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报告《华融湘江银行:聚焦湖南本地,第一大股东为央企——债市角度看银行系列之二》中,我们给出了农商行的详细分析框架,包括银行背景、资产端、负债端、盈利能力以及安全性五大维度。为了更好地分析农商行的信用资质,我们把一个省内非上市农商行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本篇报告将首先分析江苏省的8家农商行。
综合来看,我们将江苏省8家农商行分为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江南农商行和昆山农商行。江南农商行分支机构主要位于常州市,资产规模较大,2018年末为3798亿元,具有一定规模效应。但需关注非标资产占比较大,同业负债依赖度较高。昆山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近两年持续下降,18年为1.3%,处于8家农商行中最低水平,并且贷款行业及客户集中度较低,贷款质量处于较好水平。此外,昆山农商行盈利能力较好,18年净息差为2.63%、净利润增速为35.3%,均处于较高水平。但需关注存款规模占总负债比例偏低,定期存款占比偏低。
第二梯队是南通农商行、启东农商行、如皋农商行、淮安农商行、如东农商行和泰州农商行。南通农商行分支机构全部位于南通市内,南通市经济财政实力较强。净息差及资本充足率较高,18年分别为2.67%和16.48%。近三年存款规模占总负债比例维持在82%以上,负债端稳定性较高。但需关注18年不良贷款率为2.07%,非标资产占比为22.8%,均处于较高水平。启东农商行全部营业网点均设立在启东市,18年不良贷款“双降”,非标资产占比及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分别为6.7%和7.1%。但需关注启东农商行贷款行业及客户集中度较高,净息差偏低。如皋农商行营业网点均在如皋市内,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较高,18年流动性比例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3.3%和17.24%。非标资产逐年压缩,但占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淮安农商行营业网点全部位于淮安市,不良贷款“双降”,18年不良贷款率为1.69%。非标资产占比及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18年为3.0%和0.3%。净息差较高,18年为3.17%。但需关注淮安农商行贷款客户集中度较高,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较低。如东农商行分支机构全部位于如东县,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占比较低,18年分别为1.58%和1.28%,流动性较好,18年流动性比例为138.4%。但需关注其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净息差较低。泰州农商行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分支机构全部位于泰州市。净利润增速较快,18年为74.1%。虽然近两年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18年降至2.08%,但仍处于8家农商行中最高水平。此外,泰州农商行18年流动性比例为39.1%,处于8家农商行中最低水平。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存在问题,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样本具有局限性。
在报告《华融湘江银行:聚焦湖南本地,第一大股东为央企——债市角度看银行系列之二》中,我们给出了农商行的详细分析框架,包括银行背景、资产端、负债端、盈利能力以及安全性五大维度。为了更好地分析农商行的信用资质,我们把一个省内非上市农商行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本篇报告将首先分析江苏省的农商行。我们按照以下标准筛选农商行:1)截至2019年7月31日,拥有存量同业存单或商业银行债;2)披露完整的18年年报;3)最新外部评级为AA及以上;4)该农商行未上市。
按照上述标准,我们共筛选出8家农商行[1]进行详细分析,分别是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农商行”)、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山农商行”)、江苏南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农商行”)、江苏启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东农商行”)、江苏如皋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皋农商行”)、江苏如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东农商行”)、江苏淮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安农商行”)和江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州农商行”)。
江南农商行:资产规模较大,同业负债依赖度较高
银行背景: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常州市经济财政实力较强
江南农商行成立于2009年12月,是在武进农商行、溧阳农村合作银行、常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常州市新北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坛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江苏江南农商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52%,股权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为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99%,是地方国企;第二大股东为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50%,是民企;第三大股东为江苏新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5%,是民企。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足4%。
江南农商行分支机构主要位于常州市内,截至2019年3月,江南农商行共设有219个分支机构,其中15家为异地分支行。常州市经济财政实力较强,2018年,常州市实现GDP7050.30亿元,排江苏省第5名,全国第24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0.33亿元,排江苏省第5名,全国第26名。
资产端:贷款规模及增速位列第一,非标资产占比较高
总资产规模较大,增速中等偏高。2018年,江南农商行总资产规模为3798.0亿元,在8家农商行中排第一。虽然资产基数较大,不过其18年资产增速依然保持在10.3%,排第三。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江南农商行总资产规模较大,增速中等偏高。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资产增速呈现放缓态势。2016-2018年,江南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为2745.6亿元、3443.5亿元和3798.0亿元,增速分别为17.2%、25.4%和10.3%,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15.1个百分点。总资产扩张速度放缓,主要是因为投资类资产增速放缓明显,18年投资类资产规模为1431.2亿元,增速为5.4%,与17年相比下降26.6个百分点。
贷款规模及增速均位列第一。2018年江南农商行贷款规模为1637.7亿元,增速为21.6%,贷款的规模及增速在8农商行中均排名第一。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江南农商行18年贷款增速及占总资产比重均上升。2016-2018年,江南农商行贷款规模分别为1174.8亿元、1346.9亿元和1637.7亿元,增速分别为16.2%、14.7%和21.6%,贷款规模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2.8%、39.1%和43.1%。
贷款结构方面,对公贷款稳步增长,个人贷款扩张速度提升明显。首先看对公贷款,2016-2018年,江南农商行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904.2亿元、1004.4亿元和1107.2亿元,增速分别为16.1%、11.1%和10.2%,有所回落,不过还稳定在10%以上。其次看个人贷款。2016-2018年,江南农商行个人贷款规模分别为270.6亿元、342.5亿元和530.5亿元,增速分别为16.4%、26.6%和54.9%,个人贷款增速提升明显。
贷款行业集中度风险较高,但客户集中度风险较低。2016-2018年,江南农商行贷款行业集中度最大的三大行业均为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和建筑业。2018年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贷款总量占总贷款规模比例分别为34.6%、15.7%和8.8%。前三大贷款行业集中度为59.1%,在7家农商行中排第二[2] 。2018年前十大贷款客户总额占资本净额比例为19.5%,排8家农商行中的倒数第二位,贷款的客户集中度风险较低。
江南农商行贷款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江南农商行18年不良贷款率为1.81%,在8家农商行中排第3高,如果考虑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的关注类贷款,以及逾期贷款指标,江南农商行18年(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为5.46%,逾期贷款/贷款总额为2.18%,在8家农商行中分别排第4和第3高。综合来看,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江南农商行的贷款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此外,江南农商行18年拨备覆盖率为176.5%,与南通农商行相同,处于最低水平。
从历史纵向看,江南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持平,不良贷款余额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不良贷款偏离度提高,但逾期贷款占比下降。2016-2018年,江南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3.62亿元、24.34亿元和29.63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01%、1.81%和1.81%。2018年江南农商行加强不良贷款处置与控制工作,不良贷款核销力度有所加大,使18年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但2018年不良贷款偏离度为77.3%,与2017年的55.2%相比上升22.1个百分点。
16-18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99.5%、199.4%和176.5%,18年相较17年下降22.9个百分点。18年拨备覆盖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而贷款损失准备增加较少。前者18年为29.63亿元,相较17年增加5.29亿元,后者18年为51.69亿元,相较17年增加3.67亿元。16-18年逾期贷款规模分别为38.84亿元、31.85亿元和35.74亿元,逾期贷款占比分别为3.31%、2.36%和2.18%,逐年下降。
投资类资产规模增速放缓明显,债券投资压缩,非标资产规模扩大,与其他农商行相比非标资产占比较高。16-18年,江南农商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分别为1028.7亿元、1357.8亿元和1431.2亿元,增速分别为42.1%、32.0%和5.4%,18年增速相较17年大幅下降26.6个百分点。投资类资产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18年债券投资压缩,江南农商行16-18年债券资产规模分别为575.9亿元、704.6亿元和665.5亿元,18年债券资产规模相较17年压缩39.1亿。非标资产占比继续提升,江苏江南农商行16-18年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421.5亿元、614.1亿元和758.4亿元,占投资类资产比重分别为41.0%、45.2%和53.0%,近三年来非标资产比重不断提升,在8家农商行中占比排名第一。
负债端:存款规模及增速较快,同业负债依赖度较高
总负债规模较大,增速较快。2018年江南农商行负债总额为3544.1亿元,增速为9.9%,规模排名第一,增速排名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江南农商行总负债规模较大,增速较快。但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总负债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16-2018年,江南农商行负债规模分别为2590.9亿元、3223.7亿元和3544.1亿元,增速分别为17.9%、24.4%和9.9%。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14.5个百分点。18年总负债增速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同业负债规模增速出现下滑,18年同业负债增速为4.6%,与17年相比下降48.4个百分点。
存款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2018年江南农商行存款总额为2090.5亿元,排名第一,增速为10.5%,排名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江南农商行存款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历史纵向来看,存款规模保持增长。2016-2018年,江南农商行存款规模分别为1721.3亿元、1891.7亿元和2090.5亿元,增速分别为14.9%、9.9%和10.5%。从占比上来看,16-18年存款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66.4%、58.7%和59.0%。
从存款的结构上来看,对公存款占比略高于个人存款,近两年占比稳定在57%左右。18年对公存款与个人存款增速出现分化,对公存款增速明显提升,但个人存款增速明显下滑。16-18年,江南农商行对公存款规模分别为929.6亿元,1061.6亿元和1182.4亿元,增速分别为26.7%、14.2%和11.4%,18年增速下降2.8个百分点至11.4%。16-18年江南农商行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648.3亿元、853.0亿元和908.1亿元,增速分别为-15.2%、31.6%和6.5%,相较于17年,18年增速下滑25.1个百分点。
从存款的期限上看,江南农商行存款的稳定性处于中等水平。18年定期存款规模为1242.2亿元,占存款总额的59.4%,排名第五。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江南农商行存款稳定性处于中等水平。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存款稳定性近三年来小幅微升。16-18年,江南农商行定期存款规模分别为923.9亿元、1059.7亿元和1242.2亿元,占比分别为53.7%、56.0%和59.4%,18年相较17年提升3.4个百分点。
同业负债依赖度较高。18年江南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为1218.5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为34.4%,排名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江南农商行同业负债依赖度较高。历史纵向来看,同业负债增速明显下降,但同业负债依赖度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16-18年江苏江南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761.4亿元、1164.9亿元和1218.5亿元,增速分别为26.6%、53.0%和4.6%。18年增速相较于17年下降48.4个百分点。但16-18年江南农商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规模分别为29.4%、36.1%和34.4%,近两年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同业负债的结构上来看,以同业存放为主,且近三年占比不断提升。16-18年,江南农商行同业存放规模分别为229.7亿元、455.5亿元和500.0亿元,占同业负债比例分别为30.2%、39.1%和41.0%。同业存单占比较为稳定,16-18年期间,同业存单规模分别为194.5亿元、296.4亿元和321.7亿元,占比分别为25.5%、25.4%和26.4%。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持续下降,16-18年规模分别为209.1亿元、281.3亿元和202.3亿元,占比分别为27.5%、24.2%和16.6%。
盈利能力及安全性:净利润规模大,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有待改善
净利润规模较大,但增速中等较低。18年江南农商行净利润规模为24.2亿元,在8家农商行中排名第一,增速为13.0%,排名第六。与其他农商行相比,江南农商行净利润规模较大,但增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历史纵向比较来看,江南农商行净利润增速稳中有降。16-18年,江南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分别为18.9亿元、21.4亿元和24.2亿元。增速分别为18.6%、13.2%和13.0%,18年相较17年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
流动性指标有待进一步改善。18年江南农商行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为50.0%,排第六,存贷比为75.8%,排第一,与其他农商行相比,江南农商行流动性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江南农商行流动性比例分别为45.8%、54.3%和50.0%,18年相较17年小幅下降4.3个百分点。存贷比分别为65.5%、77.5%和75.8%,18年相较17年下降1.7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江南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5%和9.36%,在8家农商行中均处于最低水平。历史纵向比较来看,江南农商行16-18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9%、13.24%和12.95%,18年相较17年下降0.29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6%、10.45%和9.36%,18年相较17年下降1.09个百分点。
昆山农商行:贷款质量较好,但负债端稳定性偏低
银行背景: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昆山为百强县市第一名
昆山农商行成立于2004年12月,前身为昆山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截至2018年12月31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9.61%。第一大股东为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02%,是民企;第二大股东为天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96%,是民企;第三大股东为昆山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58%,是地方国企。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足4%。
昆山农商行分支机构主要位于昆山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昆山农商行共有66家分支机构,其中总行营业部1家、一级支行35家(本地支行26家、异地支行9家)、分理处30家。昆山为江苏省直管县级市,在中国中小城市网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列第1名。2018年GDP为3832.1亿元,增速7.2%。一般预算收入为387.9亿元,增速10%。
资产端:贷款质量较好,非标资产持续压缩
总资产规模较大,且增速较高。2018年昆山农商行总资产规模为1016.8亿元,增速为10.7%,在8家农商行中规模及增速均排名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总资产规模较大,且增速较高。历史纵向来看,近两年总资产规模增速持续下降。16-18年,昆山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为820.0亿元、918.4亿元和1016.8亿元。增速分别为29.3%、12.0%和10.7%,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1.3个百分点。
贷款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2018年昆山农商行贷款规模为472.9亿元,增速为21.2%,在8家农商行中均排名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贷款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历史纵向比较来看,18年贷款增速提升,16-18年昆山农商行贷款规模分别为355.2亿元、390.1亿元和472.9亿元,增速分别为10.3%、9.8%和21.2%,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11.4个百分点。16-18年,昆山农商行贷款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3.3%、42.5%和46.5%,18年相较17年提升4.0个百分点。
贷款结构方面,对公贷款占比约62%,18年增速明显提升。16-18年,昆山农商行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264.6亿元、259.4亿元和292.9亿元,增速分别为0.6%、-2.0%和12.9%,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14.9个百分点。对公贷款增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昆山农商行优化营销组织体系,同时推出“昆科贷”、“信保贷”和科技创新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16-18年,昆山农商行个人贷款规模分别为90.6亿元、130.7亿元和180.0亿元,增速分别为53.4%、44.2%和37.7%。个人贷款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美丽乡村”授信方案的实施,以及昆山市住房按揭贷款需求的上升。
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及客户集中度风险均较低,昆山农商行贷款多投向于制造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2018年,昆山农商行上述三大行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比例分别为31.4%、6.9%和5.0%,前三大贷款行业集中度为43.3%,在7家农商行中处于最低水平。2018年前十大贷款客户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为18.7%,在8家农商行中处于最低水平,与其他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贷款的行业及客户集中度风险均较低。
昆山农商行贷款质量较好。无论是不良贷款率,还是逾期贷款占比,在8家农商行中都处于最低水平,18年分别为1.30%和1.21%。昆山农商行18年(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为4.59%,排第五名。综合来看,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贷款质量较好。此外,昆山农商行18年拨备覆盖率为388.7%,排第一,贷款资金安全垫较厚,不良贷款偏离度为60.8%,排倒数第二,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较为严格。
历史纵向比较来看,不良贷款“双降”,拨备覆盖率处于较高水平并持续提升。2016-2018年,昆山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6.18亿元、6.21亿元和6.14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4%、1.59%和1.30%。18年不良贷款余额相较17年下降0.07亿元,不良贷款率相较17年下降0.29个百分点。16-18年,昆山农商行不良贷款偏离度分别为83.5%、63.1%和60.8%,18年相较17年下降2.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16.7%、351.1%和388.7%,18年相较17年提升37.6个百分点。18年拨备覆盖率的提升较多,主要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增加较多,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前者18年为23.86亿元,比17年增加2.07亿元,后者18年为6.14亿元,比17年下降0.07亿元。
投资类资产增速放缓,债券资产增速提升,非标资产持续压缩,占比处于中等水平。2016-2018年,昆山农商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分别为335.1亿元、385.0亿元和409.9亿元,增速分别为62.5%、14.9%和6.5%,近两年增速明显放缓。16-18年债券资产规模分别为213.0亿元、215.2亿元和242.5亿元,18年债券资产增速及占比分别提升至12.7%和59.2%。16-18年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89.3亿元、71.2亿元和68.5亿元,占比分别为26.6%、18.5%和16.7%,规模及占比持续下降。18年占比排第四,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非标资产占比处于中等水平。
负债端:存款增速较高,但存款稳定性偏低
负债规模较大,增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18年昆山农商行负债规模为936.6亿元,排第二,增速为12.1%,排第三,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负债规模较大,增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历史纵向来看,近两年负债扩张速度放缓。16-18年,昆山农商行负债规模分别为774.5亿元、852.9亿元和936.6亿元,增速分别为30.8%、10.1%和9.8%。与16年相比,17与18年负债增速放缓。
存款规模较大,且增速较高。18年昆山农商行存款规模为710.5亿元,排第二,存增速为12.1%,排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存款规模较大,且增速较高。历史纵向来看,存款规模增速小幅上升。16-18年,昆山农商行存款规模分别为574.6亿元、634.1亿元和710.5亿元,增速分别为16.7%、10.4%和12.1%。18年相较17年小幅提升1.7个百分点。从占比看,16-18年昆山农商行存款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74.2%、74.4%和75.9%,比例逐年提高,但目前仍排8家农商行倒数第二。
从存款的结构来看,18年对公存款占比约为54%,个人存款增速提升,对公存款增速下降。16-18年,昆山农商行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219.6亿元、241.5亿元和274.9亿元,增速分别为9.6%、10.0%和13.8%,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3.8个百分点。个人存款增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昆山农商行储蓄存款营销活动的推进,以及加大高端客户存款业务的覆盖力度。16-18年对公存款规模分别为334.1亿元、368.2亿元和384.9亿元,占比分别为58.1%、58.1%和54.2%,增速分别为14.4%、10.2%和4.6%,18年相较17年占比及增速均有所下降。
从存款的期限来看,昆山农商行存款稳定性较低。18年定期存款占比为50.6%,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存款稳定性处于较低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昆山农商行定期存款规模分别为331.3亿元、340.8亿元和359.3亿元,占存款总额比例分别为57.7%、53.8%和50.6%,近两年存款的稳定性持续下降。
同业负债依赖度处于偏高。18年昆山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为136.6亿元,在总负债中占比为14.6%,排列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同业负债依赖度偏高。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昆山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160.0亿元、173.5亿元和136.6亿元,增速分别为98.3%、8.5%和-21.3%,占比分别为20.7%、20.4%和14.6%,18年同业负债规模压缩,近两年同业负债依赖度不断降低。
从同业负债的结构看,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下降,同业存单规模明显上升。16-18年昆山农商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分别为101.5亿元、129.7亿元和53.4亿元,占比分别为63.5%、74.8%和39.1%,18年占比下降35.7个百分点。同业存单规模明显上升,16-18年分别为30.1亿元、29.9亿元和60.2亿元,占比分别为18.8%、17.2%和44.1%。
盈利能力及安全性:净利润规模较大,增速较高,但资本充足率有待提高
净利润规模较大,且增速较高。18年昆山农商行净利润规模为9.8亿元,增速为35.3%,均排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净利润规模较大,且增速较高。历史纵向来看,净利润增速提升。16-18年,昆山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分别为6.2亿元、7.3亿元和9.8亿元,增速分别为40.1%、16.7%和35.3%。18年净利润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净息差上升及生息资产规模扩大,带动18年利息净收入增加4.3亿元。
净息差处于中等偏高水平。18年昆山农商行净息差为2.63%,排第三,在7家 [3]农商行中,昆山农商行净息差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净息差持续提升。16-18年,昆山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2.32%、2.48%和2.63%,18年净息差相较17年提升0.1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18年计息负债付息率上升幅度不及生息资产生息率,前者从17年的2.01%上升0.1个百分点至2.11%,后者从17年的4.23%上升0.23个百分点至4.46%。
流动性相关指标处于中等水平,资本充足率有待进一步提升。18年昆山农商行流动性比例为59.8%,存贷比为66.6%,两者均排第五,与其他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流动性相关指标处于中等水平。18年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7%和11.1%,分别排第六和第五,资本充足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历史纵向来看,流动性比例和存贷比上升。16-18年,昆山农商行流动性比例分别为46.6%、33.8%和59.8%,18年流动性比例相较17年提升26个百分点。存贷比分别为61.8%、61.5%和66.6%,18年存贷比相较17年提升5.1个百分点。18年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昆山农商行16-18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6%、14.38%和13.7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89%、11.43%和11.14%。18年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较17年分别降低0.67和0.29个百分点。
南通农商行:贷款质量有所好转但仍偏低,负债端稳定性较高
银行背景: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南通市经济财政实力较强
江苏南通农商行成立于2010年10月份,由原南通市市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通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并改制而成。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南通农商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1.16%,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第一大股东为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9.99%,是地方国企;第二大股东为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32%,是民企;第三大股东为南通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79%,是地方国企;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足5%。
南通农商行分支机构均在南通市,下设83个支行(包括营业部),其中通州区54个,崇川区12个,港闸区11个,开发区6个。南通市经济财政实力较强,2018年,南通市实现GDP8427亿元,排江苏省第4名,全国第15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6.19亿元,排江苏省第4名,全国第23名。
资产端:贷款质量有所好转,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总资产规模中等偏高,增速较低。2018年南通农商行总资产规模为655.8亿元,排第三名,增速为4.2%,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南通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增速较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2016-2018年,南通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为622.5亿元、629.6亿元和655.8亿元,增速分别为17.2%、1.1%和4.2%。17年总资产增速下滑,但18年增速有所回升,比17年上升3.1个百分点。
贷款规模中等偏高,增速较低,近两年占比稳定在55%左右。18年南通农商行贷款规模为363.2亿元,排第三,增速为6.5%,排倒数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南通农商行贷款规模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增速较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16-18年南通农商行贷款规模分别为313.8亿元、341.0亿元和363.2亿元,增速分别为7.3%、8.7%和6.5%,18年相较17年小幅下降2.2个百分点。贷款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50.4%、54.2%和55.4%,占比稳中有升。
贷款结构方面,对公贷款增速有所上升,个人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首先看对公贷款,16-18年,南通农商行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270.1亿元、272.8亿元和281.9亿元,增速分别为5.0%、1.0%和3.4%,18年对公贷款增速有所上升,这可能与南通农商行18年加强对公贷款营销力度有关。
其次看个人贷款。16-18年,南通农商行个人贷款规模分别为43.7亿元、68.2亿元和81.2亿元,增速分别为24.0%、56.1%和19.1%。三年来个人贷款规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南通农商行近年来加强个人贷款产品创新与营销力度,先后推出“绿能贷”、“微粒贷”、“微车贷”等个人贷款产品,并加强营销渠道建设。
贷款的行业集中度风险处于中等水平,客户集中度风险中等偏高。南通农商行贷款多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2018年,这三大行业贷款规模占贷款总额比例分别为21.1%、18.8%和15.1%,前三大贷款行业集中度为55.0%,排第4,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前十大贷款客户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为42.4%,排第三,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南通农商行贷款的客户集中度风险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南通农商行贷款质量较低。2018年南通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2.07%,排名第二。(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为8.19%,逾期贷款占比为4.10%,这2项指标在8家农商行中均处于最高水平。综合来看,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南通农商行贷款质量较低。此外,南通农商行2018年拨备覆盖率为176.5%,排倒数第二,不良贷款偏离度为94.7%,排第一。
但历史纵向比较来看,南通农商行贷款质量有所提高,不良贷款“双降”,拨备覆盖率不断提升。2016-2018年,南通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7.81亿元、7.57亿元和7.50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9%、2.22%和2.07%,近两年实现不良贷款“双降”。不良贷款余额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不良贷款核销以及清收力度的加大。18年南通农商行新增不良贷款5.58亿元,比17年增加0.74亿元,但18年核销、清收不良贷款5.64亿元,比17年增加1.18亿元。16-18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6.0%、161.1%和176.5%,18年相较17年上升15.4个百分点。
投资类资产增速有所上升,非标资产压缩,但占比仍排第二。16-18年,南通农商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分别为186.9亿元、186.8亿元和200.7亿元,增速分别为68.2%、-0.1%和7.4%,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7.5个百分点。16-18年债券资产规模分别为153.1亿元、157.8亿元和154.3亿元,占比分别为81.9%、84.5%和76.9%。非标资产压缩,16-18年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33.0亿元、57.0亿元和45.8亿元,占比分别为17.8%、30.5%和22.8%,18年非标资产相较17年压缩11.2亿元,占比下降7.7个百分点,但非标资产占比在8家农商行中依然排列第二。
负债端:近三年存款占比维持在82%以上,稳定性较高
负债规模中等偏高,但增速较低。2018年南通农商行负债规模为593.3亿元,排第三,增速为1.1%,排倒数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南通农商行负债规模中等偏高,但增速较低。历史纵向来看,近两年总负债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16-2018年,南通农商行负债规模分别为587.7亿元、587.0亿元和593.3亿元,增速分别为18.3%、-0.1%和1.1%。
近三年存款占比维持在82%以上。2018年南通农商行存款总额为509.9亿元,排第三,增速为2.7%,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南通农商行存款规模中等偏高,但增速较低。历史纵向来看,近两年存款扩张速度放缓明显。2016-2018年,南通农商行存款总规模分别为485.2亿元、496.2亿元和509.9亿元,增速分别为14.9%、2.3%和2.7%。与16年相比,17及18年增速下降约12个百分点。从占比上来看,16-18年存款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82.6%、84.5%和85.9%,均在82%以上,占比相对保持稳定。
从存款的结构上来看,个人存款占比约超过75%,对公存款规模持续收缩,个人存款规模增速稳中有升。16-18年,南通农商行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360.4亿元、375.6亿元和403.4亿元,增速分别为5.2%、4.2%和7.4%,占存款比例分别为74.3%、75.7%和79.1%,18年存款增速及占总存款比例与17年相比分别提升3.2和3.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南通农商行在南通市通州区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并且18年以来持续加大营销力度,推出大额存单等创新产品。16-18年,南通农商行对公存款规模分别为86.3亿元、77.7亿元和68.5亿元,增速分别为59.6%、-10.0%和-11.9%,对公存款规模连续两年收缩。
从存款的期限上来看,南通农商行的存款稳定性较高。18年定期存款占比为82.8%,在8家农商行中排名第一,存款的稳定性较高。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南通农商行定期存款规模分别为389.8亿元、389.6亿元和422.3亿元,占存款总额比例分别为80.3%、78.5%和82.8%,18年存款稳定性上升。
同业融资依赖度较低,2018年南通农商行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比例为7.7%,排名第6,处于较低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8年同业负债增速及同业融资依赖度均上升。16-18年,南通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52.6亿元、36.8亿元和45.6亿元,增速分别为32.2%、-30.1%和24.0%。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54.1个百分点,16-18年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9.0%、6.3%和7.7%,18年同业融资依赖度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同业负债的结构上来看,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为主,18年占比约90%。16-18年,南通农商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分别为45.3亿元、21.9亿元和41.2亿元,占同业负债比例比例分别为86.1%、59.6%和90.2%。18年同业存单、同业存放以及拆入资金规模均较小,占比都不足6%。
盈利能力及安全性:净息差及资本充足率较高,流动性处于中等水平
净利润规模与增速均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南通农商行净利润规模为3.6亿元,排第五名,增速为17.1%,排第四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南通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及增速均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净利润增速提升。16-18年,南通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分别为2.8亿元、3.0亿元和3.6亿元,增速分别为-1.8%、9.8%和17.1%,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7.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18年生息资产规模与净息差均保持上升,带动18年利息净收入增加3.4亿元,并且成本收入比有所下降。
净息差相对较高。18年南通农商行净息差为2.67%,排第二,处于较高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南通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2.05%、2.22%和2.67%。18年净息差相较17年提升0.45个百分点。18年净息差的上升,主要是因为18年计息负债付息率下降幅度超过生息资产生息率,前者从17年的3.29%下降0.58个百分点至2.71%,后者从17年的5.12%下降0.1个百分点至5.02%。
资本充足率较高,流动性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南通农商行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48%和15.33%,均排第二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南通农商行资本充足率较高。2018年流动性比例为68.8%,存贷比为68.9%,两者均排第四,处于中等水平。
历史纵向来看,资本充足率上升,流动性相关指标下滑。16-18年,南通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89%、12.46%和16.4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7%、11.2%和15.3%。与17年相比,18年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4.0和4.1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南通农商行18年增资扩股4.20亿元。16-18年,南通农商行流动性比例分别为103.0%、90.0%和68.8%,18年相较17年下降2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存贷比分别为64.7%、64.6%和68.9%,18年相较17年上升4.3个百分点。
启东农商行:股东以民企为主,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
银行背景:股东以民企为主,股权结构较为分散
启东农商行成立于2011年12月,是在原启东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基础上改制组建而成的。启东农商行股东以民营企业为主,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启东农商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27%。第一大股东为江苏吴江农商行,持股10.0%,是民企;第二大股东为南通银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4.0%,是民企;第三大股东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6%,是民企;第四大股东为江苏良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0%,是民企;第五大股东为吴江市双盈化纺实业有限公司,持股3.0%,是民企。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足3.0%。
启东农商行全部营业网点均设立在启东市,包括1个营业部、50个支行和15个分理处,是启东市机构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启东为南通市下辖县级市,在中国中小城市网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列第31名。2018年GDP为1063.3亿元,增速7.4%。一般预算收入为72.3亿元,增速1.7%。
资产端:不良贷款“双降”,非标资产占比较低
总资产及增速均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启东农商行资产总额为491.1亿元,增速为6.4%,两者均排第四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资产规模及增速都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比较来看,总资产扩张速度小幅微升。2016-2018年,启东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为442.3亿元、461.4亿元和491.1亿元,增速分别为14.3%、4.3%和6.4%,18年增速相较17年小幅微升2.1个百分点。
贷款规模处于中等水平,但增速较低。2018年启东农商行贷款规模为254.0亿元,排第四,增速为10.2%,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贷款规模处于中等水平,但增速较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贷款规模保持平稳增长,16-18年,启东农商行贷款规模分别为209.3亿元、230.5亿元和254.0亿元,增速分别为10.7%、10.2%和10.2%,保持平稳增长,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7.3%、50.0%和51.7%,18年相较17年小幅提升1.7个百分点。
贷款结构方面,对公贷款增速提升,个人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首先看对公贷款,16-18年,启东农商行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132.9亿元、122.2亿元和130.3亿元,增速分别为4.9%、-8.1%和6.6%,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15.2个百分点。其次看个人贷款,16-18年,启东农商行个人贷款规模分别为76.3亿元、108.3亿元和123.8亿元,增速分别为22.6%、42.0%和14.2%,近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阳光信贷”产品的推进,以及启东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导致按揭贷款需求旺盛。
贷款行业及客户集中度风险偏高,启东农商行贷款多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2018年,以上三大行业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分别为20.6%、18.6%和15.9%。前三大贷款行业集中度为55.1%,排第三名。2018年前十大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为43.4%,排第二名。
贷款质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018年,启东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77%,在8家农商行中排第四,(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贷款总额和逾期贷款占比分别为3.81%和1.54%,在8家农商行中分别排第7和第6名。综合来看,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贷款质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此外,启东农商行2018年拨备覆盖率为283.2%,贷款资产的资金安全垫较厚。
历史纵向来看,不良贷款“双降”,拨备覆盖率提升。2016-2018年,启东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18亿元、4.56亿元和4.50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00%、1.98%和1.77%。不良贷款“双降”,主要是因为2018年启东农商行通过现金清收与贷款核销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2.08亿元。16-18年,启东农商行不良贷款偏离度分别为85.8%、86.6%和74.7%,18年相较17年下降11.9个百分点。16-18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93.3%、221.9%和283.2%,18年相较17年提升61.3个百分点。
投资类资产增速回升,债券资产增速提升,非标资产压缩,占比较低。16-18年,启东农商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分别为173.8亿元、150.4亿元和159.9亿元,增速分别为41.8%、-13.4%和6.3%,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19.7个百分点。投资类资产增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债券资产规模的扩大,16-18年,启东农商行债券资产规模分别为155.5亿元、136.7亿元和146.1亿元,18年债券资产增速及占比相较17年分别提升19.0和0.5个百分点。16-18年,启东农商行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8.1亿元、13.4亿元和10.7亿元,18年非标资产压缩2.7亿元,其占投资类资产比例相较17年下降2.2个百分点至6.7%,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的非标资产占比较低。
负债端:存款规模及增速处于中等水平,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
负债规模及增速均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启东农商行负债总额为461.7亿元,增速为6.2%,两者均排第四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负债的规模及增速均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8年总负债规模增速有所回升。16-18年,启东农商行总负债规模分别为418.8亿元、434.9亿元和461.7亿元,增速分别为14.8%、3.8%和6.2%,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2.4个百分点。
存款规模及增速均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启东农商行存款规模为399.6亿元,增速为5.7%,两者分别排第4和第5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存款规模及增速均较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存款扩张速度下降。16-18年,启东农商行存款规模分别为353.7亿元、378.1亿元和399.6亿元,增速分别为13.0%、6.9%和5.7%。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1.2个百分点。从占比上来看,16-18年存款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84.5%、86.9%和86.6%,占比相对保持稳定。
从存款的结构上来看,个人存款占比约80%,对公存款增速明显下降,个人存款增速提升。16-18年,启东农商行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287.0亿元、299.9亿元和329.7亿元,增速分别为5.7%、4.5%和9.9%,占存款总额比例分别为81.1%、79.3%和82.5%。18年个人存款增速及占总存款比例与17年相比分别提升5.4和3.2个百分点。16-18年,启东农商行对公存款规模分别为66.8亿元、78.3亿元和69.9亿元,增速分别为61.1%、17.3%和-10.8%,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28.1个百分点。
从存款的期限来看,存款稳定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018年启东农商行定期存款占比为81.7%,排第三。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存款稳定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启东农商行定期存款规模分别为284.9亿元、301.4亿元和326.5亿元,占存款总额比例分别为80.5%、79.7%和81.7%,18年存款稳定性上升。
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18年启东农商行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比例为7.1%,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同业负债的依赖度较低。历史纵向来看,同业负债增速下降后保持稳定,同业负债依赖度连续下降。16-18年,启东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49.3亿元、32.6亿元和32.9亿元,增速分别为46.8%、-34.0%和1.0%。16-18年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11.8%、7.5%和7.1%,同业负债依赖度连续下降。
从同业负债的结构来看,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为主。16-18年,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分别为33.5亿元、29.6亿元和24.5亿元,占同业负债比例分别为67.9%、91.0%和74.5%。同业存单规模波动较大,16-18年同业存单规模分别为5.4亿元、0.0亿元和15.2亿元,占同业负债比例分别为10.9%、0.0%和15.2%。同业存放及拆入资金规模较小,2018年两者占比均不足10%。
盈利能力及安全性:净息差较低,流动性较好
净利润规模中等偏低,增速处于中等水平。18年启东农商行净利润规模为3.4亿元,排第六,增速为13.5%,排第五,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净利润规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增速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净利润增速提升明显。16-18年,启东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分别为2.9亿元、3.0亿元和3.4亿元,增速分别为0.0%、2.1%和13.5%。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11.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18年利息净收入相比17年增加了1.5亿元。
净息差处于较低水平。18年启东农商行净息差为2.41%,排倒数第二名。历史纵向来看,18年净息差有所提升。16-18年,启东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2.42%、2.16%和2.41%,18年净息差相较17年提升0.25个百分点。
流动性指标较好,资本充足率处于中等水平。18年启东农商行流动性比例为116.6%,排第二,存贷款比例为63.6%,排第六,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流动性指标处于较好水平。18年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00%和11.90%,两者均排第四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启东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处于中等水平。
历史纵向来看,流动性相关指标下降。16-18年,启东农商行流动性比例分别为107.8%、132.5%和116.6%,18年流动性比例相较17年下降15.9个百分点。存贷比分别为59.2%、61.0%和63.6%,18年存贷比相较17年提升2.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上升。16-18年,启东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2.7%和15.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11.6%和11.9%,18年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较17年分别提升2.3和0.3个百分点。18年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18年3月份成功发行了5亿元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
如皋农商行:贷款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资本充足率较高
银行背景:股东以民企为主,网点均在如皋市
如皋农商行成立于2010年12月,是在原如皋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改制组建而成的。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7.5%,截至2018年12月31日,如皋农商行持股比例最多的股东是江苏吴江农商行和江苏昆山农商行,两者均持股10.00%,其中江苏吴江农商行是民企。第三大股东为科翔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7.56%,是民企;第四大股东为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99%,是地方国企;第五大股东为上海鼎樊实业有限公司,持股4.90%,是民企,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足2%。
如皋农商行网点均在如皋市,包括64个网点,其中1个营业部,63个支行。如皋为南通市下辖县级市,在中国中小城市网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列第25名。2018年GDP为1120.5亿元,增速7.3%。一般预算收入为70.1亿元,增速-1.8%。
资产端:资产增速中等偏低,贷款质量处于中等水平
资产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增速中等偏低。2018年如皋农商行总资产规模为482.6亿元,排第5,增速为5.2%,排第6。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资产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增速中等偏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2016-2018年,如皋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为436.8亿元、458.9亿元和482.6亿元,增速分别为25.4%、5.1%和5.2%,与2016年相比,17-18年总资产增速明显放缓。
贷款规模中等偏低,增速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如皋农商行贷款规模为226.2亿元,排第六,增速为12.0%,排第五。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贷款规模中等偏低,增速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比较来看,贷款规模增速稳中有升。16-18年,如皋农商行贷款规模分别为184.0亿元、202.0亿元和226.2亿元,增速分别为9.6%、9.8%和12.0%,增速稳中有升。16-18年,如皋农商行贷款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42.1%、44.0%和46.9%,18年相较17年小幅提升2.9个百分点。
贷款结构方面,以对公贷款为主,近三年占比在75%以上,对公贷款及个人贷款均保持增长。2016-2018年,如皋农商行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145.5亿元、154.5亿元和169.9亿元,占比分别为79.1%、76.5%和75.1%,有所下降但仍在75%以上。对公贷款增速分别为10.5%、6.1%和10.0%,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3.9个百分点。16-18年个人贷款规模分别为38.5亿元、47.5亿元和56.3亿元,增速分别为6.2%、23.6%和18.5%。对公和个人贷款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如皋农商行根据客户需求,推出“科技贷”、“助业贷”、“景观贷”、“花圃贷”等产品。
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及客户集中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如皋农商行贷款前三大行业分别为制造业、建筑业及批发和零售业,近三年顺序无变化。2018年这三大行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比例分别为29.6%、10.8%和7.8%,前三大贷款行业集中度为48.1%,在7家农商行中排第5名。2018年前十大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为31.0%,在8家农商行中排第6名,如皋农商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及客户集中度风险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贷款质量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如皋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71%,排第5,(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贷款总额比例为5.56%,排第三,逾期贷款占比为1.90%,排第四。综合来看,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的贷款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此外,2018年如皋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为233.4%,排第六名,不良贷款偏离度为83.3%,排第三名。
历史纵向比较来看,不良贷款率微降,但不良贷款余额上升,拨备覆盖率小幅微升。16-18年,如皋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21亿元、3.50亿元和3.88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4%、1.73%和1.71%,18年不良贷款率相较17年微降0.02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余额增加0.3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宏观下行压力较大,导致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16-18年,如皋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34.8%、231.3%和233.4%,18年相较17年提升2.1个百分点。18年拨备覆盖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增加较多,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少,前者18年为9.06亿元,比17年增加0.97亿元,后者18年为3.88亿元,比17年增加0.38亿元。
投资类资产增速提升,债券资产保持较快增长,非标资产逐步压缩,但占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16-18年,如皋农商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分别为170.3亿元、172.5亿元和193.2亿元,增速分别为46.5%、1.3%和12.0%,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10.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债券资产保持较快增长。16-18年,如皋农商行债券类资产规模分别为96.4亿元、118.9亿元和144.5亿元,增速分别为4.9%、23.4%和21.5%,近两年保持较快增长。16-18年,如皋农商行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60.6亿元、38.2亿元和37.2亿元,17年明显下降后保持稳定,占比分别为35.6%、22.3%和19.3%,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非标资产占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负债端:存款规模及负债稳定性均处于中等水平
负债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增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如皋农商行18年总负债规模为436.2亿元,排第五,增速为4.8%,排第六,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总负债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增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8年总负债规模增速小幅微升。16-18年,如皋农商行总负债规模分别为411.1亿元、416.2亿元和436.2亿元,增速分别为26.7%、1.2%和4.8%。18年增速相较17年微升3.6个百分点。
存款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增速中等偏高。2018年如皋农商行存款规模为364.0亿元,排列第五,增速为8.9%,排列第三。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存款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增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存款规模增速有所回升。16-18年如皋农商行存款规模分别为315.0亿元、334.4亿元和364.0亿元,增速分别为17.0%、6.2%和8.9%,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2.7个百分点。从占比看,16-18年存款总额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76.6%、80.3%和83.4%,占比不断提升。
从存款的结构来看,个人存款占比78%左右,18年对公存款及个人存款增速均有所提升。16-18年,如皋农商行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241.0亿元、258.7亿元和285.3亿元,增速分别为8.6%、7.3%和10.3%,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3个百分点。对公存款规模分别为69.4亿元、71.1亿元和75.1亿元,增速分别为69.9%、2.4%和5.7%,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3.3个百分点。存款规模增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如皋农商行推出了益农存特色储蓄等产品。
从存款的期限来看,存款稳定性处于中等水平。18年如皋农商行定期存款占比为71.6%,排第四,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存款的稳定性属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如皋农商行定期存款规模分别为219.9亿元、237.9亿元和260.6亿元,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9.8%、71.1%和71.6%,存款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同业负债依赖度处于中等水平。18年如皋农商行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比例为10.3%,排第5,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同业负债依赖度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同业负债规模持续压缩,同业负债依赖度不断降低。16-18年,如皋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77.0亿元、54.5亿元和44.9亿元,增速分别为75.6%、-29.3%和-17.6%,近两年同业负债规模持续压缩。与此同时,同业负债依赖度也持续降低,16-18年,如皋农商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18.7%、13.1%和10.3%。
从同业负债的结构来看,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为主,16-18年,如皋农商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分别为58.8亿元、49.6亿元和37.4亿元,占同业负债比例分别为76.3%、91.0%和83.3%。同业存放规模分别为12.8亿元、4.9亿元和7.5亿元,占同业负债比例分别为16.6%、9.1%和16.7%。近两年同业存单及拆入资金余额皆为0。
盈利能力及安全性:净息差处于中等水平,资本充足率较高
净利润规模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增速较低。18年如皋农商行净利润为3.8亿元,排第三,增速为11.8%,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增速较低。历史纵向来看,18年净利润增速小幅下降。16-18年,如皋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分别为3.0亿元、3.4亿元和3.8亿元,增速分别为-7.4%、13.7%和11.8%,18年相较17年小幅下降1.9个百分点。
净息差处于中等水平。18年如皋农商行净息差为2.49%,排第四,在7家农商行中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净息差持续提升。如皋农商行16-18年净息差分别为2.05%、2.33%和2.49%,18年相较17年提升0.16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18年生息资产生息率相较17年提升0.01个百分点至4.78%,而计息负债付息率相较17年降低0.08个百分点至2.57%。
流动性与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处于较好水平。18年流动性比例为103.3%,排第三,存贷比为62.1%,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皋农商行流动性处于较好水平。18年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24%和15.55%,在8家农商行中均排名第一。
历史纵向来看,流动性比例与存贷比提升。16-18年,如皋农商行流动性比例分别为47.1%、59.3%和103.3%,存贷比分别为58.3%、60.4%和62.1%,近两年均持续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微升,但资本充足率下降。18年如皋农商行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及未分配利润均保持上升,同时增资扩股补充资本,使得18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微升0.02个百分点至15.55%。但二级资本扣除项目增加,叠加加权风险资产净额上升,使得18年资本充足率相较17年降低1.63个百分点至17.24%。
如东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较低,但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银行背景:第一大股东为民企,分支机构全部位于如东县
如东农商行成立于2012年7月,是由原如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整体改制而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截至2018年12月,如东农商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9.13%。第一大股东为南通五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00%,是民企;第二大股东为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00%;第三大股东为江苏海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25%,是民企。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足5%。
如东农商行分支机构全部位于如东县,截至2018年12月31日,如东农商行共有1家营业部,48家支行。如东为南通市下辖县,在中国中小城市网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列第45名。2018年GDP为925.3亿元,增速7.5%。一般预算收入为57.6亿元,增速3.6%。
资产端:不良贷款率较低,但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偏高
总资产规模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增速较低。2018年如东农商行总资产规模为413.5亿元,排第6,增速为4.1%,排第8。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增速较低。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如东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为338.2亿元、397.1亿元和413.5亿元,增速分别为11.0%、17.4%和4.1%。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13.3个百分点。
贷款规模较低,但增速中等偏高。2018年如东农商行贷款规模为174.8亿元,排倒数第一,增速为17.3%,排第三。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贷款规模较低,但增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历史纵向比较来看,18年贷款增速有所回升。16-18年如东农商行贷款规模分别为137.0亿元、149.0亿元和174.8亿元,增速分别为25.1%、8.7%和17.3%,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8.6个百分点。16-18年如东农商行贷款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0.5%、37.5%和42.3%,18年相较17年提升4.8个百分点。
贷款结构方面,以对公贷款为主,占比约78%,个人贷款及对公贷款增速均保持提升。16-18年,如东农商行个人贷款规模分别为23.1亿元、29.1亿元和39.3亿元,增速分别为13.6%、25.8%和35.1%,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9.3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增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住房按揭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保持较快增长。16-18年,如东农商行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113.9亿元、119.9亿元和135.4亿元,增速分别为4.0%、5.3%和13.0%,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7.7个百分点。对公贷款增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如东农商行推出了针对应收账款融资服务产品,并利用政府转贷基金为企业提供转贷服务。
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偏高,客户集中度风险处于中等水平。如东农商行贷款多投向制造业、建筑业及批发和零售业等。2018年以上三大行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分别为38.2%、18.1%和6.6%,前三大行业贷款集中度为62.9%,在7家农商行中排名第一。此外,如东农商行2018年前十大贷款客户余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为37.9%,在8家农商行中排第五,贷款的客户集中度风险处于中等水平。
如东农商行贷款质量较好。18年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贷款总额和逾期贷款占比分别为1.59%、3.45%和1.28%,在8家农商行中分别排第七、第八和第七名。综合来看,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贷款质量较好。2018年拨备覆盖率为241.8%,排第四,处于中等水平。不良贷款偏离度为43.7%,8家农商行中最低,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较严格。
历史纵向比较来看,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率下降,拨备覆盖率上升。16-18年,如东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26亿元、2.44亿元和2.76亿元,18年不良贷款余额相较17年增加0.32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65%、1.63%和1.58%,18年不良率相较17年下降0.05个百分点。18年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如东县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现流动性风险。16-18年不良贷款偏离度分别为76.6%、51.2%和43.8%,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趋于严格。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2.1%、230.6%和241.8%,18年相较17年提升11.2个百分点。18年拨备覆盖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增加较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少,前者18年为6.68亿元,比17年增加1.06亿元,后者18年为2.76亿元,比17年增加0.32亿元。
投资类资产增速明显放缓,债券资产占比较高,非标资产压缩,占比较低。16-18年,如东农商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分别为115.1亿元、161.6亿元和169.2亿元,增速分别为52.0%、40.5%和4.7%,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35.8个百分点。债券资产占比较高,16-18年债券资产规模分别为100.9亿元、146.8亿元和155.2亿元,占比分别为87.7%、90.9%和91.7%。非标资产小幅压缩,16-18年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6.0亿元、14.6亿元和14.0亿元,占比分别为5.2%、9.0%和8.3%,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非标资产占比处于较低水平。
负债端:存款稳定性较高,但增速较低
负债规模中等偏低,增速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如东农商行的负债总额为390.3亿元,排第六名,增速为3.3%,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负债规模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增速处于较低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负债总额分别为320.2亿元、377.9亿元和390.3亿元,增速分别为11.4%、18.0%和3.3%,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14.7个百分点,主要是存款增速下降所致。
存款规模中等偏低,增速较低。2018年如东农商行存款总额为329.6亿元,排第六,增速为2.6%,排倒数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存款规模中等偏低,增速较低。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存款总额分别为281.9亿元、321.2亿元和329.6亿元,增速分别为16.6%、13.9%和2.6%,18年相较17年下降11.3个百分点。
从存款的结构来看,以个人存款为主,18年占比约83%,对公存款规模下滑,个人存款增速稳中有降。16-18年,如东农商行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231.3亿元、251.3亿元和272.6亿元,增速分别为8.8%、8.7%和8.5%,个人存款保持稳定增长。16-18年,如东农商行对公存款规模分别为50.6亿元、69.9亿元和57.1亿元,18年对公存款规模下滑。
存款稳定性较高。2018年如东农商行定期存款占比为81.8%,排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存款的稳定性较高。历史纵向比较来看,16-18年定期存款占比分别为81.1%、82.3%和81.8%,定期存款占比较为稳定。
同业负债依赖度处于中等水平。18年如东农商行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比例为10.7%,排第四,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同业负债依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持续微升。16-18年,如东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27.7亿元、34.3亿元和41.7亿元,增速分别为-11.3%、23.9%和21.7%,占比分别为8.6%、9.1%和10.7%,18年相较17年提升1.6个百分点至10.7%。
从同业负债的结构来看,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最大,但比例逐年下降。18年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为26.1亿元,与17年相比下降7.4亿元,占比为62.6%,与17年相比下降35.2个百分点。16-18年同业存放规模分别为2.8亿元、0.8亿元和8.6亿元,占比分别为10.0%、2.3%和20.6%,18年相较17年提升18.3个百分点。18年拆入资金规模为7.0亿元,占比为16.8%。
盈利能力及安全性:净息差较低,流动性较好,资本充足率有待提高
净利润规模较低,但增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018年如东农商行净利润规模为2.9亿元,排倒数第二,增速为17.3%,排第三。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净利润规模较低,但增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净利润规模分别为2.3亿元、2.5亿元和2.9亿元,增速分别为27.9%、6.0%和17.3%,18年增速相较17年上升11.3个百分点。
净息差相对较低。2018年,如东农商行净息差为2.15%,在7家农商行中处于最低水平。历史纵向来看,净息差不断小幅微升,16-18年净息差分别为1.93%、2.04%和2.15%,18年相较17年提升0.11个百分点。
流动性相关指标较好,但资本充足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018年,如东农商行流动性比例为138.4%,排第一,存贷比为53.1%,排倒数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如东农商行流动性较好。但18年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6%和11.06%,在8家农商行中分别排第五和第六名,资本充足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历史纵向比较来看,16-18年流动性比例分别为91.7%、94.6%和138.4%,18年相较17年大幅提升43.8个百分点,存贷比分别为48.3%、45.9%和53.1%,18年相较17年提升7.2个百分点。16-18年资本充足率为11.76%、14.08%和14.4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1%、10.26%和11.06%,18年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较17年分别提升0.38和0.8个百分点。
近两年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成功发行了5亿元二级资本债,以及风险加权资产净额增速低于同期资本净额增速。2018年,如东农商行风险加权资产净额增速为12.44%,而同期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增速为21.1%,使得如东农商行18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较17年提升0.8个百分点。
淮安农商行:非标资产占比及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但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指标有待改善
银行背景: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营业网点均位于淮安市
淮安农商行成立于2011年12月,是在淮安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楚州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截至2018年12月31日,淮安农商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46%,第一大股东为无锡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6.25%,第二大股东为淮安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9.66%,是地方国企。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小于4%。
淮安农商行营业网点全部位于淮安市,截至2019年3月1日,淮安农商行共有营业网点93个,其中淮安区37个、淮阴区31个、清江浦区1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淮安市经济财政实力处于江苏省下游,2018年淮安市实现GDP3601.3亿元,排江苏省第11名,全国第60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3亿元,排江苏省第11名,全国第67名。
资产端:客户集中度较高,非标资产占比较低
资产规模较小,增速中等。淮安农商行2018年总资产规模为372.2亿元,在8家农商行中排倒数第二,增速为5.4%,排第五。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资产规模较小,增速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淮安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为305.7亿元、353.1亿元和372.2亿元,增速分别为23.7%、15.5%和5.4%,近两年增速不断下降。
贷款规模中等,增速偏低。淮安农商行2018年贷款总额为241.6亿元,在8家农商行中排第5名,增速为11.6%,排第6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贷款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增速偏低。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淮安农商行贷款规模分别为192.2亿元、216.5亿元和241.6亿元,增速分别为15.2%、12.7%和11.6%,近两年增速不断下降。16-18年贷款规模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62.9%、61.3%和64.9%,18相较17年提升3.6个百分点。
贷款结构方面,18年对公贷款规模下降,对公贷款占比约53%,个人贷款近两年增速上升。16-18年淮安农商行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124.7亿元、130.8亿元和128.9亿元,18年对公贷款规模下降。主要因为淮安农商行压缩城投平台贷款,将支持“三农”和中小微企业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16-18年个人贷款规模分别为67.5亿元、85.7亿元和112.7亿元,增速分别为15.3%、26.9%和31.5%,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4.6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增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淮安地区房地产市场升温,淮安农商行个人住房贷款上升较快,18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66.1亿元,同比增长42.3%。
贷款的客户集中度较高。2018年淮安农商行前十大客户贷款余额为21.8亿元,占资本净额比例为67.2%,在8家农商行中最高。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贷款的客户集中度风险偏高。
淮安农商行贷款质量较好。2018年淮安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69%,排第6名。逾期贷款占比、(关注类贷款+不良类贷款)/贷款总额分别为1.55%和3.87%,分别排第6和第5名。总体而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资产质量较好。此外,淮安农商行18年拨备覆盖率为353.2%,在8家农商行中排第二。
历史纵向来看,不良贷款“双降”,拨备覆盖率不断提升。16-18年,淮安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74亿元、5.20亿元和4.09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99%、2.40%和1.69%,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主要是因为淮安农商行风险控制较好,18年新增不良贷款279笔,较17年减少2555笔。此外,淮安农商行通过清收、核销等方式,18年处置不良贷款2.66亿元。16-18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1.6%、234.6%和353.2%,18年相较17年提高118.6个百分点。18年拨备覆盖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增加,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前者18年为14.45亿元,比17年增加2.24亿元,后者18年为4.09亿元,比17年下降1.11亿元。
投资类资产增速明显放缓,非标资产18年压缩规模较大,且占比较低。16-18年,淮安农商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分别为20.4亿元、40.0亿元和41.4亿元,增速分别为175.5%、96.7%和3.3%,近两年增速明显降低。16-18年债券资产规模分别为18.1亿元、34.5亿元和40.2亿元,占比分别为88.7%、86.2%和97.1%。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2.3亿元、5.5亿元、1.2亿元,18年非标资产压缩4.3亿元。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18年非标资产占比最低,为3.0%。
负债端:存款规模较小,同业负债依赖度低
负债规模较小,增速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淮安农商行负债规模为347.2亿元,排倒数第二名,增速为5.3%,排第四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负债规模较小,增速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近两年负债规模增速不断下降。16-18年淮安农商行负债规模分别为287.9亿元、329.7亿元和342.7亿元,增速分别为24.8%、14.5%和5.3%。
存款规模较小,增速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淮安农商行存款规模为327.0亿元,在8家农商行中排倒数第二,增速为7.4%,排第四。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存款规较小,增速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来看,近两年存款规模增速不断下降,16-18年淮安农商行存款规模分别为268.9亿元、304.3亿元和327.0亿元,增速分别21.3%、13.2%和7.4%。
从存款的结构来看,以个人存款为主,18年占比约71%,近两年对公存款及个人存款增速均不断下降。16-18年,淮安农商行对公存款规模分别70.1亿元、85.4亿元和95.4亿元,增速分别为35.7%、21.8%和11.8%,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198.9亿元、219.0亿元和231.6亿元,增速分别为17.0%、10.1%和5.8%,近两年对公存款及个人存款增速均不断下降。
存款稳定性中等偏低。2018年淮安农商行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比例为57.6%,排第六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的存款稳定性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比例分别为57.4%、56.8%和57.6%,近三年占比较为稳定。
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2018年淮安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为0.9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为0.3%,排名倒数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淮安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3.6亿元、9.0亿元和0.9亿元,18年同业负债规模大幅压缩8.1亿元,主要是因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下降较多,从17年的6.0亿元,下降至18年的0.2亿元。
从同业负债的结构来看,同业存放和拆入资金占比均不断提高。16-18年,淮安农商行同业存放规模分别为0.3亿元、1.9亿元和0.6亿元,占比分别为8.7%、21.2%和64.0%。拆入资金规模分别为0.0亿元、1.1亿元和0.1亿元,占比分别为0.0%、12.4%和16.3%。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不断降低,16-18年规模分别为3.3亿元、6.0亿元和0.2亿元,占比分别为91.3%、66.3%和19.8%。
盈利能力及安全性:净息差较高,但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有待改善
净利润规模及增速均较低。2018年,淮安农商行净利润规模为1.5亿元,增速为9.4%,规模及增速均排倒数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及增速均较低。历史纵向来看,近两年净利润增速不断提升。16-18年,淮安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分别为1.3亿元、1.4亿元和1.5亿元,增速分别为-0.8%、3.8%和9.4%,主要是因为投资收益增加较多,16-18年投资收益分别为0.7亿元、1.4亿元和2.1亿元。
净息差较高。2018年淮安农商行净息差为3.17%,在7家农商行中排名第一。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净息差分别为3.35%、3.47%和3.17%,18年相较17年下降0.3个百分点。
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有待改善。18年淮安农商行流动性比例为43.47%,在8家农商行中排倒数第二。存贷款比例为73.90%,排第三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流动性指标有待改善。18年淮安农商行资本充足率为13.3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8%,两者均排倒数第二。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淮安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改善
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流动性比例分别为47.26%、43.18%和43.47%,18年相较17年提升0.29个百分点。存贷比分别为71.48%、71.15%和73.90%,18年相较17年提升2.75个百分点。16-18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5%、13.99%和13.36%,18年相较17年下降0.63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4%、10.60%和10.18%,18年相较17年下降0.42个百分点。18年资本净额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均增加,前者从17年的30.9亿元增加至18年的32.4亿元,后者从17年的23.4亿元增加至18年的24.7亿元。但风险加权资产增加更多,从2017年的221.2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242.7亿元,导致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下降。
泰州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偏高,流动性比例较低
银行背景: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分支机构全部位于泰州市
泰州农商行是成立于2011年7月,是由原泰州海阳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而成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9年3月末,泰州农商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0.34%,第一大股东为泰州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61%,是国企;第二大股东为江苏正飞建设有限公司,持股9.60%,是民企;第三大股东为泰州市第一交通物资有限公司,持股9.60%,是民企;第四大股东为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51%,是国企;第五大股东为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01%,是民企。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足5.0%。
泰州农商行分支机构全部位于泰州市,截至2019年3月末,泰州农商行下辖分支机构33家,包括海陵区18家,高港区9家,高新区6家。泰州市经济财政实力尚可,2018年泰州市实现GDP5107.6亿元,排江苏省第9名,全国第37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6.6亿元,排江苏省第8名,全国第48名。
资产端:贷款规模较小,且质量较低
总资产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2018年泰州农商行总资产规模为346.7亿元,排倒数第一名,增速为12.5%,排第一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泰州农商行总资产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泰州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分别为255.4亿元、308.1亿元和346.7亿元,增速分别为18.0%、20.7%和12.5%,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8.2个百分点。
贷款规模较小,增速处于中等水平。2018年泰州农商行贷款总额为194.8亿元,排倒数第二,增速为13.2%,排第四。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泰州农商行贷款规模较小,增速在8家农商行中处于中等水平。历史纵向比较来看,16-18年泰州农商行贷款规模分别为156.3亿元、172.1亿元和194.8亿元,增速分别为8.1%、10.1%和13.2%,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3.1个百分点。16-18年泰州农商行贷款规模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61.2%、55.9%和56.2%,18年占比相较17年提升0.3个百分点。
贷款结构方面,以对公贷款为主,18年占比约为74%,个人贷款增速较快,对公贷款增速提升。16-18年泰州农商行个人贷款规模分别为27.2亿元、37.2亿元和49.8亿元,增速分别为13.4%、36.7%和33.8%,个人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因为单列支农支小信贷计划的实施,以及“富民创业贷”、“泰信保”等产品的推出。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129.0亿元、135.0亿元和145.0亿元,增速分别为7.0%、4.5%和7.4%,18年增速相较17年提升2.9个百分点。
贷款的行业集中度风险较低,客户集中度风险处于中等水平。泰州农商行贷款多投向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2018年,这三大行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分别为27.8%、10.1%和9.2%,前三大贷款行业集中度为47.0%,在7家农商行中排倒数第二,贷款行业集中度风险较低。2018年前十大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为38.1%,在8家农商行中排第四,客户集中度风险处于中等水平。
泰州农商行的贷款质量较低。2018年泰州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2.08%,排第一,逾期贷款占比与(不良类贷款+关注类贷款)/贷款总额分别为2.79%和5.99%,均排第二。综合来看,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泰州农商行的贷款质量较低。此外,泰州农商行18年拨备覆盖率为234.9%,排第五,不良贷款偏离度为71.8%,排列第六
历史纵向比较来看,不良贷款“双降”,拨备覆盖率不断提升。16-18年,泰州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84亿元、4.10亿元和4.05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6%、2.38%和2.08%,18年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主要是由于18年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16-18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87.2%、199.7%和234.9%,18年相较17年上升35.2个百分点。18年拨备覆盖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增加,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前者18年为9.52亿元,比17年增加1.33亿元,后者18年为4.05亿元,比17年下降0.05亿元。
投资类资产增速明显放缓,债券资产增加较多,非标资产压缩,占比处于中等水平。16-18年,泰州农商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分别为45.1亿元、82.3亿元和88.8亿元,增速分别为122.3%、82.7%和7.8%,18年增速相较17年下降74.9个百分点。16-18年债券资产规模分别为25.2亿元、39.0亿元和73.7亿元,占比分别为55.9%、47.3%和83.0%,18年提升明显。16-18年非标资产规模分别为14.3亿元、20.8亿元和12.1亿元,占比分别为31.7%、25.3%和13.6%,18年非标资产占比排第五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泰州农商行非标资产占比处于中等水平。
负债端:存款规模较小,稳定性较低
负债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2018年泰州农商行负债总额为315.5亿元,排倒数第一,增速为14.5%,排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泰州农商行负债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泰州农商行负债总额分别为234.1亿元、275.6亿元和315.5亿元,增速分别为19.0%、17.8%和14.5%,增速稳中有降。
存款规模较小,增速处于偏低水平。2018年泰州农商行存款总额为262.8亿元,排倒数第一,增速为3.9%,排第六,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泰州农商行存款规模较小,增速处于偏低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存款总额分别为228.6亿元、253.0亿元和262.8亿元,增速分别为19.8%、10.7%和3.9%,增速持续下降。
从存款的结构来看,近两年对公存款占比约为56%,个人存款与对公存款增速均不断下降。16-18年,泰州农商行对公存款规模分别为122.6亿元、142.0亿元和147.7亿元,增速分别为25.9%、15.9%和4.0%。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106.1亿元、112.0亿元和115.2亿元,增速分别为13.4%、5.6%和2.9%,个人存款与对公存款增速均不断下降。
存款的稳定性较低。2018年泰州农商行定期存款占比为48.2%,在8家农商行中处于最低水平,存款的稳定性较低。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定期存款占比分别为43.6%、48.3%和48.2%,与16年相比,近两年存款占比有所提高。
同业负债依赖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018年泰州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为44.6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为14.2%,排第三,同业负债依赖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泰州农商行同业负债规模分别为0.1亿元、14.0亿元和44.6亿元,近两年规模增加较多,主要是因为同业存单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增加较多。16-18年,同业存单规模分别为0.0亿元、13.9亿元、29.1亿元,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分别为0.0亿元、0.0亿元和15.2亿元。16-18年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0%、5.1%和14.2%,同业负债的依赖度不断提高。
从同业负债的结构来看,以同业存单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为主,2018年两者占比分别为65.2%和34.0%。同业存放与拆入资金规模较小,2018年两者占比均不足1%。
盈利能力及安全性:净利润增速较快,流动性指标有待改善
净利润规模处于中等水平,但增速较快。2018年泰州农商行净利润规模为3.8亿元,排第四,增速为74.1%,排第一。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泰州农商行净利润规模处于中等水平,但增速较快。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泰州农商行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2.2亿元和3.8亿元,增速分别为-4.6%、-12.9%和74.1%,18年增速相较17年大幅提升87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18年资产减值损失较少,仅为1.7亿元,明显低于16和17年的2.6亿元和3.1亿元。
净息差中等偏低。2018年泰州农商行净息差为2.45%,在7家农商行中排名第五,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净息差分别为3.56%、2.72%和2.45%,近两年净息差不断下降。
流动性性比例较低,资本充足率中等偏高。2018年泰州农商行的流动性比例较低,仅为39.1%,排倒数第一,存贷比为74.1%,排第二,流动性相关指标有待改善。18年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97%和12.38%,均排第三名,与其他7家农商行相比,泰州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历史纵向来看,16-18年流动比例分别为45.4%、52.4%和39.1%,18年相较17年下降13.3个百分点。存贷比分别为68.4%、67.0%和74.1%,18年相较17年提升7.1个百分点。16-18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06%、17.95%和15.9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94%、14.19%和12.38%,2018年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较17年下降1.98和1.81个百分点。这是因为泰州农商行18年资本净额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均下降,前者从17年的41.1亿元下降至18年的39.4亿元,后者从17年的32.4亿元下降至18年的30.6亿元。与此同时,18年加权风险资产净额为246.9亿元,比17年增加18.2亿元。
总结:江苏省农商行两梯队
综合来看,我们将江苏省8家农商行分为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江南农商行和昆山农商行。江南农商行分支机构主要位于常州市,资产规模较大,2018年末为3798亿元,具有一定规模效应。但需关注非标资产占比较大,同业负债依赖度较高。昆山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近两年持续下降,18年为1.3%,处于8家农商行中最低水平,并且贷款行业及客户集中度较低,贷款质量处于较好水平。此外,昆山农商行盈利能力较好,18年净息差为2.63%、净利润增速为35.3%,均处于较高水平。但需关注存款规模占总负债比例偏低,定期存款占比偏低。
第二梯队是南通农商行、启东农商行、如皋农商行、淮安农商行、如东农商行和泰州农商行。南通农商行分支机构全部位于南通市内,南通市经济财政实力较强。净息差及资本充足率较高,18年分别为2.67%和16.48%。近三年存款规模占总负债比例维持在82%以上,负债端稳定性较高。但需关注18年不良贷款率为2.07%,非标资产占比为22.8%,均处于较高水平。启东农商行全部营业网点均设立在启东市,启东为南通市下辖县级市。18年不良贷款“双降”,非标资产占比及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分别为6.7%和7.1%。但需关注启东农商行贷款行业及客户集中度较高,净息差偏低。如皋农商行营业网点均在如皋市内,如皋为南通市下辖县级市。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较高,18年流动性比例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3.3%和17.24%。非标资产逐年压缩,但占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淮安农商行营业网点全部位于淮安市,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不良贷款“双降”,18年不良贷款率为1.69%。非标资产占比及同业负债依赖度较低,18年为3.0%和0.3%。净息差较高,18年为3.17%。但需关注淮安农商行贷款客户集中度较高,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较低。如东农商行分支机构全部位于如东县,如东为南通市下辖县。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占比较低,18年分别为1.58%和1.28%,流动性较好,18年流动性比例为138.4%。但需关注其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净息差较低。泰州农商行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分支机构全部位于泰州市。净利润增速较快,18年为74.1%。虽然近两年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18年降至2.08%,但仍处于8家农商行中最高水平。此外,泰州农商行18年流动性比例为39.1%,处于8家农商行中最低水平。
存量债情况:到期压力与估值分化
泰州农商行与昆山农商行19年下半年到期压力较大
从存量情况来看,截至2019年8月12日,8家农商行共有存量债514.5亿元,其中同业存单385.5亿元,占比74.9%;二级资本债124.0亿元,占比24.1%;专项金融债5.0亿元,占比1.0%。
从存量债到期及赎回 [4](以下简称“到期”)情况看,8家农商行存量债集中于2019年下半年及2020年到期,分别占存量债总额的47.9%和33.1%。从具体银行来看,泰州农商行与昆山农商行19年下半年到期压力较大,有15.3亿元和39.4亿元债券到期,分别占存量债的71.8%和71.3%。江南农商行19年下半年与2020年均存在一定的到期压力,分别有185.4亿元和162.8亿元债券到期,占存量债的45.4%和39.9%。
注:
[1] 江苏总共有57家非上市农商行,其中22家有存量债,而外部评级在AA及以上的有8家。
[2] 淮安农商行未披露18年贷款行业分布情况,因此贷款行业分布只对除淮安农商行外的7家农商行进行对比分析。
[3] 江南农商行未披露18年净息差数据,因此净息差只对除江南农商行外的7家农商行进行对比分析。
[4] 由于二级资本债一般具有赎回条款,因此将具有赎回条款的债券到期日调整为赎回日。
风险提示:
1.数据口径存在问题:本文数据来自年报、评级报告、审计报告等,若数据口径存在偏差,可能导致分析结果有所变化。
2.市场风险偏好降低:若市场对于银行的风险偏好降低,一些银行再融资将受到负面影响。
3.样本具有局限性:本文对比分析样本只包括了8家江苏省内农商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债市角度看银行系列报告:
2019-07-18 《佛山农商行:稳健的中型农商行——债市角度看银行系列之一》
2019-07-25《华融湘江银行:聚焦湖南本地,第一大股东为央企——债市角度看银行系列之二》
2019-08-05 《如何看待7月末11家农商行评级被下调?》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19年8月20日发布的报告《江苏8家非上市农商行,资质如何》,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刘郁 S0680518080002 liuyu@gszq.com
姜丹 S0680518090003 jiangd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固定收益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债券之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