宏大的格局,造就了上海女足的不断进步。
千里之外,一场润物无声的“沪苗行动”让云南的孩子们有了同样美好的童年回忆。位于边远山区——开远、蒙自、保山的三所乡村学校设施陈旧,教学资源匮乏,亟待翻新、扩容。上海农商银行在三地试点落地书屋改造项目、添置文体活动用品,用心守护当地青少年健康成长。
经过四十多天的施工改造,返校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老旧的桌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阅读区,一排排崭新的图书陈列在书架,等待被小读者翻开。操场上,崭新的篮球在球员们手中传递。起跳、投篮,他们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展现了来自大山深处的蓬勃朝气。不远处,铿锵有力的鼓号声传来,校园鼓号队的队员们用上了盼望已久的新乐器。
从繁华都市到广袤乡村,带着一份超越利润之上的更高价值追求,上海农商银行关注到更多百姓的关切和诉求。2018年起,与云南文山州马关县3个村开展结对帮扶,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校舍环境等,不断推动困难地区乡村全面振兴。2020年起,在马关地区开展“云巅之上 医路同行”公益健康项目,把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贫困地区、送到百姓身边,通过健康体检起到“早发现”的目的,普及疾病预防观念和措施,提高当地百姓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2023年,上海农商银行携手云南、湖南等地多家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建设美丽乡村,关爱一老一小,助力当地百姓美好生活。
作为“国之重器”,金融机构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建构中任重道远。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这是上海农商银行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破解民生痛点的一大创新探索。以长期主义的坚守和执著,沪农商人不断淬炼服务民生的初心和韧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正如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所言,“目标从来就不遥远,一步步,一天天。我们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