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支付机构争相提升入境人员支付便利度,但这类“线上交易”的“刷卡优惠”该由谁买单?

2024-10-18 10:00:27 每日经济新闻  陈植

  随着外籍来华人员日益增多,各类支付机构也开始推出支付便利化举措,抢占市场商机。今年以来,Visa、万事达纷纷推动“非接触支付”落地中国众多消费场景,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性;中资支付机构也在拓展更多消费场景扩大外籍来华人员、港澳台同胞跨境出行支付便利化覆盖面。

  近日,微信支付旗下WeChat Pay HK新增接入18个内地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便于香港用户在这些内地城市公交地铁出行的支付便利化。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相比外资支付机构力推支付便利化举措是为了“留住客户”,中资支付机构此举则侧重“拓客获客”。

  他表示:“目前,中资支付机构正在进一步优化外卡内绑操作流程,吸引更多外籍来华人士与港澳台同胞注册绑卡与开户。”在外卡受理费率、消费场景拓展等方面,中外资支付机构也在“暗中较劲”。

  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指出,除了在优化外卡内绑操作流程,丰富外卡支付产品功能,扩大受理范围等方面下功夫,中外资支付机构还需充分考虑不同外籍来华人员、港澳台同胞等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比如,中外资支付机构均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行为进行分析预测,提供更个性化的支付便利化服务体验;同时,这些支付机构还应借助智能风控技术,有效解决外卡在境内支付过程所面临的欺诈风险同时进一步提升支付成功率。

WeChat港币钱包便捷支付接入18个内地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

  一位微信支付人士告诉记者,在新增接入18个内地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后,WeChat Pay HK所覆盖的内地城市达到约50个。此外,香港用户只需通过香港手机号注册微信或WeChat并开通WeChat港币钱包,就能通过钱包余额、绑定的香港信用卡银行账户,在内地数千万商户便捷支付,且香港用户在内地的全年消费额度提升至40万港元。目前,内地各城市的微信支付商户无须改造,也可以接收WeChat港币钱包支付的款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资支付机构正加快场景布局,便利更多跨境出行支付体验。不仅是港澳台同胞,外籍来华人员数量也在增加,这也驱动各类支付机构加快支付便利化场景布局步伐的重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前7个月,1725.4万人次外国人来华,同比增长129.9%。持续增加的外籍来华人员,也成为刺激国内消费市场增长的“新力量”。国家统计局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来华旅游外国人日均消费3459元,预计直接拉动消费逾1000亿元。

  为更好地激发外籍来华人员的消费潜力,国家积极出台措施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化服务。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要求银行、支付机构要按照重点商户名录,加快推进境外银行卡受理设备软硬件改造,统筹考虑推动非接触式支付发展。

  在中资支付机构积极优化外卡内绑操作流程,吸引外籍来华人员与港澳台同胞使用境内移动支付工具之际;外资支付机构也纷纷行动。例如,Visa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商户及收单业务部总经理杨文明向媒体表示,Visa在全球已落地逾750个公共交通“一拍即付”项目。下一步,Visa有望在中国内地的大城市,特别是入境旅游城市,让外籍来华人员可以实现“一拍即付”。

  5月起,万事达升级境内支付便利化项目,包括拓展受理网络与打通支付通路,圈定境内枢纽城市、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公交、景区等主要涉外场所等消费场景,计划在三年内新增数百万家万事达卡外卡受理商户。此外,万事达还计划进一步丰富外卡受理方式,尊重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习惯,推动与国际接轨的非接触式“拍卡”交易等。

  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越来越多外资支付机构意识到,若自己再不加快行动提升外籍来华人员与港澳台同胞的支付便利化服务,后者将纷纷选择境内移动支付工具,业务机会与客户资源将双双流失。

  许泽玮认为,“未来,中外资支付机构还需借助金融科技进一步创新支付产品服务,进一步优化面向外籍来华人员与港澳台同胞群体的支付便利化体验,激发他们更大的消费潜力。”其中,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度高、安全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中外资支付机构可以实现跨境支付清算流程的高效无缝衔接,降低交易成本,带来更卓越的支付便利化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外资支付机构都力争在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方面提升市场份额,但为了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化体验以提升客户黏性,他们也正与中资支付机构开展合作。例如,当前Visa在中国数个入境游客相对较多的城市提供临时的公交解决方案,让入境游客可以在地铁、车站刷卡购买地铁票等,将Visa卡绑定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电子钱包,以便在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场景完成扫码支付。

中外支付机构“暗中较劲”:“线上交易”的“刷卡优惠”由谁买单?

  记者了解到,在努力提升外籍来华人员与港澳台同胞的支付便利化服务同时,中外资支付机构在外卡受理费率、消费场景拓展等方面“暗中较劲”。

  相比境内商户的内卡支付受理费率普遍低于0.6%,相关外卡受理费率达到2%—3%,导致不少境内商户认为受理外卡支付的操作成本较高,对接入外卡支付网络持谨慎态度。这无形间导致中资支付机构拓展更多消费场景,扩大支付便利化覆盖面的难度加大。

  通过多方沟通,6月中旬Visa、万事达两大国际卡组织会同境内收单机构降低商户受理外卡手续费。但此举主要面向线下POS刷卡消费场景,“线上交易”仍无法享受相应费率调降“优惠”。

  究其原因,部分国际卡组织与境外发卡行认为中国数千万小微商户即便提供线下场景扫码支付收款,但这项操作主要由移动支付服务商通过相关支付服务。因此,他们将相关移动支付商视为“单一线上交易商户”,其服务的小微商户所有支付服务一律被界定为“线上交易”。

  在许泽玮看来,中资支付机构需双管齐下,一面加大移动支付的安全便捷性的宣传,一面研发符合外籍来华人员操作习惯的支付APP,以便他们更便捷地使用内地移动支付工具。在境内数千万小微商户能创造巨大的外卡消费支付金额的背景下,部分境内金融机构正与境外卡组织沟通,努力说服境外卡组织提供“线上交易”的外卡受理费优惠。

  为了吸引更多小微商户接入外卡受理支付网络以扩大消费场景,部分中资金融机构转而采取补贴方式——替境内商户“线上交易”缴付外卡受理费率。过去一年多,工商银行、财付通等金融机构持续投入不菲资金用于外卡受理费率“补贴”,降低境内商户的外卡受理成本。

  同时,为了降低外籍来华人员的外卡支付费率“开支”以构筑更强的获客能力,不少中资支付机构还主动承担用户端的外卡受理支付费率。9月,微信支付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主动承担1000元额度内的国际卡交易相关费用。外籍来华人士可以在“144小时免签”时间范围内,在注册开通微信支付后,自首笔交易开始连续七天,每天1000元消费额度内的国际卡交易零手续费。

  按照国际操作惯例,单笔逾200元的国际卡付款交易需支付3%手续费的操作惯例,这意味着微信支付在推出上述举措后,将承担不菲的国际卡付款交易(单笔逾200元)手续费。所幸,当前微信支付覆盖大量“小额”消费场景,令外籍来华人员在微信支付场景下的单笔200元以内交易笔数占比约90%,相应的手续费补贴支出相对可控。

  前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相比而言,中资支付机构在商户端外卡受理费率的“补贴”压力与日俱增——若国际卡组织迟迟没有调降“线上支付”的商户端外卡受理费率,加之接入外卡支付受理的境内商户日益增多,中资支付机构受制财务压力,未必能持续加大补贴投入。他了解到,个别中资支付机构为此投入约千万元补贴款。

  他告诉记者:“关于国际卡组织调降线上交易的商户端外卡受理费率,目前暂时没有新进展。”目前个别中资金融机构正尝试与境外发卡行沟通,能否在“外卡内绑”跨境支付链路找到可以优化受理费率的操作空间,在共同促进外卡受理支付消费场景扩大同时显著降低补贴压力。

  此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针对北京等8地商户受理外卡意向开展的一份问卷调研显示,大部分特约商户认为降低外卡受理费率有助于提升外卡受理服务能力。此外,部分特约商户有意开通外卡受理功能,但提出可接受的外卡受理手续费区间最好是0.6%—1.5%。

  在其看来,若国际卡组织将商户端外卡支付受理费率降至1.5%以内,中资支付机构将无须向境内部分商户提供外卡受理费率补贴,吸引他们主动接入外卡支付受理网络并自主承担相应外卡受理费率。

(责任编辑:王晓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