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惠城惠民 源聚美好

2024-09-09 14:57:47 和讯 

  支持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普罗大众、助力城市发展“逐绿向新行”……扎根申城七十五载,上海农商银行始终聚焦城市大局、行业大势、民生大计,坚定践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服务上海“三农”、社区居民、新市民和小微企业的主力银行和主办银行,交出了一份惠城惠民的暖心答卷。

  办好民生实事,倾力服务人民城市建设

  临近中秋,上海豫园再次迎来市民和游客到访打卡。桂花树下人头攒动,九曲桥上行人如织,以“源聚美满 奇豫美好”为主题的展台前,人们或拍照打卡,或排着长队有序兑换源宝糕、源宝包、源宝茶……这是上海农商银行与豫园及其旗下绿波廊、童涵春堂等老字号策划的品牌跨界合作。别具一格的“打卡点”,抢手的跨界周边,欢声笑语伴随秋风传遍这座古典名园。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不仅意味着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对城市记忆的保留,更在于提升城市品质,让生活更美好。离豫园不到3公里的新昌路1号、7号地块的“蝶变”是当前一个生动样板。原先外墙破损、配套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的二级以下旧里变身为炙手可热的高品质住宅项目,该地块全部改造完成后,实现了从“城市旧貌”到“城市景点”的“破茧新生”。

  城市颜值是“面子”,市民幸福是“里子”。就在4年前,新昌路地块曾创出一个上海旧改新纪录——征询首日签约率达到99.48%。一位在此地居住了30年的市民陈先生当时激动地说:“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23平米的老房子里,平时我都不敢把亲戚朋友叫到家里来,因为出去走很久才能上个卫生间。”如今,包括陈先生在内的近3300户居民已全部告别“蜗居”多年的逼仄老房,乔迁明亮宽敞的新居。

  众所周知,城市更新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高、历史包袱重的特点,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下行周期中,如何为攸关众多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走出一条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路子,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比正常贷款,银团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更为契合城市更新项目的需求。”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深度参与黄浦新昌路旧改项目的全过程,在获悉开发商的资金需求后,第一时间开展实地走访、制定授信方案,最终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提供融资支持。在银团贷款的有力支持下,达成了住户、开发商、社区等多方的利益“最大公约数”,助力这一有沉重历史包袱的旧改项目“轻装上阵”。

  千人千面、百城百样,城市更新也不存在“统一解”。相较于市中心旧改项目“寸土寸金”的特点,位于城郊的闵行浦江镇召稼楼“城中村”改造项目有着别样的“烦恼”。这座有近千年历史的人文古镇面积大、改造个体多、投资金额高,未来区域内将涵盖动迁安置房、商品房、公租房、商业配套、商业办公以及文物保护建筑等复杂业态,成为国际化的农耕文化旅游地标。旧改完成后,当地居民不仅能显著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还有望就近在农旅产业链上解决就业问题。

  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行参与组建银团贷款,用于支持召稼楼旧改建设,后期该行还将持续关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探索多种融资支持模式,提供定制化、陪伴式的金融服务,助力上海加快建立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对金融机构而言,城市更新项目从“经济账”上看或许“赚头不大”“周期太长”,但在更高站位的“民生账”上却能获益颇丰。“商业银行如果只关注经济价值回报而忽视社会价值创造,则行之不稳、行之不远。”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指出,银行在发展中必须要放大格局,校准价值创造的方向和坐标,建立与民共进共赢、互利互惠的新发展逻辑和商业范式。

  助力产业升级,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大众

  从开埠之处以渔业为主的港口小镇,到解放后国内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再到现如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的产业结构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演变,城市发展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传统行业在转型中焕发新机,新兴产业在开放中枝繁叶茂。

  上海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发力“破旧”,制定了《深入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施方案》《金融支持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着重“立新”,针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推出专项服务方案,推动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上海素有“寸土寸金”之说,与具有广袤土地的国内其他省份相比,申城土地资源高度稀缺,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唯有以“质”取胜。如何破解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弊端,实现农民增收、市场物价基本平稳的同时让消费者享受“口福”?上海农商银行的答案是以科技兴农,以品牌强农,以联动惠农。

  在农业科技领域,上海农商银行近期为金山无人农场等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从浦东新区“张江种谷”、奉贤区“农业科创谷”、崇明区“农业硅谷”切入,助力农业生产由机械化迈向信息化、智能化。在农业品牌领域,打造符合大都市特点的“精品农业”,支持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打响本地优质农业品牌。在多方联动领域,深化“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四方合作机制,分散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用风险,为农业生产与信贷供给建立持久渠道桥梁。如为保障市民的“米袋子”,该行通过四方机制为上海龙头粮食生产企业乐惠米业首次办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放3000万元贷款,为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富贵病”发病率快速上升。据上海市卫健委数据,去年全市累计登记糖尿病高危人群已达200万人。近期,一个利好消息让申城“糖友”松了一口气,在市医保局的支持下,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新药“华堂宁”已进入全市100多家医院,相关费用的90%由医保承担,患者月度开支大幅降至自费30元左右。这一国产新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背后,有“华堂宁”受托生产方上海迪赛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的努力,而上海农商银行与迪赛诺的合作,也是一段十年信任、十年相伴的故事。

  新药从实验室到上市,需要经历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工艺验证、上市注册、审评审批等十几道环节。漫漫征途上,上海农商银行始终关注着迪赛诺的需求,按需定制服务方案, 2018年通过前期信用类贷款、后期股权质押的模式,为迪赛诺提供并购贷款,帮助企业理顺股权关系;此后,在长期陪伴中为企业的研发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助力“华堂宁”通过重重考验在2022年获批上市。迪赛诺总裁安晓霞表示:“公司依靠自身严格的质量体系和上海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帮助沪上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实现产业化,助力研发成果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农商银行作为合作方,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金融支持。”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轮科技创新,都离不开金融支撑。”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在谈及科技金融的重要性时强调,“做金融,一定要有超越利润之上的更高价值追求和舍我其谁的担当,胸怀‘国之大者’,践行金融报国的情怀。”

  转变发展方式,共建绿色智慧未来家园

  推动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绿色低碳模式转变,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生活的智能体验未来城……上海不仅是国内经济总量的“第一城”,也在开放中引风气之先,打造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城市,让市民生活更有品质、更为便捷、更加幸福。

  上海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撬动作用,在推动自身绿色运营、建设绿色网点、发展金融科技的同时,通过金融资源的高效投放、产品和技术输出等方式,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向“绿”而行、向“智”发力。

  今年是上海启动垃圾分类五周年,垃圾分类这件“随手小事”为城市带来了“大改变”,成为了市民的“新日常”。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达3.6万吨,较五年前增长了1.5倍,而这背后就有着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施展的绿色“点金术”。同臣环保推出的“湿垃圾减量型处理机”在全市逾百个菜场、食堂、商场等场景落地,实现“变废为宝”,湿垃圾转化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助力完成湿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置的目标。

  从最早在上海农商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对公信贷,再到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入合作,双方的合作持续升温,有力支持了同臣环保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和高投入的研发生产活动,护航城市绿色“清道夫”茁壮成长。

  2020年关键时期为企业开通贷款绿色通道,创新通过联动担保机构增信的方式放贷,支持企业在长三角建设研发生产基地……忆及合作近9年来点点滴滴,同臣环保董事长、法人代表张文标深有感触地说:“一路走来,银行的审批效率越来越高了,服务更到位了,产品也愈发贴合企业实际需求,设身处地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基于环保产业前期资金投入量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上海农商银行正持续创新放贷模式,将企业纳入“鑫动能”科创服务品牌“金种子”企业库,探索通过“五专六维”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更好满足企业的需求。

  扎根社区,以金融温情呵护居民安居乐业;深耕行业,以金融陪伴护航创新成果开花结果;领航未来,以金融远见加速城市转型发展。一步步、一天天,上海农商银行步履不停、持之以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不断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责任编辑:王晓雨 )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